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饮意,起身泡茶。用铁壶烧开水,慢冲一壶,茶香很快弥漫书房,顿觉四周气韵生动。刚泡出来的茶有点烫嘴,我一般放温和一些再喝,更能体会到茶汤细微的滋味。等待茶汤散热之时,可以静静欣赏茶汤的美。很长一段时间,习惯泡完即喝、喝完即续,未曾在茶汤上做太多停留。
红浓的茶汤注入透明的莲形玻璃茶盏里,因器成形,茶杯和茶汤,两两相遇,彼此点亮,眼前恰如开了灯盏,书房的光线有了微妙的变化。看着茶杯花瓣的舒展之态,令人欢喜。逆光看去,茶汤更加澄澈,红色愈加明亮。双手握茶杯,好像抱着一团液态的暖光。有王阳明“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的意思。
茶色是什么颜色?小时候作文常常形容“老师戴着一副茶色眼镜”,茶色是一种比栗色稍红的棕橙色至浅棕色的颜色。不过,现在看来,茶的颜色极其丰富微妙。比如缅甸琥珀里有一种茶珀,细分为绿茶、红茶、黄茶、紫茶等等,为何颜色上加以“茶”来形容呢?这里的茶色,如同琥珀有一层茶汤感,或者是透过茶汤看到的颜色。到现在都没有“科学”的描述,美是比拟和想象出来的,不能不感叹造物的神奇。
六大茶类,不同品种,各有各的颜色。中国茶“形形色色”,蔚然大观。不过,无论是以西湖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六安瓜片代表的绿茶,还是以正山小种、祁门红茶、滇红等代表的红茶,抑或以水仙、肉桂、大红袍等代表的青茶,具体到每一个品种,其茶汤都有一个相对标准的颜色,可以说是“色标”。观茶叶,品茶味,赏汤色,汤色在中国茶的品饮体系里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选项。但放在茶汤色谱里,龙井淡雅的轻绿、六安瓜片明澈的浅碧、正山小种的橙黄明亮,都自有其独特的视觉语言。或明朗,或优雅,或温暖,或淡然。茶汤,在唇齿之间传递香与味,亦传递一份潜于色彩的情感。
毋庸置疑,普洱茶汤的颜色最为丰富,又加入了时间这一维度,茶汤的语言就更耐人琢磨。试想,一种颜色,让你能感觉到时间参与的故事感,是不是很奇妙?生茶茶汤的颜色,黄亮、浅绿、浓绿、黄绿、微黄都有,生茶交给时间,一年一泡,茶汤的颜色就有了变化。五年,十年,我们通常能从颜色上直观判断其存放的年份。而上了年份的茶,从一泡到十泡,每一泡的颜色都有差异。年份老茶,汤色红浓、红褐,滋味随时间变化,颜色在年岁里沉淀,与陈香契合,在一杯茶里,寄予我们的情感。
我们擅长在颜色里找到情感寄托,有情感的颜色,是中国传统色的美学密码。《红楼梦》里的颜色让人浮想联翩:“那个软烟罗只有四样颜色:一样雨过天晴,一样秋香色,一样松绿的,一样就是银红的,若是做了帐子,糊了窗屉,远远的看着,就似烟雾一样,所以叫作‘软烟罗’。那银红的又叫作‘霞影纱’”。在中国传统色谱里,每一种颜色,都有一个美妙的名字,比如“苍筤”,是春天竹子出生时的青绿,“秋香”,是具象的缃色与意象的秋意共舞。而“朱颜酡”,是指女子饮醉后脸上泛起的红晕。此时,颜色不单是现代设计语言里的某一段编码,更是源于生活的细微描摹。甚至,颜色里有诗意的情感、生动的故事、点滴细微的传承。
转身再看案头的茶汤时,从“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到“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已然“见山又是山,见水又是水”。
原文刊载《普洱》杂志
2021年7月刊
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