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贵卿:一个想做点儿实事的茶人!
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一头大象-普洱茶

王贵卿:一个想做点儿实事的茶人!

  没有任何先兆,原厦门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的王贵卿去了北京,任中粮旗下中茶公司的总经理。这是中央实行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中,中粮作为国资委选择的6家央企改革试点中的1家而引发的连锁效应。健康的体制会给组织的发展保驾护航,因为只有产权清晰,才会责任清晰、权利明确,组织和个人的驱动力才会保持一致,最大化地激发整体的创造力。

  王贵卿就是在这样一个混合所有制试点的背景下,在众多候选者中胜出,被招聘成为这一历史进程中的责任担当者的。这对于已经60多岁的王贵卿而言,意味着生命的又一次冲浪。在访谈过程中,我能感受到他又一次激情四溢的青春壮歌般的开始,用他厚实的人生经验和阅历作为台阶,他要带着他的伙伴们在这个新的舞台上书写新的历史篇章。

  王贵卿,国内茶行业公认的领军人物之一,原厦门茶叶进出口公司总经理,现为中粮集团中国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

  艰难的路,我走过。

  今天,只是二次创业

  王贵卿一直引以为荣的厦茶曾经也面临巨大的挑战。2005年的时候,厦茶所有的固定资产总值1907万元,而2017年,厦茶公司贡献的利润是7000万元,税收是4000多万元。他带领的团队,也就是五六百人,人均创收的数值是相当高的。而在工资发不出的当年,他是以创业者的状态来带领他的组织的。他曾在日本只身睡在椅子上等待客户的接见,克服一切困难将符合品质要求的茶叶在24小时之内运送给客户,打破了境外销售运输周期的桎梏,赢得了信任,扭转了企业的生存危机。就是在这些今天他讲起来仍然细节清晰的故事里,稻盛和夫说的“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在他身上淋漓尽致地体现了。

  如今,他又接了一个新的活儿。拿他自己的话说,以前他的责任是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而现在,同时还要对投资人负责。他又一次进入创业状态。在我拜访他的头两天,他去云南出差,凌晨4点起床,5点到机场,6点登机,8点到昆明,吃完快餐就跟云南公司的所有经理人开会进行现况盘点。

  整个上午,从销售额到毛利率到宣传费用开拓市场费用等等,每一条每一款,都梳理清楚。他对自己的要求是,投资人投1块钱,他就要给出2块钱的回报。在他看来,体制改革的核心就是“经营者真正把投资者放在心上”。在这一点上,他呈现出现代市场经济人的职业素养,甚至比很多拿了风投的创业者们有着更强的责任感。

  上任之后,他开始精简机构。原来200多人精简到五六十人;几千万的管理费用,砍掉一半;办公室缩减到能满足运营就好。此外,他特别留意花钱的方向:给工人增加福利,提高效率,提升科技水平,这些钱再多也得花,而浪费则被坚决杜绝。他说:“我在厦茶有时候卖一盒茶叶赚5分钱,赚50块钱得半卡车茶,50块也要很珍惜。”

  有些人感觉别扭,他说别扭就对了,说明在变化。时间观念也是他特别注重的。9点上班,他8点半就在公司等着大家了。约了人第二天9点给他汇报工作,他8点50就到对方办公室去等着,9点半对方还没来,他就让办公室主任打电话去。渐渐地,团队的人就能在时间上同步管理好自己了。

  品质是命根子,随时随地不能放松

  茶叶的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王贵卿上任后进一步要求所有的中茶供应商供应的茶叶都要达到国际标准。“必须从源头上管理,按照我们中茶的管理办法,最终建立质量监督体系,我要把在厦茶的这一套体系推广到全国所有的茶类。厦茶的茶,第一泡就可以喝,因为我有微生物、重金属的多重检测,有27道生产及检验流程,一切杂质处理得很干净。”

  王贵卿要求所有的茶类,无论六堡还是普洱,都必须达到标准:“首先是环境条件必须要过关;其次发酵要标准;第三卫生标准要严格,比如工人不能光着膀子光着脚进去。”在他的标准里,符合标准不会吃亏:“别人50块一斤,我可以给你80。”他一到中茶系统,自己分管采购。谁要是买来一点不合格的产品,部队出身的他会这样说:“谁买来一点,我就毙了谁!”

  在他的系统里,进去一批茶得经过5关。第一批毛茶要经过农残检验,小样、农残、微生物、重金属检验,检验好了,合格后开价、谈判。定下来后,还要再进行检验,然后,大货拼配一个样,仓库再抽检,任何一个环节不合格都要退回去。

  他讲过一个故事:“一个茶农拉来720件货,农残超了0.01,退回,罚1万。茶农来找我哭,我问他知不知道我们的标准和要求,他说知道,你给我们上了那么多课,我怎么可能不知道。我说检验小样没有,为什么大样出来超0.01,你肯定有打农药,不打不可能有,我这里都是检验中心数据说话,你说没有没用,你必须给我说实话。

  他给我讲,他贪心了,自己只有660件,一车运费1000多元,想多装点摊薄一些运费,于是在路上就去装了60件别人家的,正好被逮住了。我说兄弟我也很同情你,不过要是我这个货拼到日本去出口,一批订单是100吨,在那边被逮住,我就得罚上千万,我才罚你1万,够哥们了。你回去后先给我区分开来,然后再拉符合标准的回来,来回运费,我可以给你出。如果最后连续几批完全合格,罚的钱我再给你补上。做人是有感情的,最后他千恩万谢提了几个地瓜给我。”

  王贵卿对供应商管理检测很严格。比如日本检测25项,他就检测46项;欧盟是45项,他就检测66项。在他看来机器有误差,别人要求0.01,他就要求0.005,比它高一倍。他曾管理的厦茶,在多年的抽检中没有一次超标,无论是农残还是重金属。

