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陆羽茶道精神的时代价值
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一头大象-普洱茶

浅析陆羽茶道精神的时代价值


中国是茶的发祥地,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2021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期间强调,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坚持绿色发展方向,强化品牌意识,优化营销流通环境,打牢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在“三茶统筹”中,习近平总书记将茶文化放在首位,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茶文化高度认可与重视。茶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茶道精神,茶道精神是指导茶文化活动的最高原则。《茶经》作者、中华茶道第一人陆羽的茶道精神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本文结合相关史料、《易经》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陆羽生平、陆羽茶道精神解析以及弘扬与传承,浅析陆羽茶道精神的时代价值,旨在助力“三茶统筹”这篇大文章落地见效。brand_alt_mark

一、陆羽生平

陆羽(733—804),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 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而享誉世界,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仙”,奏为“菘圣”,祀为“茶神”。

陆羽一生富有传奇色彩。他原是个被遗弃的孤儿。唐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陆羽三岁,被竟陵龙盖寺住持僧智积禅师在当地西湖之滨拾得。积公以《易》自筮,为孩子取名,占得《渐》卦,卦辞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于是按卦词定姓为“陆”,取名为“羽”,以“鸿渐”为字。陆羽渐大,不愿为僧。九岁时曾问积公:“释氏弟子,生无兄弟,死无后嗣。儒家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家人能称有孝吗?”并公然称:“羽将授孔圣之文。”。十二岁那年,陆羽乘人不备,逃出龙盖寺,入班学戏,作了优令。他虽其貌不扬,又有些口吃,但却幽默机智,演丑角很成功,后还编写了三卷笑书《谑谈》。唐天宝五年(公元746年),竟陵太守李齐物修书推荐他到隐居于火门山的邹夫子那里学习。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陆羽揖别邹夫子下山,与从礼部郎中贬为竟陵司马的崔国辅相识,常一起出游,品茶鉴水,谈诗论文。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陆羽开始考察茶事,出游巴山峡川。一路之上,他逢山驻马采茶,遇泉下鞍品水,目不暇接,口不暇访,笔不暇录,锦囊满获。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陆羽来到升州(今江苏南京),寄居栖霞寺,钻研茶事。次年,旅居丹阳。唐上元元年(760年),陆羽从栖霞山麓来苕溪(今浙江吴兴),隐居山间,阖门著述《茶经》。

陆羽一生,72岁,3岁当弃儿,做了9年的释子,为了讨要生活甘当优令博取他人笑。成年后,陆羽刻苦求学,潜心专研茶事,所著《茶经》一经问世,即为历代人所宝爱,并誉其为茶神。纵观陆羽一生,完美诠释了君子之道:天行健自强不息,地势坤厚德载物,其成就卓著,有开创之功,后世茶人穷尽毕生心力也无法企及。brand_alt_mark

二、陆羽茶道精神解析

(一)精行俭德

《茶经》:“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后人将“精行俭德”作为《茶经》的核心思想,尊其为茶道精神。“精行”的“精”,有提炼、挑选,完美、最好,精通、精神、精力等意。“行”就是行为、行事。“精行”可以理解为追求卓越、完美、极致。“俭德”的俭,约也;德,美德;俭德,节俭的品德。古人曰:“俭,德之共也。”诸葛亮专门在《诫子书》中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节俭是一种品行修养,是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为政之德的内在道德基础,是茶人的基本素养、基本德行。

陆羽终其一生都在践行“精行俭德”。他对茶具制作材料和规定、茶器的讲究,甚至通过茶具的摆放要求,甚至于与此相关的因地制宜的茶叶生产,并配之以针对性的工艺和器具,环环相扣,造就非凡茶品,无不体现了陆羽“精行”的茶人素养。陆羽一生鄙夷权贵,不重财富,常身披纱巾短褐,脚着藤鞋,独行野中,深入农家,采茶觅泉,评茶品水。唐代宗曾诏拜羽为太子文学,又徙太常寺太祝,都未就职。“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幕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全唐诗》记载的陆羽这首歌充分体现了陆羽“俭德”的高贵品德。

(二)不朽之功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陆羽的一生在“三立”方面可谓成就斐然,让无数大能仰望项背。

立德,忧国忧民德性深厚。陆羽生活在安禄山、史思明作乱的时代。面对祖国山河破碎,人民流离失所,陆羽忧国忧民,悲愤地写出了《四悲诗》:欲悲天失纲,胡尘蔽上苍;欲悲地失常,烽烟纵虎狼;欲悲民失所,被驱若犬羊;悲盈五湖山失色,梦魂和泪绕西江。据《茶经》第四章“之器”所载的煮茶风炉,陆羽在炉脚上铸有古文“圣唐灭胡明年铸”七字。灭胡是指唐王朝平定安禄山史思明叛乱的年份,在763年,到第二年也就是764年。

