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preface
大唐
DATANG
618年—907年
世界之顛
The world
这里有强大的凝聚力
有文化的传统
有博大的胸怀 有包容的气度
这里有山川的睿智 有大海的气魄
这里有有趣的灵魂
节选《东涧西藏》 DK.Lee
大唐
DATANG
奢华
extravagant
宫廷茶具
Court Tea
吃
eat
茶
Tea
唐代宫廷茶具
DATANG Court Tea
1987年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唐塔地宫后室出土
这批茶器是迄今世界上发现最早 最完善 最精致的茶具文物
《物账碑》载
茶槽子碾子茶罗子匙子一副七事共八十两
同时
鎏金飞鸿纹银则 长柄勺 茶罗子上还刻有“五哥”两字 “五哥”是宫中对僖宗小时的称呼
从实物中来看
《物账碑》中的“七事”应为:
茶碾子 茶碢[tuó]轴 茶罗子 鎏金飞鸿纹银器中标出的茶器。
另外
还有玻璃器皿的茶碗 茶盏子两枚
《物账碑》载明为茶器。
从这组奢华的御用茶具可以看出,唐人极为重视吃茶,环节工序也是极为繁琐的。
第一个步骤:准备工作——烘干茶饼
茶笼
唐代饮茶用的“茶叶”,要经过加工,压制成茶饼,平时用纸或蒻[ruò]叶之类包存,放在茶笼里,挂在高处,通风防潮。饮用时,随手取出,如果茶饼已受潮,还需要将茶笼放在炭火上稍作烘烤,使茶饼干燥,便于碾碎。
法门寺博物馆藏
金银丝结条笼子
通高15.0厘米
全重335克
有盖,直口,深腹,平底,四足。盖为穹顶,笼有提梁,盖与提梁间有链相连。整个笼子用极细的金银丝编织而成。
这件茶具以金银丝编制而成。
中国饮茶法的演变过程可以分为
粥茶法 末茶法 散茶法
三个阶段
唐以后
粥茶法渐为世人不取
这时贵用
末茶法
茶笋 茶芽 春间采下 蒸炙捣揉 和以香料 压成茶饼
茶饼平时要悬挂高处,凉爽通风,保持干燥。取用时还要焙烤,将放置茶饼的笼子置于炭火上方,焙去茶叶中的水汽,以保持其色、香、味,然后再将焙烤后的茶饼碾碎成末进行煎煮。
法门寺所出的鎏金银笼子
唐鎏金飞鸿毬路纹银笼子
法门寺所出的鎏金银笼子
制作精美。笼底焊有四足,笼子体积不大,据估计这样大小的笼能盛放四五两小串茶饼。
第二个步骤:烧水
风炉
唐代煎茶,首先要用炉煮水。民间风炉通常由铜、铁,甚至揉泥制作而成。但作为宫廷御用茶具,无论是材料与制作,还是工艺与装饰,都非常讲究,显然是民间风炉所无法比拟的。
法门寺所出的唐壶门高圈足银风炉
唐壶门高圈足银风炉
通高为56.0厘米
盖高31.3厘米
口径17.7厘米
炉身高25.2厘米
全重3920克
通体素净,钣金成型,由盖和身组成。炉盖的顶部有三层银片做成仰莲瓣,并承托锥顶状莲蕾。盖面为半球形,上部镂空,还有两层莲瓣。盖沿有渐收的三层棱台。炉身系敛口,深腹,筒状,平底,圈足,其口沿亦有三层渐收的棱台。腹部上小下大,有稳定感。腹壁分内外两层;内层与炉底铆接;外层亦作圈足。腹的下部有六个壶门,以利通风发火。炉底与炉壁铆接,下焊十字铜片,以承托木炭,供燃烧生火。炉身两侧,各装一个提耳,以便移动。出土时,盖面贴有封签,墨书:“大银熏炉,臣杨复恭” 字样。表明这件高圈足座银风炉,是由杨复恭奉献的。
火筋
唐系链银火筋
