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县清池镇一缕茶香飘四方
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一头大象-普洱茶

金沙县清池镇一缕茶香飘四方

好山好水出好茶,一芽一叶吐芳华。


茶山

位于赤水河上游鱼塘河畔的金沙县清池镇,因特殊的地理条件,使其成为出产好茶的地方。明朝洪武年间,奢香夫人将优质的清池茶叶向朝廷进贡,遂被称为贡茶。而清池茶能成为贡茶,则与清池境内众多古茶树密不可分。

“大坝村回龙湾组遍布灌木型的古茶树群。”为一探清池贡茶的奥秘,记者一行驱车前往清池镇大坝村,步行至大山深处,一棵挂有“清保古茶树”牌子,拥有500多年树龄的古茶树映入眼帘。

“这棵挂牌的古茶树,被贵阳茶商陈雨虹认养了。以前,她每年都要开5个多小时的车来收茶。贵金古高速通车以后,全程不到2个小时。今年,她带了10多个朋友来认养古茶树。”大坝村党总支书记郭琼跃说。

与大坝村毗邻的阳波村回龙组,保留着被当地人称为“大茶树”的古茶树。据有关专家鉴定,这棵树树龄在1600年以上,高6.69米、主干周长1.45米,每年可采摘茶青35公斤。


采茶

清池镇因茶而闻名,清池人对古茶树的保护落在了行动上。2014年9月,贵州省农业委员会、贵州省旅游局授予清池镇“贵州十大古茶树之乡”称号。2017年8月,贵州省通过了《贵州省古茶树保护条例》,为清池古茶树的开发和保护提供了行为准则。

将茶产业作为重要支柱产业的清池镇,不仅有良好的茶叶品质和深厚的茶文化,还有省级制茶技艺非遗传承人“坐镇”。

2014年,清池贡茶制作技艺被列为贵州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自那以后,许多茶农主动到非遗传承人任国儒所在的大坝村印象茶庄“非遗工坊”,学习清池贡茶制作技艺。

任国儒17岁跟着长辈学习制茶,拥有60年的制茶经历。“巳时采、骑火炒、匀揉之、焙之快、陶罐藏、山泉煮。”任国儒说,制茶是个精细活,采摘、杀青、翻炒……每一道工序都马虎不得。


制茶

守正创新是手艺人必经之路。清池镇罗坪社区张氏茶庄的负责人张德勇,在茶叶的品种上不断推陈出新,开发以“清水塘”牌清池毛尖、清池翠片、清池茶为主导产品的绿茶系列产品10余个。2010年,“清池毛尖”“清池翠片”在第十七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上斩获金奖。同年10月,“清水塘”商标被认定为“贵州省著名商标”。

“贵金古高速开通后,物流运输时间减少了两天左右,今年顾客反映拿到手的货很新鲜。”张德勇说,茶厂近期推出一款新研制的“兰花香”茶叶,希望在贵金古高速上越飘越远。

产业兴旺带动茶农增收。“我家种了10多年茶,从前是背着茶叶到集市上去卖,现在变成顾客上门买。”大坝村茶农罗光金家种了10余亩茶叶,茶青还没下树,他就接到不少电话订单,“开车到家里来买茶叶的顾客越来越多,收入是前些年的好几倍。”

郭琼跃在一旁插话,贵金古高速通车前,全村的茶叶产值20万余元;高速通车后,全村茶叶产值跃升到50万元。

“经过多次考察,我决定在大坝成立一个工作室,把这里的好茶叶卖到更广阔的市场。”一辆轿车停在路边,贵州黔怡春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邓申龙开门见山,与郭琼跃谈在大坝村的合作事宜。

近年来,清池镇持续做大做强茶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企业、客商到该镇落地,推动茶产业聚集发展。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引进企业打包对13个古茶树群落进行开发,举办各类茶叶品鉴会,持续扩大茶叶种植规模、打造产业品牌,提升清池贡茶的知名度、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数据显示,目前该镇建成茶园1.9万余亩,其中可采摘面积约1.4万亩。2024年,该镇13家中型茶叶加工厂及23家小型作坊生产春茶51.53吨,产值2200万余元。

群众翘首以盼的贵金古高速,如愿让清池茶叶香飘致远。

来源:毕节日报社融媒体中心,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