立功,一本《茶经》开创先河。陆羽的《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此书是在陆羽亲自调查和实践的基础上,悉心专研、系统总结了当时的茶叶采制和饮用经验,全面论述了有关茶叶起源、生产、饮用等各方面的问题,传播了茶业科学知识,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开创了中国茶道的先河。

立言,词艺卓异当时闻人。陆羽生前与名士高僧为友,在文坛上光芒显露,以文人著名。《茶经》风誉全国以后,以至在陆羽的后期或晚年,他还是以文人称著于世。如权德舆所记,他从信州(今江西上饶)移居洪州(今南昌),由南昌赴湖南时,所到一处,每离一地,都得到群众和友朋的隆重迎送。社会上所以对陆羽有这样礼遇,不是因为他茶学上的贡献,而是他“词艺卓异,为当时闻人”。陆羽一生著述颇丰,可惜传世甚少,只是文学造诣被《茶经》所掩。 brand_alt_mark

(三)《茶经》中的易学思想

《易经》是我国最古老的经典,被尊为“六经之首”,记录了古人对现实存在的观察、描绘及其感悟,被誉为诸经之首、大道之源,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总纲领、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结晶,同时,还是世界文化中的奇葩,早已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宝贵财富。《易经》来源于人民的生活实践,是人民对现实世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人民日用而不知。《茶经》总结了人民的茶事实践,其中蕴含的《易经》思想颇为丰厚。

第一章:之源。“茶之为用,味至寒”可对应“坤卦”;生长环境不同,品质也就不同,也分上中下三品,体现“比卦”。

第二章:之具。茶具多用竹子,竹子有节,对应“节卦”。竹子生长前期长根,后期竹笋,厚积薄发,体现“升卦”。

第三章:之造。家人一道欢歌笑语上山采摘鲜叶,有“家人卦”之象,采摘对应“剥卦”。

第四章:之器。风炉形鼎,鼎为器,每一款茶器都是精心设计、独具魅力、匠心品质,体现“鼎卦”“贲卦”。

第五章:之煮。知音难觅,溪水泉边,山间小屋,茶人齐聚,一曲高山流水,取山上好水煮一壶好茶,有“同人卦”之象。山上水有“蹇卦”之意。

第六章:之饮。千秋功业一壶茶,曲终杯空,各自归去。我辈应回归当下,弘茶神精神,承茶神遗志,自强不息,不枉此生,实现人生目标,体现“颐卦”“乾卦”。

《茶经》有十章,主要内容集中在前六章。这六章体现了《易经》坤、比、节、升、剥、家人、贲、鼎、蹇、同人、颐、乾等卦,一一对应有厚德载物、诚信团结、万物有节、柔顺谦虚、顺势而止、家和业兴、饰外扬质、稳重图变、险阻在前、上下和同、纯正以养、自强不息等思想。这十二卦以坤为始,以乾为尾,完美诠释了君子之道,立厚德载物之志,行自强不息之举。brand_alt_mark

三、陆羽茶道精神核心内涵         

(一)陆羽茶道的核心思想

人生如茶,茶如人生。种茶人是茶之父母育其身,制茶师是茶之恩师化其魂,茶艺师是茶之贵人助其功。茶的一生坎坎坷坷,长于深山经风霜雪雨,采摘时有分离之痛,炒制时有浴火之痛,揉捻时有挫骨之痛,冲泡时有重生之痛,一杯好茶,历久弥香,茶的完美人生与苦难相随,最终在成就人类的同时,实现了成就自己,书写了“菜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酒茶”的人间传奇。茶神陆羽的一生从弃儿到茶神,与茶的一生何其相似,都是历经磨难,行孔圣之文,最终以一本《茶经》成就不朽之功,成为茶界的传奇。结合上文对陆羽茶道精神的解析,笔者认为陆羽的茶道核心思想,就应该是君子道:厚德载物、自强不息。

(二)陆羽茶道的修身之道

    结合《易经》思想,陆羽《茶经》有坤、比、节、升、剥、家人、贲、鼎、蹇、同人、颐、乾等卦思想,并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笔者认为陆羽茶道的修身之道就是知足、谦和、慎言、恬静。知足对应“节卦”,谦和对应“比卦”“家人卦”“同人卦”,慎言对应“颐卦”,静为天下正,恬静对应“坤卦”。

