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何忠荣:从“茶小白”到“制茶”工程师
1921-2021,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在我们党带领人民不懈奋斗的百年历程中,工人阶级始终紧跟党的前进步伐,积极投身革命、建设、改革的时代洪流,始终坚定走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的最前列,勇挑重担,艰苦创业,发挥了先进阶级的重
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传承人一一李兴昌
近日,在北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办的“振兴中国传统工艺”清华大学创新工作坊的讲坛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南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传承人李兴昌作了“没有传承就没有发展,非遗传承要保持技艺内容的真本性”的专题演讲,让普洱茶登上清华大讲坛,受到专家学者好评。
福鼎白茶人推荐丨品茗香茶业 郑为铨
创业是一个充满诱惑又充满危险的字眼,撩动着每一个有志男儿的心弦。创业是一个人出人头地的机会,另一方面也是跌入社会陷阱的完美伪装。对于我而言,创业就意味着付出更多艰辛和冒巨大的风险。但是这就是人生改变的代价,无论这种改变的未来是地狱还是天堂,失
陈隆标:永久诚信,让白茶香飘万里
陈隆标,福鼎市点头人。福建永香茶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担任福鼎北京商会名誉会长,北京福鼎白茶商会会长,福鼎市茶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福鼎市店头镇茶业协会名誉会长。福鼎市第十六、十七届人大代表,宁德市第二届人大代表。闯荡京城1984年随着计划经济时代
一片叶 一生情 //记新昌县茶叶站研究员 孙利育
她,因为一片叶子,留在了异乡,也是一片叶子,造就了她一番事业;她,为一片叶子付出了一生情,也是一片叶子丰富了她的人生。说起新昌茶叶,业内人士马上会想起新昌的茶叶专家孙利育。今天我们要说的、要写的就是这位新昌茶人——孙利育。一片叶,让她留在了茶
从孩童到大师,“中国制茶大师”牟小玲把半生都献给了贵州茶
6月1日,花果园太升茶叶专营市场的黔茶大讲堂中座无虚席,一场“干货满满”的专题讲座在这里举行,“中国制茶大师”牟小玲现场分享自己近50年的从业经验。活动现场,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傅传耀为牟小玲颁发“中国制茶大师”证书并赠送
王新超:“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的坚定践行者
王新超,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树资源与改良研究中心(国家茶树改良中心)主任,茶树遗传育种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一直从事茶树遗传育种与抗逆机理研究。自进入研究所工作以来,常年围绕茶树对逆境的适应性机理研究以及我国茶产业发展新趋势对品种
突破美日封锁,茶叶助力中华崛起
一个衰败了的国家,什么都会被人掠夺!而掠夺之甚,无过于生乎吾国长乎吾地的植物也会被无端地改变国籍……在学术上最黑暗、最痛苦的,实在无过于此了!——中国现代茶叶事业复兴和发展的奠基人吴觉农吴觉农先生的《茶经述评》就是“20世纪的新《茶经》”。如
成都工匠:马艳,用20年奉上一杯好茶
枇杷茶作为崇州的标志性特产已然是声名鹊起滋味甘醇,茶香悠扬是人们对它的一致评价枇杷茶早在宋代之时便已作为贡品被快马加鞭运至皇城成为帝王的杯中常客但为何到了现代稀罕好物却鲜为人知原来,枇杷茶的原生古树多数生长在深山之中且枇杷茶鲜叶果胶含量较多采
李强:不忘来时路,牢记心归处
李强,高级农艺师,茶叶产业化定点服务项目负责人,自2003年开始连续18年为云南双江、澜沧等地区提供专业科技服务;连续14年担任省派驻浙江缙云县科技特派员,长期为基层提供科技服务工作。先后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浙江省优
黄亚洲:茶叶是物质的,茶文化是精神的
5月21日,以弘扬茶文化发展茶产业创新茶科技严控茶安全为主题的2021国际茶日高峰论坛在新华网媒体创意工场举行。“茶叶是物质的,茶文化是精神的,它们两者之间都有一个共同的功能就是“解渴”,茶是有营养的,非常好的饮料,可以解渴,比白开水好,而且
乡村振兴看茶山——百年贡茶山上的“坚强”之路
李坚强从20岁起开始跟着父母做茶,在他的记忆里,曼松寨子里的道路条件一直很不理想:“路不好,再好的茶、再贵的价格也没有实际意义”。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象明乡曼松村委会书记李坚强(左)曼松是古六大茶山中指定的贡茶产地,但随着几次起起落落后,
周国富:统筹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实现中国特色现代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0年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一个关乎生命更关乎着生机的新冠肺炎“大疫之年”,对中国及其整个世界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每个人的人生与事业带来新的挑战,让我们有时间来审视自我,反思过往,审时度势,决胜未来。茶事亦然。回首120年来中国茶事发展的跌
杨春平:老班章的新生代
“新生代人”就是以“改革开放”为时间节点。以“8090后”为代表人物,以“鲜明人格与创造性思维”为时代特征的中国社会新生力量!勐海县布朗山乡班章村委会老班章村民小组党支部副书记杨春平就是新时代下勇敢、超前、无私、无畏,是心里有火、眼里有光、值
缅怀袁老:袁隆平院士与梧州的六堡茶缘
5月22日13时07分,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曾与梧州六堡茶结缘2017年
“5·21”国际茶日,王庆会长:把中国民族品牌茶叶推向全球
首届“福茶行天下”高质量发展大会于5月21日在福州举行。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委王庆接受新华网专访。王庆说,中国是茶叶大国,福建在茶叶领域是全国的标杆。目前,中国茶产业发展还有很大空间,要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转变
从茶商邓蒙青眼中看勐海交通之变
2005年,茶叶商人邓蒙青第一次走进布朗山,从勐海县城到布朗山60多公里的路,他足足走了大半天。从昆明开车到勐海县城,休息一晚,第二天一大早“跳”上皮卡车就往布朗山赶。“熬人呐,到一趟布朗山要花费两天时间,还要换四种交通工具。”邓蒙青到达山脚
普洱茶工艺创新的新突破——云南勐海大叶茶厂创始人黎琳采访实录
普洱茶行业发展史上,“普洱茶保质期事件”留下了精彩一笔。普洱茶保质期曾经一度是行业外质疑普洱茶的一个焦点。云南勐海大叶茶厂因为应对普洱茶保质期的态度和结果,受到中央电视台采访播出,被媒体誉为“全省普洱茶生产经营企业的教科书”。在中国茶界规格最
521“国际茶日”|对话雷平阳,探究勐海普洱茶文化层面的精神密码!
这一周的520、521这两天小编在朋友圈里看尽了大家秀恩爱在5月21日国际茶日到来之际让茶的清香中和“狗粮”的甜腻感让今天变成对茶的赞美、热爱和推广日!茶是中国文化的符号而勐海是中国茶发源的核心地带勐海各民族爱茶、敬茶、惜茶创造了灿烂多彩的勐
邓余良:脚踏实地守正创新 立足特色加工技术服务产业
每当走进一些茶叶产区,时常能听到:我们的产品技术是得到过邓老师指导的。这位为茶企和茶农传播茶叶加工知识和技术的“邓老师”,就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邓余良高级农艺师,他主要从事茶叶加工工程和保鲜科学研究,在茶叶品质提升方面具备丰富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