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勐库法庭倾情打造“四杯茶”调解招牌
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一头大象-普洱茶

临沧:勐库法庭倾情打造“四杯茶”调解招牌

“古有六尺巷,今有‘四杯茶’,礼让三分万事和。”

在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库镇,有一种独特的调解方式正悄然化解着民间的矛盾与纠纷——“四杯茶”调解法。

生活中,人们总会遇到这样、那样难以调和的矛盾纠纷,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如何才能结合当地的风俗,化解双方当事人的矛盾,一直是双江县人民法院勐库人民法庭庭长俸明荟在思考的问题。

  

勐库镇是勐库大叶种茶起源之地,素有茶乡之称。在这里,种茶、喝茶、爱茶,是沁入人们灵魂深处的习惯,也正因每日皆要与茶打交道,“这片叶子”成为人与人之间沟通、联系的纽带。

2023年以来,俸明荟带领干警慢慢摸索,将人民调解工作与茶文化相结合,经过不断总结提炼,“四杯茶”调解法应运而生,逐渐适应了当地大多数群众的心理。

“四杯茶”调解法,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四杯茶的仪式来促进双方的沟通与理解。第一杯茶,消消气,让双方在茶香中平复情绪;第二杯茶,说说事,鼓励当事人坦诚地表达自己的诉求;第三杯茶,谈谈心,法庭调解员与当事人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第四杯茶,握握手,双方在达成共识后,握手言和,矛盾纠纷得以化解。

纠纷由茶起,也以茶了结。

“本来以为起诉到法院要好几个月才能解决这件事,没想到诉前调解这么快,不到半天我的茶叶款就拿回来了。”当事人张某激动地说。

一上来就说案件,反而容易引发争吵,导致矛盾升级。“别上火,咱们先喝口茶慢慢聊。”干警一边安抚群众的情绪,一边为他们各自斟上一杯冒着热气的茶水,茶香四溢。

饮一口热茶,原来的火气也降了几分,让人上火的闹心事儿也摆出来说。

原来,2019年开始,毕某多次向张某购买价值共计6万余元的茶叶,但仅支付了1万元。张某催促多年,毕某却无动于衷,拒绝支付尾款。眼看着自己的辛苦钱就要打水漂了,无奈之下,张某只得向勐库法庭干警求助。

一杯、两杯……不到四杯茶的功夫,眼看二人怒气消了大半,法庭干警也开始从情法理等角度,引导双方换位思考。两个小茶杯一碰,最终两人握手言和,表示不再因此事发生纠纷。至此,一起积怨多年的茶叶款支付纠纷圆满化解。

人与人之间隔着的可能只是一杯茶的距离,但有时,在处理案件过程中,法庭干警面临的不仅仅是法律问题的解决,还包括与当事人、相关利益方的人际交往和情感沟通。

2024年初,顾某一纸诉状将其舅舅鲁某告上法庭,请求判令鲁某继续履行二人签订的茶地租赁合同。

俗话“娘亲舅大”,血浓于水,何必至此。法庭干警开始了解事情缘由:2013年6月,鲁某与顾某签订土地租赁合同后,将自己的茶地租给顾某,租期至2028年止。近年来,鲁某看同村人制茶、卖茶,生活越来越好,遂想收回茶地自己经营。了解清楚事情原委后,考虑到鲁某系傣族,汉语水平有限,不能完整陈述自己的意见。为维护民族群众合法权益,保证沟通无障碍,俸明荟邀请特邀调解员、村委会工作人员到茶地现场,就此起矛盾纠纷进行调解。

“你们本是舅侄,不该为了个人得失而闹得关系不和。诚信做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何况你们还有血浓于水的亲情。”调解中,俸明荟交替使用傣语和汉语,语速不急不慢,道理简单明了,很快促使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

这种调解方式不仅富有人情味,而且高效实用。2023年以来,勐库人民法庭使用“四杯茶”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45件,调处成功31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1%,大量矛盾纠纷在基层化解,筑牢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勐库法庭庭长俸明荟表示:“‘四杯茶’调解法是双江多元民族文化和茶文化交融的智慧结晶,体现了我们对群众合法权益的尊重和保护。通过这种调解方式,我们希望能够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茶文化、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茶香中的和谐之音掷地有声。在双江县这片满目皆茶景的土地上,“四杯茶”调解法如同一杯杯香醇的普洱茶,温暖人心,化解纷争,让法律的公正与茶文化的温暖交织在一起,共同绘制出一幅和谐社会的美妙图景。

(张润芝 李贵典 严兴勇 蒋璇)

来源: 云南网-临沧日报,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