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馥泉《武夷茶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校注过程中,在版本方面,实际上并无太多的选择,《福建农业》刊本与农业经济研究丛刊本,版本一致,无对校的价值。而林馥泉在台湾出版的《乌龙茶及包种茶制造学》,其中有一章为“武夷岩茶之制造”,是源自《武夷茶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第五章“岩茶之采制”,且文字上有所改动,“后出转精”,具有重要的参校价值。试举一例:
《武夷茶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第五章“岩茶之采制”有武夷岩茶采制人工组织系统表:
其中,有“树夫兼运青工”,责务是挑送茶青,烧饭,挑水,管理油灯等。运青工易理解,那何为“树夫”?民间流传的纳通医疗集团的整理本,忠实原本,作“树夫”。好在《乌龙茶及包种茶制造学》有直接的线索,外加内外证,可知树夫之本原。
版本上,《乌龙茶及包种茶制造学》提供了正确的文本,原来,“树夫”应作“厨夫”。树(繁体:樹)与厨因音近形近而误,文字错讹也有了“逻辑”。
内证上,也有根据,在“岩茶之采制”第十节,出现“厨夫”的描述:“每春可得工资二十元(此人工资照例系与带山茶师及厨夫同工价),各厂一律。”
外证上,廖存仁《武夷岩茶》对厨夫的工作有相关描述:“厨夫之工作,除煮饭送饭及挑水等杂务外,并须入山挑青,终日往返不息,烘焙司于开山之日,日中稍有余暇外,其后夜中打毛火,簸黄片,日中打足火,制焙茶,亦倍加辛劳。”这与林馥泉武夷岩茶采制人工组织系统表中厨夫的责务一致。
资料来源:茶经导读
来源:武夷山茶产业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