(三)陆羽茶道的成功之道

结合《易经》思想,解析陆羽一生,陆羽茶道的成功之道,通俗讲就是学习、强基、谦和、善变,与“蒙、升、同人、革”四卦对应。学习对应“蒙卦”,通过学习,提高能力,具备格物致知能力,才能真正找到志同道合、携手走向成功之同路人。强基对应“升卦”,像竹子一样先打好基础,才能实现厚积薄发,一举成功。谦和对应“同人卦”等,围绕理想目标,以谦恭、谦逊之态将大家团结起来,集众人之智和力去实现君子之道。善变对应“革卦”,革故鼎新,鼎为器,君子不器,君子要善于变革,突破形而上升到道,打开思路,放大格局,与时代同频共振,向水一样,善于选择,把握时势,做到“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四)陆羽茶道的四字真谛

茶道四字真谛有多个版本,有和静怡真、和静清寂、廉美和敬、清雅简淡等多个版本,侧重点不同。最近一段时间,北宋易学大家邵雍后人邵玺老师,用《易经》之理释解《茶经》,提出“比睽节鼎”四字,意为:外在平和友善、内有原则底线、克己慎独、控制欲望、有责任有担当”。这对多数茶人来讲不易理解、难度较高,需要深入学习了解《易经》知识才行。蒙顶山茶人杨忠先生提出“缘和雅信”四字,缘:经天地之系,前因后果之交;和:万事万物之恒,上下左右之中;雅:山川江河之温润,人文百态之悠然;信:安身立命之基石,品茶悟道之根本。这一提法地域性明显。千秋功业一壶茶,基于陆羽茶道就是君子道,结合上文思想笔者提出“和美清真”四字。

“和”,谦和万物以顺道,对应“比卦”“家人卦”“同人卦”。“和”是中国茶道的核心思想。“比卦”“家人卦”“同人卦”都有和之意。茶人们应当把握时代发展潮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能正确认识自己,谦以待人,和以处事,时刻保持谦和之心,以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丰富完善自己,多做有利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事。

“美”,齐茶之美以感德,对应“贲卦”。“美”是中国茶道的魅力所在。“贲卦”饰外扬质,有美之意。中国茶道有环境美、水质美、茶味美、器具美和艺术美。一场茶会就是一场美学盛宴,我们品茶时当怀虔诚之心,感恩大自然的奢侈馈赠,感恩前辈茶人在茶文化发掘、茶产业发展、茶科技创新中付出的艰辛努力。   

“清”,清静守正以化风,对应“节卦”。“清”是中国茶道的精神追求。“节卦”有控欲节俭之意。茶人即君子,君子清明,控制私欲、知足常乐;君子做人通透,见尽人间万物清。我辈茶人当在茶道静修中修清明、清净之心,见天地有敬畏,见众生有怜悯,见自己有豁达,守住人生的底线,不枉为、不乱为,一身正气引领社会好风尚。     

“真”,抱朴归真以成事,对应“颐卦”。“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目标。“颐卦”有颐养天年、抱朴归真之意。抱朴守拙看似笨,实则是最稳健的进取之道。千秋功业一壶茶,君子当面向未来,活在当下,要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格局与情怀,坚持质朴厚道,杜绝机巧,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确保事业成功。brand_alt_mark

四、陆羽茶道精神的弘扬与传承

新时代,弘扬传承陆羽茶道精神当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茶统筹”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以茶为媒,切实抓好“两化两兴两促”,让茶这片树叶拥有无穷化身,实现无限可能。

(一)两化:以茶化己、以茶化风。茶道,就是品鉴茶的美感之道,是一种泡茶饮茶的生活艺术,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茶道融儒释道,以茶修身、以茶修心,这是茶道的最高境界。茶道文化融入哲理、伦理、道德,通过品茗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达到精神上的享受。通过喝茶,我们悟陆羽的君子之道、修身之道、成功之道,悟“千秋功业一壶茶”“和美清真”真谛,真正实现以茶化己、以茶化风,引领社会大众共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移风易俗,形成积极向上、和谐友善的好风尚。

(二)两兴:以茶兴农、以茶兴国。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在茶区,茶产业就是茶农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事关乡村振兴,事关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我辈茶人当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抓好“三茶统筹”,深挖茶文化,壮大茶产业,创新茶科技,拓宽茶市场,做强茶品牌,助力乡村振兴,力促家富国兴。

(三)两促:以茶促友、以茶促和。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中国是茶的故乡,从古代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茶船古道,到今天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茶穿越历史、跨越国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作为中国传统待客之道和标志性文化符号,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外交场合以茶会友,积极倡导“和而不同”理念。今天,面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辈茶人当以茶会友、以茶论道,力促友好国家以及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民与我们一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世界和平。

作者:中共雅安市名山区委党校  代先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