多年之后,我会回想起编辑部去采访张芳赐老先生的那个上午。二月里迎来寒潮后昆明的第二个艳阳天,我怀揣记事本、录音笔,前去为一段“十里香”的故事揭开面纱。茶学界里,张芳赐复活十里香的美谈,足以成为不朽的丰碑。
§ 恰同学少年 远赴大西南 §
老人手捧《普洱》杂志,阅览了2017年11月刊独家关注《邦崴故事——一棵过渡型古茶树的世界价值》的深度报道,邦崴大茶树的故事中也有他老人家的一段插曲,待阅毕那篇长文之后,他扼要地指出其中的疏漏之处,这才起身泡了壶茶。老人灵便利索的腿脚、简明扼要的言语、清晰的思维,很难看出他已是87岁高龄的人。
朝暾初上,日晖渐移,投照在老人的后背,屋内亮堂起来,四壁上的字幅、老照片随之愈发可辨,就像他的故事一样,老人开始从头述说,时光仿佛回到50年前。
张芳赐先生本是福建明溪人,生于中国铁观音之乡的福建武夷山东麓,幼时便随家人在田埂间摘茶、做茶、喝茶。因长在农村,倍感民生之不易,1952年入复旦时便立志学农,适逢其时中国高校院系调整,当时的复旦大学农学院农艺、园艺、农化三系调至东北沈阳,新建沈阳农学院,茶叶专修科调至安徽大学农学院,由是青年时代的张芳赐辗转至茗丛珍品之地的安徽,似乎与茶的缘分,山前相见,亦复山后相逢,此后也没能脱了干系。
在校期间,张芳赐曾到江西、福建、杭州等地的著名产茶区考察学习。毕业后,为响应当时中央“有志大学生支持大西南大西北祖国边疆建设”的号召,张芳赐服从分配,来到了大西南区的云南,自此余生都付与这片“地无三尺平”的高原红土地。
遥想当年的张芳赐,恰同学少年,一行六人舟出沪上,溯长江而上,过巫峡,经武汉、宜昌、抵重庆,离乡万里,只身远赴当时的边疆之地。若不是胸怀大爱,浮萍一叶,怎会在异乡落地生根?正如老人家所言,人生而不是为享乐的,要为人民创造财富。
§ 结缘十里香 §
与十里香结缘,是在1955年,当时张芳赐由云南农林厅农事处被借调至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昆明工作站(即现在的昆明植物研究所),在时任站长、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先生的介绍下,认识了住在站内的刘幼镗,刘先生曾在法国留学,学习花卉专业,得知十里香茶名气很大,他本人对这个茶很喜欢,甚至带有民族情结,不仅自己做了很多调查研究,还邀请六个好友集资成立六合实验茶场。由于当时难以找到茶苗和茶籽,六合实验茶场搞了近十年才栽了三四亩茶园,约合四五百棵茶苗。在刘先生龙头街住宅的院中便栽种了几棵十里香茶,经刘幼镗先生多次介绍,张芳赐去刘家花园实地考察,并采摘鲜叶带回做茶。在杀青过程中散发出的天然茶香,令张芳赐大为兴奋。他曾于1953年在杭州西湖龙井茶生长最好地点狮峰实习做茶,故而一见十里香后,两相比较,其诱人的茶香比诸龙井尤有过之,且十分独特,他断定十里香是茶中不可多得的优良品种,下定决心研究它,并立志要使之重放异彩。
1956年回农林厅后,张芳赐及时向领导汇报了昆明十里香茶的情况,并取得有关部门的支持。当时调查下来,所到之处十里铺、金殿凤凰山、麦冲、西山碧鸡关、大普吉等地,多处茶树已被毁殆尽,只有大普吉、麦冲、十里铺村的田边、地角、沟埂间零星残存少量茶树,而原六合实验茶场的茶园因无人管理,缺株、衰老严重。昔日贡茶、滇茗珍品竟濒临灭绝,张老又着急又难过,拯救工作越加刻不容缓。
位于石林县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十里香茶厂,拥有2000平方米厂房和100亩十里香茶种植示范园。与石林的独特自然地貌融为一体,可谓茶在石中生,石在茶中长。
§ 历劫重生 十里香重放异彩 §
自1972年起,张芳赐受邀筹建云南农业大学茶学系。在当时云南农大校长王启明及茶界同仁的大力支持下,茶桑果系第二年即开始招生。1973年首批招生32人,首届的毕业生中,如吕才有、邵宛芳、蔡新等人如今仍然活跃在云南茶界,都是知名的茶学专家。
在农大期间,张芳赐任茶学系副主任、专业组组长,还曾任一届总支书记,身兼教学、科研、行政,还要顾及家事,可说工作繁重,但是仍然坚持不懈研究十里香的育苗选种,同时,云南农大的科研环境和人力资源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条件。他把十里香列入教学、科研内容,组织师生进行调查研究,并于1976年撰写《昆明十里香茶调查》和《昆明十里香茶调查及恢复发展十里香建议》的研究材料,指出了十里香的历史地位、独特质量、发展现状和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向省市有关单位提出建议并受到重视。后由云南省茶叶公司拨8.5万元专款,对十里铺村坡头、坝脚的20多棵老茶树进行保护,挂牌建立保护区,安排专人管理。但随着城区扩建,到2004年这些老茶树再度几近被毁,余下的9棵被移栽至云南农业大学茶学专业的茶园进行保护和研发。