筋,又称箸、筷子。古人对茶具的认识,不同于今人。古人认为凡与烹茶饮茶有关的器具,都称为茶具。
这样,煎茶烧水时生火加炭用的火筋,自然也就归纳到茶具中去了。古代特别是唐宋期间的一些茶道著作中,凡提到茶具时,都提到了火筋。民间用的火筋,常用铁或熟铜制成;而作为宫廷或达官贵人家用的火筋,常用金银制作而成。
第三个步骤:碾茶
茶槽子 碾子
取出的茶饼,需要碾成细末。地宫所出的茶槽子和碾子,便是用来碾碎茶饼的。
唐鎏金鸿雁流云纹银茶碾子
唐鎏金团花银碢轴
皇室饮茶作为一种高雅文化活动,用茶量小,轻推慢拉。“碾成黄金粉,轻嫩如松花”,因而碢轴显得小巧别致。后来的宋徽宗认为:“凡碾之制,槽俗而峻,轮俗锐而薄。槽深而峻,则底有准而茶叶聚;轮锐而薄,则远边中而槽不戛。”他没有想到唐人已制作出他认为最理想的碾茶器。
第四个步骤:筛茶
茶罗子
茶饼在茶槽中碾碎成末,尚需过罗筛选,罗筛是点茶程序上很重要的一道工序。唐代的点茶,茶末放于碗内,先要调膏,以茶瓶煮汤,再注汤入碗中,经过拌搅,碗中之茶便能产生粘懈适度的胶体状态,如果茶末很粗,或粗细不匀,拌搅时就得不到较佳效果。因此,茶罗子成为点茶的关键茶具。
唐鎏金仙人驾鹤纹壸(kǔn)门座茶罗子
通高9.5厘米
罗身长13.4厘米
宽8.4厘米
屉长12.7厘米
宽7.5厘米
高2.0厘米
座长14.9厘米
宽8.9厘米
高2.0厘米
全重1472克
通体呈长方形,由盖、罗、屉、罗架、器座组成,均系钣金成型,纹饰涂金。盖顶錾两体首尾相对的飞天,并衬以流云。盖刹四周各饰一和合云。罗架两侧饰执幡驾鹤仙人,另两侧为相对飞翔的仙鹤,四周饰莲瓣纹。罗和屉均为匣状,中夹罗网,屉面饰流云纹,有拉手。罗架下有台形座器,设镂空壶门。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这件茶罗子,是我们能见到的古代第一件茶罗实物,十分难得。茶罗分罗框和罗屉,同置于方盒内,上层的罗框上尚残存一些用丝线织成的纱罗,网眼极细密,下层罗屉,接住筛下的茶末,可以拍出盒外。筛好的茶末,为保持茶叶的香味要用盒密存。
盒
唐鎏金银龟盒
通高130毫米
长280毫米
宽150毫米
龟状,昂首,曲尾,四足内缩,以背甲作盖,内焊椭圆形子口架,尾与龟腹焊接,各部位纹饰与龟体相近,形象逼真。
此龟腹部用于供贮放碾碎的茶细末。取茶时,既可揭盖(甲)舀取,也可以龟口中倒出,十分方便。
第五个步骤:调茶
则
为烹茶时投放茶末之量具。
《茶经》云:“则者,量也,准也,度也。”
唐鎏金飞鸿纹银则
通长19.2
纵径4.5
横径2.6厘米
下段近匙面处宽 0.7 厘米
上段顶端宽 1.3 厘米,
匙面呈椭圆形,微凹。匙柄长,前窄后宽,呈三角形。 均錾花鎏金,上段为流云飞鸿,下段为联珠菱形图案,并间以十字花。
调达子
唐鎏金伎乐纹银调达子
通高24.7厘米
直径13.2厘米
腹深11.2厘米
圈足径12.6厘米
全重为883.5克
鎏金人物画银坛,为钣金成型,纹饰鎏金。坛子系直口,深腹,平底,高圈足,有盖。 盖钮呈宝珠形。盖面隆起,分成四瓣,每瓣冲出一只飞狮,并施以錾刻,衬以缠枝蔓草。盖与腹以子母口扣合,腹壁分为四个壶门,分别錾有四个典故人物画,其画面为: 仙人对奕(棋)、伯牙俸琴、箫史吹箫、金蛇吐珠,将绘画技巧与金银钣錾工艺融为一体。
