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知名贡茶“方山露芽”有可能来自莆田的这座大山?
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一头大象-普洱茶

唐代知名贡茶“方山露芽”有可能来自莆田的这座大山?

贡茶寻踪

新县镇大会山贡茶院和唐宋千亩茶园遗址

“继上次大会山贡茶寻踪后,方志专家鲍文芳翻阅史料,查阅文献,多次重走大会山……长达两个月多的埋头研究所找到的证据,让方山露芽源于大会山的猜想愈发成为可能。如今,鲍文芳心中关于大会山茶文化的历史故事,已经呼之欲出了。下为正文:

中原人入居莆田,西晋末和唐末、五代,中原人大量迁入,他们也相应带来了成熟的茶树种植与茶叶加工技术。莆田茶兴于唐,而盛于宋。新县镇墘顶村的大会山唐宋茶园就是在这背景下形成的,而且这古茶园延续到明清时期一直没有断代过。

01大会山唐宋茶园遗址


充满秘密的大会山

大会山位于涵江区新县镇墘顶村,凤团山以南,夹漈山、凤团溪以北,地处新县镇、大洋乡、庄边镇三镇交界处。在广业山区凤团山及凤团溪流城内5公里,在长约1000米,宽约500米的各处山头之上遍布古代茶田遗迹。面积约0.5平方公里,大约30丛茶树,部分散在树林中。个别村民仍然有自制茶叶。

广林院(贡茶院)西百余米处尚存四丛古茶树。最高的3.5米,最粗的直径6厘米。据梅洋茶厂厂长陈剑明推断,为本地特有品种。

其中一棵大茶树单丛茶树头直径约80厘米,据测算,其树龄可达2500多年。[许长同、郭玉琼等《永泰古茶树研究与开发利用初报》,《东南园艺》2018年,第4期。]


大会山古茶树

宋代王彦辅《麈史》:“莆中鲜食最珍者,所谓子鱼也。……茶始生嫩者,为枪寖。大而开,为一旗。过此则不堪矣。”

广业里的偏酸土壤有利茶的生长,砂砾地茶的品质特佳,日夜温差大,多雾有利茶多酚的累积。这些乾顶的大会岭都具备,目前遗留在乾顶的茶树为灌木——大叶种茶,该茶种与本省的储叶种茶、政和大叶种茶的区别叶脉纹路突出,叶型较小。

天然茶叶

古时因产量原因,大都种植大叶种茶,因它的芽头大,产量高。大叶种茶在唐时属于特别优良的茶种,宜制绿茶。现在的变种为福云系列。茶的花与果都是一样。

唐时贡茶方山露芽也具有这种特性。

02福建贡茶方山露芽

散落山里的抹茶工具

“方山露芽”原是福建最早的贡茶。《茶经》载:“岭南,福州,生闽方山山阴县也,往往得之,其味甚佳。”乾隆《福州府志》载:“唐贞观二年(628),方叔达任泉州刺史。”后居莆田方山(在县西常泰里),后裔称“方山方”。

根据唐代贡茶制度,刺史为贡茶主办。可推测:“方山露芽”应该是由方叔达主办,并以河南禹州的祖地“方山”命名的。


唐上元初年(760),陆羽隐居苕溪(今浙江湖州),撰《茶经》三卷,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说明方山露芽被写入《茶经》,在时间点是切合的。方叔达的后裔方偕(992—1055),兴化县百俊人(今涵江区庄边镇)。

按《宋史本传》记载:“偕,字齐古,……权知建安县。县产茶,每岁先社日,调民数千鼓噪山旁,以达阳气。偕以为害农,奏罢之。”说明方偕在建安县引进茶树种植,曾达到空前规模。这足于证实“方山方”家族有种茶的历史。

图为鲍文芳

在大会山周边住着黄、郑、林、方、陈、薛六大姓,在宋代就有几位管茶官员,比如: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欲派薛利和为广东路茶法官,后因其写诗反对,改任广西路茶法官。绍兴十年(1140),郑厚为广东路盐茶司干办公事。隆兴年间(1163),薛元鼎为提举两浙常平茶盐公事。

03大会山广林院(贡茶院)遗址


广林院遗址(贡茶院谐音)附近发现的抹茶工具

大会山广林院遗址有三层、三进院落,院落规模宏大。这符合唐代贡茶制度“建在古驿道旁,且是隐秘的地方”的要求。

到了宋代,邑人蔡襄的贡茶“小龙凤团茶”,竟与这里的“凤团溪凤团岭”地名如此吻合,能不让人联想到“这里也是制作小龙凤团茶的地方”?


