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的八角亭龙须茶
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武夷山的八角亭龙须茶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八角亭龙须茶

八角亭龙须茶又称“束茶”,属乌龙茶类,多种植在土壤肥沃的园地。茶树长势旺盛,芽梢长而肥壮,是上好的制茶原料。

品茶

八角亭龙须茶的品质特点是:外形壮直,形似“龙须”,色呈墨绿,乌龙茶香型,伴有花香,滋味醇厚,汤色橙黄,清澈明亮,经泡耐饮。

八角亭龙须茶经过萎凋、鲜叶杀青、揉捻、理条、扎束制作而成,具有降血脂及抗衰老等功效。

八角亭龙须茶以优异的内质、美观别致的外形、别具一格的风味而享誉全球。历史上主销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是馈赠亲友的“不二之选”。

溯茶

龙须茶早在清初即有文字记述。清康熙五十六年间(1717年),崇安县令陆廷灿在《续茶经》中记载:“武夷茶在山上者为岩茶,水边者为洲茶。洲茶名色有莲子心,白毫、紫毫、龙须、凤尾……等类。”并简述其采制之法云:“摘初发之芽一旗未展者,谓之莲子心。连枝二寸,剪下烘焙者,谓之凤尾龙须。”

据此记载,清初不但已有龙须茶名称,而且还有采制方法的介绍。由此推断,龙须茶最迟在明末清初就有生产,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在世界遗产地武夷山,有个叫“八角亭”的地方,它与崇阳溪仅一水之隔,有着坦荡肥沃的河滩地,昔日曾是一片片美丽的茶园。历史上,八角亭村民就是利用这片广阔的溪洲种植洲茶。村民们将洲茶精制成了形似龙须的茶,因其产自八角亭,所以民间大都称其为“八角亭龙须茶”。

游茶乡

福建省建瓯(ōu)市是八角亭龙须茶的主产地。三江六岸,绿水青山,推开了建瓯茶历史辉煌篇章的大门。

福建建瓯

福建建瓯古称“建州”,福建的“建”即来源于此。建瓯作为福建省重要的乌龙茶种植与生产基地,茶文化历史悠久。建瓯作为皇家贡茶的重要供应基地,启于唐,盛于宋,历经6朝42位皇帝,持续御供超过450年。

经过多年发展,建瓯凭借着神奇的“东方树叶”与世界对话,演绎了众多精彩的茶叶故事。如今,建瓯延续辉煌,成为千年古茶都和中国乌龙茶主要生产基地,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和从业人数在闽北乃至福建省都位居前列。

小桥镇是建瓯市茶叶种植、销售重镇,也是北苑贡茶三十二焙御焙遗址之一“西焙”的所在地。这座茗香小镇充分挖掘了甘源生态茶园历史文化内涵和自然景观元素,打造出“景观台”“云茶亭”“风雨长廊”“浣洗池”等景点,让游客在观光的同时更加深入了解建瓯茶文化。淡淡的茶香、满眼的绿意、开阔的视野,也让身处闹市的人们能够停一停脚步,享受温馨静谧的时光。

在这里,茶山绵延不绝,青翠盎然的绿色与苍茫的云雾在建瓯这块福地,净化着心灵。

特别说明:图文部分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延伸阅读:

武夷山的八角亭龙须茶

角亭龙须茶,属乌龙茶类。产于福建省武夷山市,系用长短不同之茶条以红色丝线捆扎成单束或双束形态的茶叶,其外形壮直,形似“龙须”,色泽墨绿,滋味醇厚,汤色橙黄,耐冲泡。

清朝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崇安县令(今武夷山市)陆廷灿对武夷茶产地及品种在《续茶经》中载述:“武夷茶在山上者为岩茶,水边者为洲茶……洲茶名色有莲子心、白毫、紫毫、龙须、凤尾……等类。摘初发之芽一旗未展者,谓之莲子心。连枝二寸。剪下烘焙者,谓之凤尾龙须。”每年谷雨后至立夏前,采摘新梢长达10至13厘米的一芽三、四叶为原料。由此可见,龙须茶迄今已有近300年历史。

八角亭龙须茶在制作时,采用了五彩线捆扎成束状,故又名“束茶”。龙须茶工艺独特,成品既是名茶,又是美观别致的工艺品。龙须茶因形似“龙须”而得名。

历史发展

历史由来

龙须茶早在清初即有文字记述。

清康熙五十六年间(一七一七年),崇安县令陆廷灿在《续茶经》中记载:“武夷茶在山上者为岩茶,水边者为洲茶。洲茶名色有莲子心,白毫、紫毫、龙须、凤尾……等类”。并简述其采制之法云:“摘初发之芽一旗未展者,谓之莲子心。连枝二寸,剪下烘焙者,谓之凤尾龙须。”

