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茶园管理技术
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古代茶园管理技术


茶园生态化建设模式,涵盖茶叶品种、栽培、土壤、生物、植保、肥料等领域。秉承以人类为中心的理性生态伦理学思想,为复兴茶产业而努力。我国古代对于茶园耕锄、施肥、灌溉、排水以及茶园间作、茶树修剪等,和农业大田生产的精耕细作技术一样,早就极为重视,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茶园耕锄
我国茶园耕作、除草、施肥、灌溉、排水等一套技术,至晚在唐朝时便己具备。《四时纂要》记述了茶树管理“早即以米浴水浇”,“二年外方可耘治,以小便、稀粪、蚕沙浇壅之,又不可太多,恐根嫩故也”。书中指出:在茶树幼苗期,二年内不得耘锄,“任生草不得耘”,是为了避免损伤幼苗,而且苗旁生草,也可作为茶苗遮阴之用。
茶树除需要施足基-肥外,还需要施用以氮肥为主的追肥,而小便、稀粪和蚕沙都是农家易于取得的有机肥,作为追肥较有速效,可以使茶苗增强抗御病虫害的能力,促使茶树茁壮生长,也有利于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这些方法还比较简单,但是随着农业生产精耕细作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茶园管理的水平,也相应地得到了提高,到宋代就有了明显的进步。据文献记载,当时不少地区将茶园深耕除草称为“开舍”。
《建安府志》著录:“茶园恶草,每遇夏日最烈时,用众锄治,杀去草根,以粪茶根”。公元一一八六年赵汝砺在他所撰的《北苑别录》中说:“草木至夏益盛·”⋯,每岁六月兴工,虚其本,培基土,滋蔓之草,遏郁之木,悉皆除之·一,此谓之‘开舍’,并认为深耕有“导生长之气,而渗雨露之泽”的作用。很久以来,我国茶区群众就有“茶地不挖,茶芽不发”的经验,说明茶园中耕除草的重要性,特别是春季的耕锄可以提高土温,有促进茶芽早发的作用。
《北苑别录》的记载是指茶园在秋季进行的一次较深的耕作。对于这项传统技术,我国广大茶农历来都很重视,认为是增产的关键。现代研究表明,通过深耕可以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物理性,增加土壤中的含水量和气体,使土壤中的养分分解加快,从而提高了土壤肥力,有利于茶树生长和改善茶叶品质。当时各茶区“开舍”的时间,一般都定在农历六月,至今仍强调要在阳历七、八月进行一次深耕,所以流传在民间的农谚有“七月挖金,八月挖银”之说。
明代对茶园耕锄和施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茶解》中指出:“茶根土实,草木杂生则不茂,春时稚草,秋夏间锄掘三、四遍,则次年抽茶更盛,茶地觉力薄,当培以焦土”。怎样施焦土呢?“每茶根旁掘一小坑,培以升许;须记方所,以便次年培奎,晴昼锄过,可用米浴浇之。可见,我国古代的茶园耕锄管理到明朝时已达到了相当精细的程度。
清代又创造了茶园铺草的方法。《时务通考》中有:“种茶之地,每年须用锄锄浮其土,锄后用干草密遮其地⋯⋯,则其树茂盛”。这是我国近代茶园铺草开端的记载。现代研究认为,茶园地面铺草,有利于茶地保墒,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所以播种后行间铺草有促进茶籽萌发的作用。同时可以使土壤疏松,提高土壤肥力保持水土,防止土塔冲刷,也有利于茶苗抗早防冻。茶区青草来源多,投资少,成本低,使用方法简单。一般已成苗的茶园可在春耕或秋耕后于株、行间的空地上盖草一至三寸厚,材料用青草或落叶均可,但过老或结籽后的杂草以及木质化的茅柴都不适宜。
2.茶树修剪
在我国现有古籍中茶树修剪和更新技术的记载出现于明清时期。如《时务通考》记载:“种理茶树之法:其茶树生长有五、六年,每树即高尺余,清明后则用镰刈其半枝,须用草遮其余枝,每日用水淋之,四十日后,方除去其草,此时全树必俱发嫩叶。不惟所采之茶甚多,所造之茶犹好”。说明茶树通过修剪养蓬有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的重要作用。
台刈更新是对衰老茶树采取去老枝、促新蘖的一种技术措施。古时茶树更新有火刈和台刈两种方法。清朝初年的《物理小识》中说:“树老则烧之,其根自发”,这是采取用火烧掉老茶树地上枝干的方法进行更新,这种方法比较原始。台刈法的记载见于《匡庐游录》其中说:“山中无别产,衣食取办于茶,地又寒苦,茶树皆不过一尺,五,六年后梗老无芽,则须浅去,候其再孽”。
其具体方法,直到清朝咸丰八年张振夔在一篇文章中才有较详细的记述:“先以腰镰刈去老本,令根与土平,旁穿一小阱,厚粪其根,仍覆其土而锄之,则叶易茂”。这里强调在次伐老茶树地上枝干后要注意施肥,以便促其根部另发新枝。茶树修剪技术和台刈更新对于培养丰产树冠的作用及其重要性,以后日益被人们所认识和掌握。
现在我国各地茶园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树势,已分别采用轻重修剪和台刈方法。经验表明,一般灌木型茶树根茎分蘖力较强,实行台刈这种改造和更新树冠的手术,在加强肥培管理的条件下,可使衰老的茶树从根茎部重新萌发枝梢,形成枝叶繁茂的树冠和健壮的树势,使茶树迅速增产,但台刈后影响一至二年的产量,所以树势不是十分衰老,不宜采用。
3.茶园间作
茶园间作既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又有利于茶树生长,这一技术措施,我国早在唐代也已提出。《四时纂要》记载:“茶未成开,四面不妨种雄麻黍稷”,这反映了唐代在茶树幼龄期种“雄麻黍稷”,用以遮阴。到宋代《北苑别录》中提到桐茶可以间作,指出:“桐木之性与茶相宜,而又茶至冬则畏寒,桐木望秋而先落,茶至夏而畏日,桐木至春而渐茂”。桐木对茶树冬季有保温,夏季有庇阴的作用,树叶可作肥料,增加土壤有机质,有利于茶树生长。
明代《茶解》中进一步提出:“茶园不宜杂以恶木,惟桂、梅、辛夷、玉兰、苍松翠林之类,与之间植,亦足以蔽覆霜雪,掩映秋阳,其下前芳兰、幽菊及诸清芳之品”。茶园间作花木既可以预防冬季寒风侵袭,保护茶树越冬,又可以防止夏季暑热度过干旱,调节茶园小气候。坡峻之地,间种花木,大大有利于保持水土。如间种豆科植物,还可以供应天然氮肥,增加土壤肥力,促进茶树生长。间种芳兰之类,则有利于改进茶叶品质,至今安徽省舒城县仍以产兰花茶而著称。
我国茶园间作这一传统经验也早已被世界上一些主要产茶国家所采用,并视为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我国劳动人民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步将野生茶树培育成栽培植物,并将许多宝贵的经验传播到国外各地,今日我国的茶树已遍布世界,茶叶已成为人们共同爱好的饮料,真可谓“香飘四海,情及五洲”,这是我国人民在农业上对世界人民作出的一项重大贡献。


来源:茶贵人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