广林院遗址(贡茶院谐音)附近发现的抹茶工具

1992年,开辟村道时,曾挖出十几个制茶(抹茶)石磨,目前有3个抹茶石磨工具散落在砌坡、红壤剖面及遗址上,还有唐宋时期梯形古砖、莲花纹红砖等,院四周设有排水管道,由烧制的两个直径20厘米的半圆形管状砖叠合而成,管道外还有规整的砌砖墙护管,整个排水系统,级别很高。


院前的路村,当地百姓称之“冶茶路”,“广林”与“贡茶”本地话谐音,这里可能是唐至明代生产茶叶的院圃。

《十国春秋·闽四·陈洪进列传》载:北宋乾德元年(963),尚为南唐泉漳将领的仙游人陈洪进即已向宋太祖“贡白金千两,乳香、茶叶皆万计”。

《宋史·陈洪进列传》亦载“北宋建隆四年(即乾德元年),(陈洪进)“遣使朝贡。是冬,又贡白金万两,乳香、茶、药万斤”。当时陈洪进所掌泉州、漳州及所辖十四县(含后来分出泉州的莆田县、仙游县),尚未纳入宋朝版图。这些贡茶的输送,得有生产加工茶叶的地方,这增加了在大会山建立贡茶院的可能。

04大会岭与茶马古道


重走千年古驿道

莆兴古驿道,经大会岭古道至永泰县城。在广林院(贡茶院)西三百米,是大会院遗址。《八闽通志》载:大会院在广业里,洪武三十四年(1402)并入丛林。寺院山门外有一“马厩”,大会村民1983年种田时,曾挖到一个马槽,说明大会岭是应驮运贡茶而筑的古道。

大会山由乾峰、胡余峰、莲峰三座山峰组成,亦称笔架山,位于新县镇墘顶村。山上有大会院、广林院(即“贡茶院”谐音)、七姓九厅茶民居住地等遗址。相传唐宋时有位阁老在此教习,欲引进种茶之道,起初无人响应。

阁老心生一计,取一簸箕白银埋在山中,并刻字石上“银在阁老脚”。乡人争先来此掘地开荒,茶田由此开始。岭兜里现存大片古茶树。还有古道两旁孑遗的古茶树可能是千年的根系发出来的。

据《八闽通志》记载,茶叶也是兴化境内用于交换的主要农产品,销往江浙一带和台湾、琉球、安志(越南)、暹罗(泰国)等东南亚各国。

“位于南海的西沙群岛,也是海上航线必经岛屿,那里出土的青瓷双耳洗,也与庄边窑标本相同”。[李辉炳著《莆田窑址初探》,《文物》1979年,第12期。]20世纪80年代期间,在日本境内发现的“珠光青瓷”,经考证也是兴化宋窑生产的茶碗。

这说明宋代广业里茶和茶具的对外贸易相当活跃,且延伸至明清时期。据1869年《中国厦门茶产区图》,兴化府在清末仍是茶叶的主产地,当时广业里的茶叶是经涵江、平海、忠门一带运至厦门港进行出口贸易。

05广业山区贩茶业与郑樵吟茶诗

贡茶寻踪

郑嵚《纪变漫言》载,明万历十六年(1588),广业里人,以种茶贩茶为业,“莆大姓利之,遂相招结畲汀异客,茶布以为利。”北宋初年,战乱平息,广业先民安居乐业,饮茶之风渐盛。南迁懂茶大族,引进中原茶种,在笔架山南麓种茶,以解地瘠民贫之困。

1080年,薛氏在大会山崛起,创立大会院。茶圃规扩大,制茶技术完备,于1080年前后,宋朝廷在此设立贡茶院,直至朝万历年间(1573—1620)。明弘治《兴化府志》之上供志记载上供贡茶为223斤,其中莆田209斤,仙游14斤,贡茶主要出自广业里。

大会山守茶人

郑樵(1104—1162)留有《采茶行》遗稿。从郑樵《采茶行》诗,可见广业山区宋时种茶、饮茶已经相当盛行。诗中“龙团佳制自往昔”,是否釆自凤团山?也待进一步考证。

大会山隶属百丈镇,郑樵有另一首诗《百丈山》:“叠嶂联屏飞远近,风情物色有余涯。回头四顾东西地,多少砺山庄帝家。”

这首诗可佐证郑樵去过百丈山,“龙团佳制”来自广业山区,也就顺理成章成为最大可能。

06新县其它古茶分布


白云林场、白鹤知青场、文笔峰、国宝寺、上茅和仙安交界处、仙安全村、泗洋原知青插队的地方、夹漈草堂、文笔柳梨原知青场、文笔工人开荒的靠泗洋松坑地带、外坑的林望、鸡母楼也有茶场等。

此外,文笔村与泗洋村交界的原琉璃(小盆地)农果茶场,可能也是历史上的贡茶基地之一。这地方出过驸马,保留有驸马墓,流传“琉璃厝、鸭蛋厅、白玉蛏”的故事。其“茶心山”上到处都是野生茶树。


野生茶树的茶叶与茶籽

“一片叶,一千亿”,云南普洱市南屏镇的茶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在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新县镇墘顶村作为广业山区发展茶产业具有独特的优势,也是当地群众的发展期盼。建议深挖广业山区古茶文化,将广业山区建成集茶树种植、茶叶加工与休闲旅游相结合的茶产业示范区。

(中共莆田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鲍文芳)

图:木痴

来源:看莆田,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