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日本人眼中的云南茶业
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一头大象-普洱茶

100年前日本人眼中的云南茶业

本文由东亚同文会1917年编纂,是用日文写成的第一篇关于云南茶业的重要文献,《云南近代茶史经眼录》(云南大学出版社,2022)首次译成中文,特转录如下。

第一节产地

云南省的普洱茶居于农产品首位,不仅满足省内需求还销往外省。普洱府位于云南南部,气温比省内其他地区高,茶树生长良好,是特别适宜茶树栽培的地方。此地住民虽自古制茶,但缺乏有关知识。如茶树,不做任何人工处理,不施肥,完全放任其天然生长。想来此地之茶树,并非人们知道此地适合种茶后由人工栽培,而是天然的气候风土天生适宜茶树生长,故此处到处长满了茶树。

此地茶树十分高大,采茶时要架起梯子。有一番茶、二番茶之分。初春时节采摘新芽所制者曰春茶,品质最佳。跨春夏秋三季皆可采茶。采茶者多为妇女,男子主要从事制茶。

此茶制作方法,为传统的中国式,采回的鲜叶不去尘芥,直接上蒸笼蒸之;蒸后揉捏团成砖茶。其揉团方法亦相当粗糙,四个工人一天可制两担。

至于其产量,正确数字虽不得而知,但除省内所用,也大量销往四川、广西、贵州、西藏方面。经海关外销者有如下统计:

第二节茶的种类及价格

中国之茶,虽说产于同一地方,其种类也颇多。普洱茶亦见如下数种分类。


这些茶名,或因其产地之地名起名,或依典故传说起名,亦有根据其形状命名者。


清末时期的蒙自城一角

第三节运输及运费

云南山峦起伏,无水运之便,故运送茶叶几乎全靠陆地运输。山地陆运全靠马帮,普洱茶也由马帮运送,只有向暹罗出口有走澜沧江水运的。下面谈谈普洱茶需求量最大的四川及蒙自方面的运输状况。从思茅到蒙自,十六天可达。普洱府到蒙自,十四天可达。其间全靠马帮运送,运费一担茶五元。

省城滇池与金沙江之间古时相通,出省去四川皆走此水路。而今这段水运全断,陆路有两条:一条自杨林通东川、昭通;一条自杨林过贵州到重庆。前者自大关经叙州出往泸州。茶的运送皆走此等道路。

省城的茶叶批发商从普洱进货,单程要十八天,此间运费一担六元。省内马帮的运费大致是一匹马驮一百斤,要三个银毫子多一点。不论何处都是此价。不过对外国旅行者,经常要四毫多。

到了云南省城,只去四川方面,雇往返的驮马,经东川、昭通出四川,要二十六天;驮马在昭通必须休息一天,这便要二十七天。所以,运费要将近八元。经贵州的话要三十天,运费九元左右。驮马一般是一个马夫牵四至五匹马。不过,此地的马体力较差,道路险恶,因而即使只驮百斤似乎也非常吃力。还有,以运茶为营生的马夫,因是批发商之常雇,一天三毫,但好像多少可以打折。总而言之,茶的运费比茶叶原价要高。往暹罗运出的,因为是装船走水路,价格很是低廉。

第四节经销商

茶与盐相同,都由官府收税。普洱茶也是凭“茶引”方可买卖。经销普洱茶之商人全是云南人,未见有外省人。眼下省城大茶行有四家,其称号如下:天申行、太檀亭、际春行、宋寅号。其中以天申行最大;四家均是云南人。

四川省西部,茶产量少且品质差,所以几乎全靠普洱茶供应。从四川运去云南需要的丝绸、衣物类及其他各种日用品,以此换取茶叶;所以几乎不用现银交易。

近来,中国正在进行茶的改良发展,力求在国外市场上再次打响名声。云南省的茶,商人及官吏也在图谋其改良。然而在现今状态下,云南茶之品质尚未达到去国外参加竞争之水准。虽然价格低廉,但因品质不佳,制法粗糙,难与福建、江西等地的茶比肩。

第五节商业习俗

在普洱府,从事茶叶生产者,是比较有资本的。有的既有制茶所又有茶园,更多的是将茶园与制茶分开的。茶园与制茶者之间有仲介人,专做茶叶买卖。这类仲介人四处派出收茶人,购集生茶,大概加三分利卖给制茶者。

各地的茶叶批发商则派人去产地,在生产者处,验看茶叶好坏,购买茶叶,支付货款,打包发送等等。货款常在一个月之后支付。

第六节包装方法

包装方法有三种,本地茶要运往远方外地,多用方便运输的砖茶。包装根据砖茶的形状而不同。

运往四川方面的,做成直径三寸左右的扁平砖茶,七个为一筒,十五筒装一大篓。此篓非常结实,轻易不会破损。

砖茶也有方形的,三寸的平方,厚五分;也有二寸平方的。五个为一筒,二十筒装一篓。还有圆形的,四个一筒,三十筒装一篓。

以上各种砖茶,都是做成一篓五十斤,一匹马驮两篓。做不成砖茶的茶叶,十斤装一布袋,再用草簾包裹,十个合为一担运送。

猪街茶产于开化西部,品质比普洱茶更差。从蒙自去,七天可达。一担价值十六元。运至蒙自,加上厘金、运费,是二十二三元。一担有三十筒,一筒七个。

来源:茶业研究,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