古代饮茶犹如吃茶一般。调达子就是供调茶、饮茶时使用的。先将茶末放入其内,加上盐、姜、葱等佐料。然后,用沸水在调达子内将茶等调成糊状;再加沸水调成茶汤供人饮用。
盐台
唐摩羯纹蕾钮三足架银盐台
通体高25.0厘米
三足盐台由盖、台盘和三足架组成。盖上有中空的莲蕾提手一个,有铰链,可开合为上下两半,并与盖相焊。中空的提手,通常是放胡椒粉用的。与之相连的盖心,饰有团花一周,还饰以摩羯四尾,盖沿为卷荷形,其下是一个与之相配的台盘,用于存放食盐。三足架与台盘焊接,整体形似平展的莲蓬莲叶。支架以银管盘曲而成,中部斜出四枝,枝头为两花蕾、两摩羯。支架上錾有铭文,曰: “咸通九年文思院准造涂金银盐台一枚。”表明该三足盐台制造年份是唐“咸通九年”(公元868年), 是文思院为皇上专门制造的;它作为盛盐的盐台是确定无疑的。陆羽《茶经·五之煮》中说: “初沸,则水合量,调之以盐味,谓弃其啜余,无乃而钟其一味乎?” 其意是说,煎茶待水初沸时,须放适量盐调味。当然,也提出不应使太咸,否则岂不成了喜欢喝盐水一种味道了吗? 茶汤中用盐等佐料调味,在唐以前用得较多。所以,陆羽在《茶经·四之器》中曾提到茶具“鹾簋,以瓷为之,圆径四寸,若合形。或瓶、或贮盐花也。”这与上述提及的三足盐台,其用途同出一辙,亦为煎茶器具之一。不过陆羽还提及与“鹾簋”配套的有“揭”。它用竹制成,是取盐的用具。这在出土的唐三足盐台中未曾见到。唐时已有人提出反对在茶汤中用盐调味,唐薛能就认为“盐损添常诫”( 参见《蜀州郑使君寄鸟嘴茶因以赠答八韵》),说盐有损茶味,不宜加得多。所以,唐以后,很少再见到在茶汤中加盐调味的了。
唐盘丝座葵口素面小银盐台
第六个步骤:点茶
匙
唐鎏金蔓草纹长柄银匙
搅拂的技术高,能产生蓬勃焕发的白色泡沫,称做汤花。长柄银匙为烹茶时拍击汤面之工具。不过唐代的茶盏一般为瓷质,色以白釉和青釉为主。
通长35.9
勺长4.3
勺宽2.7厘米
锻打成型,纹饰鎏金。勺面呈卵圆形,微凹,勺柄偏长,上宽下窄,柄上部套箍7毫米宽的银片。柄面自上而下錾饰三段卷草纹,其间以凸起的莲蕾作栏界。柄背光素,中部竖錾“重二两”三字,并有“五哥”划文一处。
碟
鎏金十字折枝花小银碟
碟缘为五曲菱形,浅腹,平底。腹壁以凹棱分作五瓣,每瓣内錾刻饰一朵十字形折枝花,碟心饰一朵阔叶团花,口沿錾刻一周简化的莲瓣纹,此银碟或是盛装茶点之用。
从这套茶具可见,唐代宫廷茶事兴盛,形成了一种尚繁缛、群体,重等级、礼仪,表现了高度艺术化的茶文化活动和唐宫廷茶道。
法门寺出土的大唐系列宫廷茶器,不但为后人提供了唐代大兴饮茶之风的佐证,而且还为人们提供了复原大唐宫廷茶道的依据。
法门寺地宫珍藏的茶器,并不止“七事”,还有盐台、笼子、茶碗、茶托等器,其中部分茶器,亦为唐懿宗御用之物。上述茶器,质地之贵,做工之精,造型之美,价值之高,堪称茶器中的国宝。它是大唐茶文化兴盛的综合体现,更是大唐宫廷茶道兴隆的集中表现。
茶碗
Tea bowl
南青 北白
北 邢窑白瓷
南 越窑青瓷
邢客与越人 皆能造瓷器 圆似月魂坠 轻如云魄起
《茶瓯诗》皮日休
请茶
故宫博物院藏
唐代的“茶圣”陆羽
《茶经》
邢瓷类银 越瓷类玉 邢不如越 一也
若邢瓷类雪 则越瓷类冰 邢不如越 二也
邢瓷白而茶色丹 越瓷青而茶色绿 邢不如越 三也
再请
法门寺博物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