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手机访问
茶友网
搜索
发布找茶
发布出茶
登录
首页
评测
普洱茶评测
绿茶评测
红茶评测
乌龙茶评测
黑茶评测
黄茶评测
白茶评测
调配茶评测
草本茶评测
产品库
普洱茶
白茶
红茶
黑茶
绿茶
乌龙茶
黄茶
花茶
再加工茶
行情
交易
品牌库
资讯
产品
头条
品牌
权威
展会
人物
国际
视频
茶具
图片
政策
行业
快讯
观点
活动
知识
报价
招商
问答
茶艺师
产品供应
产品求购
常识
功效
文化
选购
冲泡
经营
技术
产地
茶艺
鉴赏
文献
书籍
喝法
仓储
茶具
茶友网
>
知识
>
技术
茶膏是如何做成的?
27阅读
2020-02-18 09:02
技术
茶膏并非现代产物,而是有了上千年的历史,早在唐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茶膏的雏形,并且一经面世就作为贡品进入宫廷供皇室享用。
茶膏的制作技术在宋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明代朱元璋废龙团凤饼改散茶,茶膏也随之消失,直到清朝才悄然出现,它最初是由云南土司采取大锅熬制方法,后来清宫御茶房在民间制茶膏工艺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
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5年)药学家赵学敏所著的《本草纲目拾遗》正式以官方文献的形式出现了“普洱茶膏”的名称。
1792年,普洱茶膏首次作为国家礼品向到访的英国使团马嘎尔尼馈赠,并就此流入海外。
至今我们还能看到出自故宫的普洱茶膏贡品。
历史的选择和现代科学研究的论证表明,云南普洱茶是最适合制成茶膏的原料。
至今民间还流传着的普洱茶膏的制作工艺,基本都来源于云南土司发明的“大锅熬膏法”,其操作非常简单而且对生产工具与场地要求不严,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茶坊,只要有锅,有滤布就可操作。
根据《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志》考证,其整个工序如下:
1、
将茶及茶末放置大锅中,充分煎熬,使汁全出为止。
投一次茶料,反复熬煎七次。
2、
将煎熬之茶汤盛于布袋中压榨.使茶汤滤出.反复多次,避免有茶渣。
3、
将滤出的茶汤,再置于大锅中煎熬,茶汤上面浮土浅黄色之物,以小锅铲剔去,膏汁始清。
4、
茶汤煎熬成极浓茶汁时,转盛于中锅中煎熬,至液体呈膏状,再易小锅收膏,搅拌须快,此时应注意力求不嫩不老为度,其程度全凭眼力和经验,取起一团,拉长不沾手,色起淡褐色,恰到好处。
5、
用具:
第一套用大铁锅、二套大铁锅、三套铜锅,四套钢锅,滤汁细布,定型模子,存膏器暂用铁盒,以玻璃瓶盛装最适合。
推荐阅读
六大茶山:一柱古树甜,生活回甘剂
润元昌千山悦新品上市:口碑经典,延续归来,一如既往「悦」动人心
中茶云南亮相中国航天大会 共绘茶与航天科技融合新蓝图
珍品启新,鉴藏未来 大益茶新品源生古茶园惊喜亮相
班章之巅 冠绝千山| 八角亭冠千山·班章老寨,震撼登场!
首届茶道师培训 为什么要学习中国茶道师
下关苍洱金饼 苍山蕴金 洱海凝韵 续写传奇篇章
强化标准引领,成就卓越品质 勐海茶厂第十七届质量月启动
相关阅读
六大茶山:一柱古树甜,生活回甘剂
润元昌千山悦新品上市:口碑经典,延续归来,一如既往「悦」动人心
中茶云南亮相中国航天大会 共绘茶与航天科技融合新蓝图
珍品启新,鉴藏未来 大益茶新品源生古茶园惊喜亮相
最近更新
六大茶山:一柱古树甜,生活回甘剂
208阅读
润元昌千山悦新品上市:口碑经典,延续归来,一如既往「悦」动人心
476阅读
中茶云南亮相中国航天大会 共绘茶与航天科技融合新蓝图
366阅读
珍品启新,鉴藏未来 大益茶新品源生古茶园惊喜亮相
398阅读
班章之巅 冠绝千山| 八角亭冠千山·班章老寨,震撼登场!
300阅读
首届茶道师培训 为什么要学习中国茶道师
276阅读
下关苍洱金饼 苍山蕴金 洱海凝韵 续写传奇篇章
304阅读
强化标准引领,成就卓越品质 勐海茶厂第十七届质量月启动
261阅读
八角亭景迈早春 新品上市 头春头采无限续杯,春风入盏山水忘言
364阅读
人间四月天,赴名山之约,品春茶之韵
372阅读
登录畅享更多精彩
手机登录
SMS valid code
获取验证码
登录即同意《用户协议》
登录
微信扫码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