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春茶季  让我们以一篇美文来赞美茶、赞美茶人
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一头大象-普洱茶

迎接春茶季 让我们以一篇美文来赞美茶、赞美茶人

前言

随着春天的脚步渐近,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春茶季即将来临的气息,那份期待如同春日暖阳,烘暖了每一个爱茶人的心。当第一缕春风轻柔拂过茶园,唤醒沉睡一冬的茶树,那鲜嫩的芽尖,便承载着春的希望,萌动而出。我们翘首以盼,等待着这些新芽被采撷,成为一杯杯飘香四溢的茶汤。每一片春茶的叶子,都宛如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而背后默默耕耘的茶人,则是赋予它们灵魂的使者。

此刻,就让我们以一篇美文《你是一片最好的叶子》来赞美茶、赞美茶人,并一同展望春茶季的到来,共赴这美妙的春日之约。

迎接春茶季  让我们以一篇美文来赞美茶、赞美茶人

你是一片最好的叶子

在这棵高挺的人类之树上,

你是一片最好的叶子。

最纯洁的汁液将你滋养,

最纯净的阳光让你成熟。

——丘特切夫

这是19世纪俄罗斯一位著名诗人丘特切夫写的一首诗。

据说,这首简短朴素的诗作是写给他的偶像——伟大的德国文豪歌德的。

诗人用比喻的手法,将歌德誉为人类之树上的一片最好的叶子,高尚、纯洁而纯净无染。

迎接春茶季  让我们以一篇美文来赞美茶、赞美茶人

但当我们以茶人的身份,读到这首诗的时候,回味之余,却别有一番感受:

这首诗,不也是讴歌茶的名篇吗?

茶树,不正是那棵高挺的、充满希望的人类之树吗?

大约六七千万年前,茶树就已经生长在地球上了。

无论是白雪皑皑的白垩纪,或是烈日如火的第三纪,茶树都顽强地存活下来。

至今,在云贵川一带的那些古茶树,有的寿命已达上千年,甚至数千年。

迎接春茶季  让我们以一篇美文来赞美茶、赞美茶人

历经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可谓斗转星移,沧桑变化,却依然挺拔俊秀,葱茏翠绿,焕发出顽强的生命力。

它们如同活化石,见证了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历史。

茶叶,不正是那棵高挺的茶树上的叶子吗?不正是人世间最好的叶子吗?

茶是一片至真的叶子

茶叶是最为本真的,它未掺杂任何色素与香精,也未曾掩饰自己的缺陷与不足,总是将自己最真实、最朴素、最纯净的一面呈现给世人。

有苦涩,也有甘甜;有鲜爽,也有回味。

茶,纳天地之灵气,育草木之精华,经风霜雪雨,忍受孤独,耐得寂寞,始终本色如一,实在弥足珍贵。

迎接春茶季  让我们以一篇美文来赞美茶、赞美茶人

茶是一片至善的叶子

上善若水,至善如茶。茶之功可谓大矣,它全方位满足人类的需求,可解百毒,可助文思,可修真仙,可悟禅理。

它求之甚少,付出很多,叶儿采了又发,循环往复,一直到生命的终结。从采摘到制成饮品,茶叶饱受高温蒸杀,重力揉捻,百般煎熬,却把清新美味无私地奉献给人类世界。

它自强不息又厚德载物,文质彬彬又精进勤勉,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君子。

迎接春茶季  让我们以一篇美文来赞美茶、赞美茶人

茶是一片至美的叶子

它没有酒那样疯狂、豪爽、勇猛;没有花那样灿烂、艳丽、妖娆;更没有咖啡那样小资情调、浪漫、优雅。

它却蕴藏着丝丝缕缕,点点滴滴,高远红尘俗事后的美。

茶的美,是一种哲理美,隐逸和豁达,从容与淡定。茶的美,是古典的,意蕴的,含蓄的艺术美。茶的美,又是内在的、深沉的、骨子里的美,人格美。这种美,会让浅薄、自私、虚伪、傲慢的人望而生畏,却会让懂得她的人为之心醉而神迷,流连而忘返。

迎接春茶季  让我们以一篇美文来赞美茶、赞美茶人

这片叶子,是那么的普通,却又是那么的神奇。

令铮铮傲骨的文人士大夫为之动容,

留下一首首美丽的诗篇;

令清苦修行的僧人与道士们,

在肃穆的清规戒律之间,

获得一份恬淡愉悦的心情。

迎接春茶季  让我们以一篇美文来赞美茶、赞美茶人

这片叶子,是那么的柔弱,

却又是那么的坚强。

虽历经种种劫难却不忘初心,

堪称百折而不回,万险而不避。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

他说的是人,

也是茶。

迎接春茶季  让我们以一篇美文来赞美茶、赞美茶人

元稹的茶诗,写得那么美,那么动人: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迎接春茶季  让我们以一篇美文来赞美茶、赞美茶人

向茶致敬,向茶人致敬

大益茶道院创始人吴远之先生在《向茶致敬,向茶人致敬》一文中曾对茶的德性极尽赞美与崇敬。他动情地写道:

“茶是人间真善美的至宝,

是大地母亲对人类的恩养,

茶人的一生,就是要去传扬茶的真善美,

成全大地母亲的心愿。”

迎接春茶季  让我们以一篇美文来赞美茶、赞美茶人

“如果,我有机会登上那艘诺亚方舟,

我将带上一包茶籽,为未来的世界留下希望。”

这,是对茶与茶人最好的、最中肯的评价。

文章来自大益茶道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