据此记载,清初不但已有龙须茶名称,而且还有采制方法的介绍,由此推断,龙须茶至迟在明末清初就有生产,今已有三百年左右的历史。

庙会发展

龙须茶也是八角亭显善庙的庙茶,旧时常用于庙会祭祀活动。因此,每到茶期庙里制作龙须茶时,需一些强壮劳动力来帮工。萎凋、杀青等重体力劳作就由僧人承担了。僧人们能把握好萎凋和杀青工序,深知此工序是形成龙须茶品质的前提。僧尼将采回的芽梢薄薄地摊晾在竹席上,当叶片呈半柔软叶片呈下垂状态、叶面光泽消失时,清香透露,即为适度。用手工杀青后的茶叶要乘热揉捻,揉至叶卷成条,茶汁外溢即为适度。因龙须茶讲究造型,工序独特,理条扎束是一道心细手巧的工艺,这道工艺大都是由显善庙里念经用斋的尼姑来完成的。她们精心地理条、扎束,完成了龙须茶造形的关键过程。扎束技术的好坏和速度的快慢,左右着龙须茶的品质风格。

僧尼们先将经摊凉、茶汁尚未干的揉捻叶,一一理直,整齐平放在竹匾上,分上下两层,长的茶条放下层,短的放在上层,一些短碎的茶梗和叶片,也被巧妙地夹在上下层之间,然后两端用红色或绿色的彩丝线绕扎,用剪刀将基部修剪整齐,再将两把合并。制作出来的茶叶,有微散开的,恰似凤尾。于是一束茶中,都具有“龙须凤尾”的形状。


扎好之后的龙须茶,要马上进行烘焙工序。烘焙温度掌握得不妥,就会直接影响龙须茶的外形色泽、内质和干湿均匀程度。龙须茶是以低温烘焙为主,烘焙中还要多次摊凉回潮,然后补火包装。

清朝后期,八角亭龙须茶由于产量骤增,它已不仅仅是庙茶了。龙须茶成了与武夷岩茶媲美的工艺茶,汕头、潮州、福州等地的茶商来武夷山采购龙须茶,看重的是龙须茶的工艺美,因而龙须茶也成了民间的礼品茶。龙须茶在各地茶市上大量流通,促进了八角亭龙须茶的规模经营。如今,武夷山八角亭的茶农们,仍沿袭着龙须茶的加工旧制,具有传奇特色的八角亭龙须茶,又迎来了生机,它将与武夷岩茶一样香飘海外。

名称由来

在世界遗产地武夷山,有个叫八角亭的地方,它与崇阳溪仅一水之隔,有着坦荡肥沃的河滩地,昔日曾是一片片美丽的茶园。历史上,八角亭村民就是利用这片广阔的溪洲,种植所谓的洲茶的。村民们将洲茶精制成了形似龙须的茶,因其产自八角亭,所以民间大都称其为八角亭龙须茶。八角亭龙须茶在制作时,采用了五彩线捆扎成束状,故又名“束茶”。龙须茶因形似“龙须”而得名。

自然地理

产地

龙须茶产于福建省崇安和建瓯两县,以武夷山麓八角亭所产品质最佳这里茶树多种植在土壤肥沃的园地上。

生长环境

八角亭龙须茶多种植在土壤肥沃的园地上,茶树长势旺盛,芽梢长而肥壮.是上好的制茶原料。

品质特征

龙须茶以优异的内质、美观别致的外形、别具一格的风味驰名中外。历史上主销美国以及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是当地侨胞馈赠海外亲友的礼品。龙须茶的品质特点是,外形壮直,形似“龙须”,色呈墨绿,乌龙茶香型,伴有花香,滋味醇厚,汤色橙黄,清澈明亮,经泡耐饮。

加工工序

龙须茶具有工艺晶的性质,它对外形的要求极高,茶束的外观形状,必须象满蘸墨汁而直立的短毛笔,色呈墨绿,长约二寸八分,最大处周圆约二寸半,不宜过大或过小,四十至五十个干茶束约重一斤。茶束分单束和双束两种,均扎以鲜艳的红、绿丝线。由于经过萎凋、长时间低温烘干和多次摊凉回潮,芽叶中多酚类化合物经过一定程度的酶性和非酶性氧化,其内在品质特点介于烘青绿茶和乌龙茶之间。冲泡后,汤水清澈明净,呈橙黄色,带乌龙茶香型,优异者亦带花香,滋味醇厚,极耐冲泡。

