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茶的身世
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一头大象-普洱茶

南京茶的身世

南京

是一座与茶文化息息相关的城市

在茶文化萌芽到普及的各个阶段中

南京城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颇具渊源:南京城与茶文化

南京自古以来,虽非产茶中心,但南京在整个中国茶叶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以茶代酒”“以茶养廉”的典故就出处于东吴的金陵,“以茶为祭”“以茶为赐”的最早记载也都出现在南京。

南京栖霞山自唐代伊始,便有百姓植茶于此。到了唐中期,茶圣陆羽到栖霞山采茶并撰写《茶经》,书中曾经记述了《广陵耆老传》的故事,栖霞寺后山在现代仍有试茶亭旧迹。在《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一文中也有佐证,“摄山有茶坪”,可见当时栖霞山的茶是种植成坪的,只是后来荒芜了。

到了明代,朱元璋在南京“废龙团贡茶而改贡散茶”,由此中国开始出现散茶,并开启“茶为国饮”的新风尚。

清末,江南植茶公所、茶务讲习所分别在南京筹办、建立。1906年,清代中国第一所官办茶叶科学研究机构“江南植茶公所”在钟山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近现代茶叶科技的开端与发源。

茶务讲习所筹办于1910年,设于城南丁家桥。这一茶务讲习所是中国较早的茶叶教育机构,它的成立推动了茶叶教育事业的发展。

风靡一时:南京饮茶、种茶兴盛

明清时期,南京饮茶兴盛,茶馆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同时南京在植茶业也有了新的发展,茶叶质量得到提高。这两点是南京茶文化繁荣的标志。

“大街小巷,合共起来,大小酒楼有六七百座,茶社有一千余处。不论你走到哪一个僻巷里面,总有一个地方悬着灯笼卖茶,插着时鲜花朵,烹着上好的雨水,茶社里坐满了吃茶的人。”

这是《儒林外史》中所描写的清代南京茶馆,可见,此时的南京茶馆数量众多,且分布广泛。

同时期,南京植茶业也迅速发展,茶叶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南京牛首山、栖霞山、五台山、钟山等地均有名茶。

乾隆《江南通志·物产》载,“江宁天阙山茶,香气俱绝。城内清凉山茶、上元东乡摄山茶,味皆香甘。”


义顺茶社注册证存根(南京市档案馆馆藏)

光绪陈作霖《金陵物产风土志·本境植物品考》载:“牛首、栖霞二山皆产茶,生于山顶,以云雾名。寺僧采之,以供贵客,非尽人所能得。惟城西五台山茶,树本不高而叶茂,同治初,江宁涂太守宗瀛所种,尚有数十株耳。”宣统《上元江宁乡土合志》也有类似的记载内容。

牛首山仙阙茶园

除此之外,江北也有产茶的记载,地点主要在江浦。“女儿红,茶名也,浦口人于春间采制,贩运苏沪。又以珠兰熏茶之法,尤以浦口为工。”

别具匠心:南京雨花茶的诞生

南京雨花茶,作为南京特产之一,全国十大名茶之一,它的前身在清代《虫鸣漫录》中有过记载,是一种名为“钟山云雾茶”的品种。

《虫鸣漫录》中写道:“僧必于云雾朦胧时摘取,则叶于盏内,自分三层,氤氲起云雾之状。若日出雾散时采之则否,故每年所得甚少。”足可见其珍贵。

1958年,在国家大力发展茶叶生产的号召下,“江苏省名特茶创制委员会”创立。当年多位茶叶专家及十多名制茶高手集结中山陵园进行研制。

以俞庸器为代表的老茶工在云雾茶基础上,进行六十余次试验,在次年春,终于创制成“形如松针,翠绿挺拔”的茶叶产品。

雨花茶制作技艺包括:采摘、摊放、杀青、揉捻、整形干燥、精制、烘焙等工序。该技艺为师徒传承方式,传承至今已有六代,分布于南京全境及周边区域。

1959年,由江苏省委省政府正式更名为“雨花茶”。以此来意喻革命烈士忠贞不屈、万古长青,使人饮茶思源,表达对雨花台革命烈士的崇敬与怀念。同年,在第一次全国名茶评比时,雨花茶被列为全国名茶第四位。  

1962年紫金山上采雨花茶(南京市档案馆馆藏)

1964年7月,雨花茶入选全国十大名茶,雨花茶开始享誉海内外。雨花台茶厂、中山陵茶厂、青龙山茶厂为雨花茶主产地。2004年12月,雨花茶获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2007年,被列入第一批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2年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围绕传统制茶技艺展示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发展与传播南京雨花茶制作技艺位列其中。

除此之外

浦口浦桥玉剑、六合平山翠茗、

高淳青山碧螺春

等十几种各具特色的地方名特茶

也在散发着清香  

内容来源|金陵档案

图片来源|南京市档案馆、南京钟山风景区、方飞

来源:南京发布,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