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德礼:把荒山变成青山再变成金色
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一头大象-普洱茶

孙德礼:把荒山变成青山再变成金色

  在凤冈的这几天,陪同我们走访的方主任常常向我们提到仙人岭的孙德礼老先生和浪竹的陈仕友老先生是凤冈茶产业界的两位泰斗,是他们开启了凤冈的茶产业。  

  于是,我们上了仙人岭。

  孙老很健谈。

  孙老的故事就是如何把荒山变成青山,再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过程。  

  孙德礼

  荒山变青山

  这要从改革开放的春风说起。

  1984年在相关政策支持下,32岁的孙德礼,第一个与田坝村委会签订了3500亩的荒山承包合同,作为他求证青山绿水等于金山银山的试验场,自筹资金3700余元,贷款1万元来到田坝村大石坳开荒植树。经过几个月奋战,开荒植树680余亩,育杉苗12亩,次年得到1.5万元的贷款支持,他把大石坳荒山取名为旭日林场。

  1985年初,由于多方原因,村委会将旭日林场转包给了他人。

  1986年年底,他承包了离家90余公里、海拔1406米的万佛山林场,经过一个冬天的努力,他植树造林830余亩。而转包后的旭日林场,由于管理缺位,既不能成为青山绿水,更不能成为金山银山,而是荆刺遍地,杂草丛生。

  1987年底在当地群众的期盼和支持下,孙德礼第二次承包了旭日林场,为了尽快走出困境,他贷款2万元,并从省林科所请来刘凡弟等三位工程师具体科学指导造林工作,在专家的指导下,他从省林科所引进一系列优良树种杉木、马尾松、柏树,以及印度、西藏等进行育苗,并栽种成功,林场发展欣欣向荣。

  在他的带动下,一时间,全村上下掀起了植树造林,发展地方经济的热潮,家家户户房前屋后栽种黄柏、杜仲和经果林,并带动龙江村的周在榜、陈方智等6位农民承包荒山植树造林,成为县里的林业大户。在他的科学造林下,昔日的荒山变成了绿水青山,1989年他被贵州省人民政府评为“劳动模范”,田坝人民把他推选为副乡长。1992年底,他所在的十字村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千家村,同年他荣获国家绿化委员会颁发的全国绿化奖章。

  青山变金山

  孙德礼当选为乡长后,他根据当地严重缺水实际情况,果断地带领大家实行产业结构调整,在集体土地上栽种了1000余亩集体茶园,干部群众推举他兼任田坝茶叶加工厂厂长。1992年实行撤区建镇并乡后,他毅然辞去了乡长职务,大力发展茶产业。由于发展茶产业成绩突出,1994年他被调任凤冈县茶叶公司任副经理,负责指导全县茶叶产业建设。在县委、政府相关政策支持下,他办理了停薪留职手续,一心扑在产业发展上。他因地制宜率先对仙人岭上的350余亩残次林进行改造,种植了品质优良的茶苗,同时他在自家的责任地上、稀疏的树林中种植了茶苗,他个人承包的茶园由最初的300余亩发展到千余亩,1996年申请注册了“仙人岭”商标。  

  通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仙人岭已拥有茶园基地2648亩(其中经过有机认证的茶园1500亩),拥有清洁化生产线三条,拥有4000余平方米的茶叶加工厂,拥有2000余平方米的办公场所,实现了年产值6000多万元,完成税收近800万元的民营科技企业。

  由于基地土壤中同时富含锌硒两种微量元素,独特的土质造就了茶叶特殊的品质,仙人岭公司2000年第一个采用从省外引进的“无性繁殖”扦插技术进行育苗,先后投入50余万元,从福建、省茶科所等地引进了“小叶福鼎”“福鼎长叶”和“黔湄809”等优良茶苗进行栽种,2002年他又退耕还茶200亩,引进了“龙井43”、“铁观音”等市场看好茶种,在海拔1200余米的仙人岭进行种植,并在茶园中留置了部分杉木,套种了桂花,形成了今天茶中有林、林中有茶的生态和谐景象,茶园基地建设做到了“茶园建设生态化、茶树品质优良化”,正是由于他的带领和高标准示范种植,加之土壤中富含锌硒微量元素,凤冈锌硒茶2005年成功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

  先富带动后富也是深深扎根在孙德礼的心中。仙人岭发展的同时,也把周边农户所建茶园标准化管理纳入公司服务内容,于2007年组建了“凤冈县十字茶叶专业合作社”,形成了公司+合作社+社员的运行模式,有效提高了茶叶生产技术水平,目前入社农户达300余户,茶园面积3100亩,通过专业合作社的有效运行,入社人员每亩茶园可从公司领取价值500元的莲花有机肥、和生物农药(苦参碱)补助,既提高了茶园质量安全统一管理水平,也为入社成员增加收入。  

  同时,孙老还提出来的‘386160’工程。“38”是指不能外出打工的妇女,她们可以去茶园采茶,每天都有200多元收入;“61”是指初中以内的儿童,过去的农村娃娃周末都是去放牛、打猪草,现在周末他们可以去劳动,去找钱,初中生的娃娃跟成年人的采茶速度是差不多的,他们也可以挣一两百元,也培养了孩子们的勤劳,让娃娃们懂得勤劳才能致富,也分担了家庭的部分负担,尽到了孝心;“60”就是60岁以上的农民等,他们劳动力是有的,去茶园里采茶,身体得到了锻炼,也会为家庭带来收入。

  新模式的转变  

  孙老说,如今荒山变成绿水青山,就要做出产业结构调整。这个地方风光好,我们要发挥自己的山地优势,这样走出去,请进来,要让人来到田坝,来到仙人岭,吃在这里,住在这里,游在这里,荒山变森林,森林变茶园,茶园变旅游景区,经济才能活跃起来,这个地方就流通了,就像空气一样流通了,这里的人民就富裕起来了。  

  因此,仙人岭公司在做实做强有机茶叶系列产品的同时以当地AAAA级生态旅游景区建设为契机,建设有迎仙台茶庄、仙茶坊茶庄、仙住阁、仙紫阁,现年接待能力为30万人次以上,是各界朋友“游生态旅游景区、品茶乡特色食品、住养心生态木屋、购有机养身食品”的好去处。并在相关政策及各级部门的支持下,正着力做好仙人岭景区建设,相继完成了上山公路、景区游览道路、观景台、仙人湖湖堤、仙人岭茶区路等建设。

  讲到这,孙老语重心长的顿了顿:茶旅一体是个好项目,生态旅游,走返璞归真的路也是个好项目,但这不是一句口号,一句话,一天就能成功的,是需要持之以恒,努力的朝这条路不断的走下去,努力的朝这个方向牵动,做出了成绩,发挥了效应,用好了循环经济,这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

  梧桐花开,凤凰自来。当一切都做好了就是水到渠成的时候。

  2007年10月时任遵义市委书记的付传耀到凤冈调研工作时,来到仙人岭锌硒有机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对公司董事长孙德礼这样评价:“十多年来,能够坚持产业结构调整,‘水改旱’取得成功,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壮大了规模,占领了市场,带富了一方人”。

  孙老的故事很多,他的经历或许我们无法重新体验,但我们可以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中,或许我们都会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仙人岭”。

  仙人岭上仙人湖,仙人湖畔仙人茶。

  仙人茶是仙人栽,仙人也到仙人岭。  

  来源:茗边

  (部分图片来源:凤鸣高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