由于它的加工工艺独特,因此对鲜叶原料有特殊的要求。为能取得肥壮的芽梢,茶树多种植于土壤肥沃的园地,促使萌发较长而肥壮的新梢,以供制造龙须茶。茶树品种以武夷菜茶有性群体为主。一般开采期在谷雨后至立夏前,待新梢伸育至一芽三、四叶,长度达三、四寸左右时带梗采下,过长则于树上留叶。采下的鲜芽叶必须顺序轻放,不能重压,以免茶梗折断或叶片破碎,并及时送回加工处理。

龙须茶采制工艺独特,技艺高超,成品既是名茶,又是美观别致的工艺品。清《续茶经》中对其采制方法也作了简明的叙述:“摘初发之芽一旗未展者,谓之莲子心。连枝二寸。剪下烘焙者,谓之凤尾龙须。”每年谷雨后至立夏前,采摘新梢长达10--13厘米的一芽三、四叶为原料。采摘对应顺序轻放,及时送厂加工处理。加工工艺主要有萎凋、杀青、揉捻、理条扎束、干燥、装箱六道工序。

1.萎凋

将采回的芽叶薄摊在竹席上,置于室内进行萎凋,也有先行日光萎凋后再行室内萎凋的。由于薄摊,一般不经翻动,萎凋至叶片呈半柔软状态,叶面失去固有光泽,用手持茶伎基合,前端二叶呈干·垂状态为适变。

2.杀青和揉捻

杀青锅温掌握在200℃左右,每锅投叶量为一市斤半至两市斤,用扬吊结合翻炒法炒之。炒至茶梗和叶片变软,梗折不脆断为适度。杀青必须熟透,以抑制多酚类化合物的酶性氧化,避免发生匀:梗、红叶,并达到去除青味、发展香气:的目的。杀青叶必须趁热揉至茶汁外溢、叶卷成条为适度,随即将揉团充分抖散,并摊凉在竹篮上。

3.整理和扎束

主要目的是使成茶外形美观,以形成龙须茶独有的特征。这是制作龙须茶独特而又非常重要的步骤。扎束技术的好坏与速度的快慢,都会直接影响到成茶的外形和内质。具体做法是:将已抖散摊凉于竹篮上的茶条,趁茶汁未气:时迅速地一根根理直,整齐地平放于竹篮上,宽约三寸,分二层,较长的茶条放在底层,较短的放在上层,并把揉捻断碎的茶梗和叶片迅速集中起来,搓成长约寸许、大如拇指的椭圆形小团,再将已整理好的茶条色覆在外面,务使小团的茶梗、碎叶包在里面不致外露。而后两端用红的或绿的丝线捆扎紧n扎好后,将基部(茶梗部位)用剪刀修剪整齐,再将两把合并(单束的不合并),中间用另一色丝线扎紧(即两端若用红色丝线则中间用绿色丝线,两端若用绿色丝线则中间用红色丝线)。捆扎很有技巧,松紧必须恰到好处。同时动作要迅速,否则,茶条外面茶汁干后即不易互相粘着,容易松散。

4.烘焙与摊凉回潮

此项工作系龙须茶焙制中最复杂最费时的工序。由于:龙须茶经捆扎成束,不易烘干,若烘焙火温太高,则表面焦枯,反而妨碍内部水分蒸发,并引起彩色丝线变色,烘焙火温太低,则不易于。因此,必须分阶段进行烘焙。全过程分六个阶段进行,除第一阶段初烘(俗称幼烘)是由茶农进行外,后面五个阶段均由茶商或收购部门集中处理。

初烘:用竹制焙笼,将茶束按顺序分层间隔放置,每笼约四至五市斤,在炭火上进行烘焙。焙火温度一般掌握在100℃左右,不可太高。经三至四个小时(中间用另一空焙笼进行翻动),烘至六成千即可。此时茶束表面已基本干燥,待稍回软后(以免搬运时断碎),即可送收购点投售。

再干:将收购到畦1六成千的茶束,迅速置于焙笼中以文火烘干,以免茶束内部变质。再干时,每焙笼放置茶束七至八市斤,以60—70℃左右的火温慢慢烘焙;每隔两小时左右,须用另一空焙笼将茶束翻动一次。一般再干时间需要四十八小时(二昼夜),翻动二十余次。翻动时,动作要轻巧,以免茶束断碎。

