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
川藏线日记 一碗藏茶见证古道之变
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远嫁吐蕃,从长安带去的大量生活用品中就包括茶叶。自那时起,世界屋脊的饮茶之风就盛行不衰。藏族谚语说:“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寥寥数语道出了藏茶的功效。川藏公路动工地雅安是茶的故乡。
100年前日本人眼中的云南茶业
本文由东亚同文会1917年编纂,是用日文写成的第一篇关于云南茶业的重要文献,《云南近代茶史经眼录》(云南大学出版社,2022)首次译成中文,特转录如下。第一节产地云南省的普洱茶居于农产品首位,不仅满足省内需求还销往外省。普洱府位于云南南部,气
“江外”茶山1951年产销状况调查
近周来,本公众号相继刊发《易武同庆号茶庄经营历史调查》《勐海茶业及其他工商业调查》《1951年景洪、勐海茶区调查报告》《1956年倚邦茶山调查报告》共4篇云南近现代茶业文献,原因主要是鉴于上述报告调查时间距今已有大半个世纪,云南兴起“茶文化热
民国时期中茶公司档案之一:浙江茶市萧条
本文为国史馆藏民国时期中茶公司档案之一,标题为编者所加。据《近代以来中国茶业研究及图鉴》(云南大学出版社,2022)考:国史馆筹备委员会于1940年2月1日在重庆成立,史料征集范围以民国为限。委员会根据组织大纲设立的机构及组成人员(首届)主要
茶叶英文称谓的含义及来历
本文节译自《中国商业指南》(TheChineseCommercialGuide),是国内首次将该著作中关于茶叶的部分译成了中文。《中国商业指南》作者是大名鼎鼎、被誉为“美国汉学之父”的卫三畏教授(SamuelWellsWilliams;181
1956年倚邦茶山调查报告
本文节录自云南省历史文献研究所藏《版纳勐旺象明(倚邦)社会情况调查》(油印本),无著者姓名,无出版时间(文中有“1956年至9月初止”语,可推知调查时间为1956年)。原件漫漶不清之处甚多,虽经多方比对,各项数据仍有错误之处,唯本文是已知当代
熬茶又称“ 熬广茶”
摘自《乾隆年间蒙古准噶尔部第一次进藏熬茶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7月第39卷第4期一、何为熬茶藏区社会很早就有饮茶的习俗,这是因为青藏高原地处高寒地区,以乳、肉为主食的藏族群众需要用茶来帮助消化,并提神健脑。因此,茶
从禅茶祖庭灵岩寺溯源唐宋禅茶历史
在泰山山脉,历史久远的茶道礼仪可追溯至盛唐。而位于泰山西北麓的灵岩寺则堪称是中国北方“茶道祖庭”,中国北方茶文化发源地。“焚香且上五花殿,煮茗更临双鹤泉”。灵岩寺内的一块明朝碑刻,记录了当年僧侣们的修行生活。焚香礼佛,取泉烹茶,皆为日常必修。
中国古代的茶马交易
茶马交易始于唐朝的唐肃宗时期(756-761年)。初期的茶马交易,是作为少数民族进贡的回赠,至唐德贞元年间(785-805年),正式开始了商业性的茶马交易。宋代战事频繁,马匹紧缺,宋神宗于1074年遂遗李杞入川筹措茶叶,对成都府路、利川路的茶
江鸿健:亲历临沧茶产业愈挫愈兴的几个过程
·亲历临沧茶产业愈挫愈兴的几个过程·江鸿健小时候茶对我来说很平常,是每天都看得见的一种普通植物,是有客人来时必须奉上的饮品,对百抖茶烤制冲水过程中发出的香气和声音很是喜爱,经常趁大人不注意悄悄喝上一口,却又受不了浓烈的苦涩味。上小学和初中时,
冯绍裘与凤庆茶厂
凤庆茶厂老厂区旧址位于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凤山镇东北角,凤山镇小北门街27号。冯绍裘铜像邱开卫摄凤庆茶厂经改制后,现为云南滇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该厂创建于1939年3月,是我国驰名中外的名茶“滇红”的诞生地,创始人为冯绍裘先生。茶厂现存20世纪
四川传统制茶技艺的历史及其社会文化价值
摘要:四川传统制茶的技艺精湛,历史悠久,是中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秦汉魏晋时期的“采茶作饼”,到唐五代的饼茶、散茶,明代的蒸青烘炒法,清代的边茶,直至进入20世纪的茉莉花茶,川茶在两千多年的发展史上工艺不断创新,品种不断扩大。尤其是迈入2
一城烟火 世间万象——成都老茶馆档案背后的历史文化记忆
由国家档案局提名申报的“成都老茶馆相关档案”日前成功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该档案收录了清末到新中国成立初期跟成都老茶馆有关的手稿、图表、照片、印刷品等共6345件文献资料,不仅全方位记录了近代成都老茶馆的经营状况,也让人透过老茶馆得以
陆游来荣县喝了什么茶?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南宋时期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李白好酒,陆游好茶陆游一生嗜茶也爱写茶平生所作咏茶诗多达300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一生曾出仕福州调任镇江,又入蜀、赴赣辗转祖国各地特别是他还
金石留声:清代六山茶史上的士绅
帝制中国晚期的清代,自盛清至晚清,六大茶山成为逐梦者的热土,在“走夷方,上茶山”的历史潮流中,活跃着士绅阶层成员的身影,他们属于那个时代的社会精英,解读铭刻在碑刻文物上的文字记载,透过他们的视角,我们可以看到六大茶山的政治、文化和社会风貌。我
南京茶的身世
南京是一座与茶文化息息相关的城市在茶文化萌芽到普及的各个阶段中南京城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颇具渊源:南京城与茶文化南京自古以来,虽非产茶中心,但南京在整个中国茶叶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以茶代酒”“以茶养廉”的典故就出处于东吴的金陵,“以茶为
清代六大茶山会馆史略
雍正七年(1729)改土归流设立普洱府是普洱茶发展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重大事件,自此际开始六大茶山进入普洱茶历史舞台的中心,引领了清代普洱茶发展的历史潮流。其中来自江西、湖广、四川等地的省外客商与省内石屏等地的客商,无疑属于时代的弄潮儿,他们“
普洱六大茶山史上的石屏商帮与关帝崇祀习俗
普洱茶史上,石屏商帮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而其与关帝崇祀习俗之间始终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当我们不断攀爬梳理文献的记载,并循着石屏商帮的足迹去探寻,其深潜于历史河流中的故事逐渐浮出水面。倚邦石屏会馆石狮子(倚邦老街)普洱茶的产地,长期隶属于土司
清代六大茶山茶叶的最高产量
本文由作者授权“晓德书号”首发。《清代六大茶山茶叶的最高产量》,是作者基于多份历史文献资料梳理对清代六大茶山茶叶最高产量为“九万担”说法,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历史资料的梳理,并认为清代六大茶山茶叶最高产量为“三万担左右”。作者简介:李路,云南茶马
守正创新“黎明”茶 助力云南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春茶采收季刚过,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黎明”茶生产基地里,工人们正加班加点,一片片品质上乘,包装上乘的普洱茶被打包、装车,源源不断发往全国各地。西双版纳茶区是我省最古老的茶区之一,明、清时期已经是普洱茶的主产区,著名的普洱茶古六大茶山(易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