十里香可制成绿茶也可以制作红茶其香味馥郁、悠长、独特
在1978-1981年期间,张芳赐对十里香茶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他在原六合实验茶场设点观测,为了在十里香的不同植株中选出最好的品种,他在学校和观测点之间来回奔波。历时四年,从十里香茶群体品种中,按叶形和色泽共分出了六个类型,分别进行繁殖,做茶比较。1982年,云南农大茶学系向当时生产塑料大棚的中央农业部拖拉机厂定制了一个长30米、宽8米的塑料大棚,开始用塑料大棚分别扦插繁殖茶苗,进一步进行选育、繁殖和杂交研究工作,由于受限于学校实验场地,又向龙泉镇雨树村村民租其承包的土地20多亩建十里香茶实验地和母本园。前后历时30多年,选育出了十里香1号、2号、3号三个品系,这三个品系无论长势、抗性、质量都优于原群体品种,耗费了张芳赐先生半生心血。所幸天道酬勤,经选育后的十里香茶做出成品后,销往省内外,获得很高的评价。曾获2010上海世博会名优茶评比金奖,2011年在日本世界绿茶评比大会获最高金奖,并在2013年被农业部收录于“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中,其茶叶质量、口感媲美龙井、黄山毛峰。2006年安徽农业大学王镇恒教授来昆,参观了雨树村十里香茶实验地品尝十里香茶,之后写信给张老先生言道,“十里香茶冲泡了5次都不减味,香韵独具一格,耐泡性已远超绿茶中的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由于其香气特别,更有研究价值。”
§ 一缕香韵终有归宿 §
2006年9月,时任云南省政府秘书长的黄毅、云南农业大学原党委书记王寿南、省创新办副主任李晓霞等领导专程到雨树村十里香茶实验地考察后指出,昆明十里香茶是昆明历史文化和生物资源的重要瑰宝,提出把十里香茶放到农村种植示范,带动农民增收。
2007年初,昆明创新办领导牵头在昆明各县选种植示范园园址,已经退休的张芳赐甚至比此前还要忙碌,跑遍昆明十多个县区,寻找适合十里香茶生长的环境。通过对土壤、气候、光照等反复比对分析,2008年3月,最终选定石林县石林镇小密枝村山头上为种植示范园,当年建塑料大棚1100平方米,扦插繁育茶苗19万余株,随后3年连续干旱,仍坚持克服重重困难抗旱栽种,于2010年在山头上建了100亩的示范园。2012年,张芳赐和家人自筹资金,和两个儿子共三套住房抵押贷款,并向私人借贷,在石林县台湾农民创业园新建2000平方米十里香茶厂和100亩十里香茶种植示范园。发展到现在,200亩茶园年产成茶在500公斤左右。
对此,张老坦言借贷几百万不无压力,但十里香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来之不易,“十里香太脆弱了,还没走出困境,我不能一走了之。”他放弃了随女儿去海外安享晚年的愿景,继续坚守在昆明十里香茶的保护、研究和发展的岗位上。无处安放的一缕十里茶香,算是找到了自己的归宿,而张芳赐,便是这缕香魂的守护人。
采访临近尾声,老人家捧出他扦插研究,刚自版纳盈江带回的野生茶茶苗,小心翼翼、十分呵护。我忽然觉得十里香总算幸运,在泥沙俱下的时代里,得遇张芳赐老先生这样的茶人。愿十里香茶逃脱不为时人赏识的命运,愿更多的人喝上十里香茶。
十里香茶小档案
据昆明县志记载,昆明十里香茶(又名十里贡茶)原产于昆明市东郊金马镇十里铺村、归化寺等地,始于唐而盛于明,距今有1300多年的历史。
昆明十里香茶属小乔木型中叶种,品种优良,且生长于海拔1800米以上的高原地域,制成干茶后,品质特佳,带有高原天然兰花香。
明朝万历年间,被列为皇家贡品。历史上昆明专设有十里香茶馆,声誉极高,时人有“吃水要吃吴井水,吃茶要吃十里香”之说。由于旧时封建统治阶级层层加码盘剥,民不聊生。
清朝同治年间,回民领袖杜文秀在大理揭竿起义,农民起义军席卷云南,杜文秀之女杜小姐率部驻扎在昆明东郊,一怒焚毁当时归化寺一带的十里香茶山。民国期间国民党军驻扎在十里铺一带又把残存茶树砍伐殆尽,十里香遭受灭顶之灾。于新中国成立前,遂不复见于普通市面。
《张芳赐:一程茶香路十里碧云天》作者丨三胡
原文刊载《普洱》杂志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