摊凉回潮;将再·千的茶束,放置于竹席上摊凉二十四小时(一昼夜):主右,使茶束内部残留的水分,尽可能地扩散到表面上来。若遇雨天,可适当缩短摊凉回潮时间。

补火,将1王摊凉回潮的茶束,重新置于焙笼中烘烤。每笼七至八市斤,于60—70℃火温下,文火慢烘七至八小时,每隔两小时左;占翻焙一次。

再摊凉回潮:将巳补火的茶束,再取出放置于竹席上冷却回潮,视气候情况摊凉十--~-.十四小时,让茶束内部的残余水分,再次扩散至表面,以利复火。

复火:这是在茶束装箱前的最后一次烘焙,将再摊凉回潮的茶束重新放入焙笼。和补火一样,每笼装七至八市斤,于60—70℃火温下文火慢烘至足干。

5.装箱

复火后的茶束,稍凉后即可装箱。装箱必须按顺序排列整齐,每箱重三十八市斤,约装一千五、六百个茶束,装好即可外运。

选购技巧

首先,从外形上看,八角亭龙须茶形似“龙须”。粗壮笔直,色泽呈墨绿色。而质量较次的八角亭龙须茶大多条索松散,颜色绿而不纯。

其次,从香气上看。上好的八角亭龙须茶不仅具有青茶的芳香。而且会伴有清新的花香。如果茶品中所含的香气过分地浓郁,则多半是含有人丁香料所致。

最后,从内质上看,八角亭龙须茶冲泡后,汤色橙黄,清澈明亮。饮入口中,滋味浓厚醇香,鲜爽回甘。叶底均匀完整。而且,该茶的茶叶经泡耐饮。如果叶底零散,并且汤色伴有混浊状。则说明是劣质的八角亭龙须茶。

存储方法

冰箱保存

茶叶置于干燥、无异味、能密封的盛器瓶中放入冰箱的冷藏柜中即可。如茶叶数量少而且很干燥,也可用二层防潮性能好的薄膜袋包装密封好,放在冰箱中。

罐子存放

茶叶装入有双层盖的马口铁茶叶罐里,最好装满而不留空隙,这样罐里空气较少。双层盖都要盖紧,用胶布粘好盖子缝隙,并把茶罐装入两层尼龙袋内,封好袋口。

保温瓶法

茶叶装入干燥的保温瓶中,盖紧盖子,用白蜡密封瓶口。

注意事项:茶叶在保存中的含水量不能超过5%(绿茶)—7%(红茶),可先将茶叶炒干或烘干,然后再收藏;而炒茶、烘茶的工具要十分洁净,不能有一点油垢或异味;并且要用文火慢烘,要注意避免茶叶焦糊和破碎或被其它异味污染。

茶叶保存最基本的求:一要干燥,二要低温(一般0-5℃较合适)。

茶叶文化

八角亭龙须茶的由来,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人间仙境的武夷山,不仅有清幽的九曲溪、崇阳溪,还有许多神奇的嘉木,于是引来了龙翔与凤栖。

一次,卧于九龙窠看守大红袍的龙,被一只突然飞来的凤凰叫醒了,飞累了的凤凰栖身在九龙窠的一棵大红袍茶树上。凤凰说:“我从武夷山东面八角亭飞来,那里有高大的梧桐树,是我梦寐以求的栖身之处。我听仙人说,九龙窠有几株神奇的茶,凡夫俗子是不能享用的。”龙哥告诉凤凰:“这茶树是我们的命根,我们九兄弟一直厮守着,它是皇帝享用的神茶。”凤凰心想,我八角亭梧桐树下长的那溪洲也好种茶咧,于是执意要龙哥赠送九龙窠里的茶苗给她。龙哥在赠送茶苗的同时,还从嘴角拔下几缕龙须,说:“凤凰妹子,你种下茶苗时把龙须一同种下。然后再找海清大帝显灵,你的茶苗就种得活!”


种茶那阵天大旱,但由于海清大帝显灵招雨,九龙窠的茶苗在沙壤土上种活了。春茶开园采摘时,凤凰变成了八角亭茶园里美丽的采茶村姑。春茶开采之夜,凤凰想起了龙哥曾赐予她的龙须,于是给茶取名叫“龙须茶”。

后来,地方官把八角亭龙须茶当做御茶奉献给朝廷皇帝品尝,皇帝一听说茶名含有“龙须”二字,龙颜大悦,遂御赐八角亭庙为“显善庙”。数百年来,八角亭龙须茶的名字就这样叫开了。

来源:九曲红梅,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