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新秩序 | 内飞的“革命”
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一头大象-普洱茶

江湖新秩序 | 内飞的“革命”

一、

关于山头古茶,我有句话一定要讲!

山头古树茶的假货忒多,用句委婉的话表达:源头和终端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终端消费者的不信任。

时至今日,还没有一个彻底的”防伪“方案来解决消费者心中的疑虑,这也是造成山头茶乱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实关于名茶的造假,古已有之,北宋朱彧(音域)的《萍洲可谈》中记载了这么一段小故事:

江西瑞州府黄檗(音bo,入声)茶,号中州绝品,士大夫颇以相饷,所产甚微。寺僧园户,竟取他山茶,冒其名以眩好事者。黄鲁直家正在双井,其自言如此。

给大家注释下,黄鲁直也就是黄庭坚,宋朝著名大牛人,他说,黄檗茶,外号“中州绝品”,所产甚微,这个有点类似勐库的冰岛茶,外号“普洱茶皇后”;竟取他山之茶,冒其名以眩好事者。这里的眩是“迷惑”的意思。用其它山头的茶来迷惑喜欢这个茶的人,这种感觉,诸位茶友们是不是感同身受呢?

去伪纯真,果然是每个时代都需要解决的问题。历史的车轮从未停止过转动,古人防伪的智慧也不断的积淀和发展,茶叶一样。

二、

古人如何防伪呢?

电视剧里皇帝为了防止假传圣旨,都会在圣旨上用玉玺盖章;为了防止假传军令,都采用虎符,帝王派兵之前将完整的虎符一分为二,其中一半交由主帅,一半自己保管,等到调兵遣将的时候,两半虎符一合,大军就可以开拔了。

事实上,不仅仅是帝王之家采用“盖章”的方式,在古代,文人墨客也采用这种方式,为了证明“原创”,许多书法家、画家会在作品上做一些暗记或者盖上专属印章。据传,唐代画家戴嵩擅于画牛,一次在水塘边观察牛时,发现牛的眼睛中有一个牧童的影子,于是后来他画的牛眼中都有不易察觉的小牧童,和当今的微缩技术十分相似。

除了这种个人的防伪方式,有没有品牌防伪呢?

of course。据传,宋代有个名叫任一郎的鞋匠,技术高超,生意红火。但是,很快就出现了假货扰乱市场,为了打击假冒伪劣,任一郎在制作的鞋子里面藏了一块布条,布条上不仅写着鞋子的制造时间,还有相应的编号,简直就是现代的防伪商标啊。这一“商标防伪法”,也被商界模仿。

在鞋子里藏布条,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个和普洱茶的内飞很相似?

普洱茶内飞发明的初衷也是为了防止别的茶假冒,这也是现在市场上主流的商标防伪方式。因为内飞是紧压在普洱茶内的,不容易置换,除非故意将内飞挖出来,贴到另外一个茶饼上面,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如今的内飞除了鉴别老茶之外,防伪作用已经基本没有了,尤其对于唯利是图的商人而言,内飞不过一张纸片而已,又怎么可以用来鉴别山头茶呢?

三、

那要是将普洱茶的内飞换成“芯片”或者“一茶一码”呢?

消费者之所以怀疑山头古茶成品的真假,主要的疑点有这么几个:

1、怀疑源头:山头原料的偷梁换柱、是否是纯料、树龄是否真实;

2、怀疑工艺;是否真的是手工杀青、石磨压制;

3、就算原料和工艺都不怀疑了,消费者真正的疑虑是没有场景感和参与感。

了解到问题,那解决问题就行了嘛。

比如,客户买了一饼传世冰岛或者临沧四小龙的古茶,透过读取芯片或扫描二维码上的信息,消费者立马能读取该饼茶的”一生“,就如同史书上的传记一样,这饼茶的原料来自哪个山头哪户茶农家那块茶地,什么日期采摘多少鲜叶,多少价格售入某家古茶合作社,合作社什么时候初制、精制……另外从茶山环境、树龄大小、制作过程,全程都有视频监控,全程扫码授权做追溯,全程都做分布式存储,完全解决消费者的疑虑。

当然这只是一个初步的策划,具体的实施方案除了强大的财力、人力物力支撑,还需要细致的改进,倘若成功,必将开拓性的定义了山头茶的新秩序。当古树茶遇上区块链,商用的必要性,后期我们再做交流。

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