  对品质六亲不认,对人要讲人性讲人情

  要将他那套像军令一样严格的规程推动下去,需要上下同欲,上下齐心。在王贵卿的认识里,他有自己严密的逻辑:“公司的核心是员工,如果这些员工心不在这个地方,怎么会做出好产品?所以,以人为本,这个是绝对的。企业,就是要把人看成宝贝,看成财富,看成左右手。要在内心里尊重他们,尊敬他们,要给他们开拓空间、发展舞台,使他们过上体面的生活。”

  在厦茶,员工享受免费的午餐,免费的日常茶饮,工资奖金从来都是8号发放,有特殊情况只会提前绝不会推迟发放,员工生病公司绝不会坐视不管。他要求工会,任何一个员工生病住院,都得去看望。员工退休了,他照样嘘寒问暖,过年过节从不落下。他就是用心温暖着他的员工。看上去,他花费了更多的人力资源成本,但是真的应了“财散人聚”的道理。那些离退休职工,不管多远的亲戚,不管在哪里,都说厦茶的产品多好啊,都带人去购买厦茶的产品。他用情造口碑。

  他的管理理念,有种传统文化下朴素的人文精神。新人进来,都要培训煮饭、洗衣服、帮父母干活,不管大学本科还是博士,都要会做这些基本功。在他的价值观里:你如果自己不会孝敬父母,不会服务家庭,还要为别人服务,那是不可能的。他从这些最朴素的地方给员工更长久的安身立命的指导。

  不只对自己的员工,他对供应商也讲情义。每年大年三十的前三天,他都去给茶农拜年,每年都坚持,去了就看看对方有什么困难。2009年前的两三年间,最好的岩茶没有超过200元一斤的,而且还卖不出去,他都买下来,帮茶农解决问题,而且绝不乘人之危乱杀价格。他告诉别人,跟我们做生意,第一不会亏,第二也不会暴利,每年都在合适的利润范围里稳步赚钱、稳步发展。

  在患难中建立的关系很牢靠,大家形成长久稳定的供应关系,而由于长期合作,供应商就了解他们系统的标准和要求,品质也自然稳定了下来。

  “对和我们打交道的所有人负责,看得见看不见的,都要负责。消费者,我们看不到人,但是,我们要在产品上负责。”

  2009年,王贵卿敏锐地看到了商机,抄底大红袍。没过两年,大红袍价格涨了2倍,市场上开始出现不健康的炒作苗头,王贵卿便通过媒体讲,希望不要像某某茶那样炒崩市场,这个不符合产业的利益。

  在他简单的逻辑背后,蕴藏着现代商业的核心价值主张:共赢,真正的共赢,而且是长久的,可持续的共赢。

  人一辈子,就是要干一点事出来

  在王贵卿的茶世界里,要所有品类都能逐渐成长,在市场上共赢。他对中茶的战略布局,用四句话概括:第一,巩固乌龙茶;第二,发展普洱茶、黑茶、六堡茶;第三,恢复茉莉花茶;第四,培育绿茶。

  我国茶行业有成百、上千个品牌,王贵卿认为品牌集中度太低,不正常,在没有规模化、标准化的情况下,消费者利益难以最大化。他认为,需要将茶上附着的浮华都去掉,回归茶的本来面目,让茶产业回归平静。他认为茶叶就是树叶,就是一种健康的饮料,就是应该不要让老百姓花很多钱就买得起,让每个人都可以喝健康安全的茶。

  王贵卿在10年前接受某媒体采访时,他谈起清香型铁观音,认为茶叶本身是一种天然植物,自然产品,把它放在冰箱里面,就违反了规律,一个是增加成本,第二不利于健康,第三无法规模化生产。“铁观音产业是一个好产业,就是因为急功近利,给弄砸了。所以还是要扎扎实实做产品,认认真真管品质,不坑蒙拐骗,实实在在地竞争和发展,然后在竞争和发展当中,树立一个消费者公认的品牌。”

  身为中茶的总经理,他深信“随着中国的强大,我们中国的茶叶将占领全世界。我不光是理想主义者,更是现实主义者。为什么立顿占领全世界,我们没有?因为立顿在100多年前,就在全球推广他们的概念和生活方式。而随着中国的强大,全世界都会模仿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中国一年产茶量高达300万吨,但到了欧洲却没什么影响力。我们要让世人知道中国有世界上最好的茶叶,就算我实现不了,后人也要实现。现在中茶这个平台让我更有机会朝着好的方向去努力。我这一辈子,当了9年兵,虽然我不是茶叶科班出身,但我进入这个行业,就爱上了这个行业,我靠这个行业吃饭,我身边的朋友,几百万茶农,经销商,都靠这个吃饭。

  现在的茶农还是中国最穷的一部分人,所以我们有责任把这件事情做好。做好了,能让他们过上比较好的日子,能跟我一样吃一碗10来块钱的快餐,现在好多中国人都还达不到。我们要让茶产区的人都富裕起来,我们要通过茶产业的发展来改善环境,保住绿水青山,因为只有保住绿水青山才有持续的好茶长出来,对子孙后代也才有一个交代。我60多岁了,为什么还要进京赶考,去拼去当北漂?人一辈子就是要干一点事出来。”

  采访后记

  王贵卿,在描述他和厦茶的故事和现在中茶的未来时,永远都激情澎湃,中气十足,讲到动情处还会站起来演绎,整个人,从头发到脚趾头都流淌着茶汤滋养出的对这个行业的深情和信心,精神气宇都像壮年。人说意识决定行动,行动决定未来。作为茶行业的见证者,我们祝福这位拥有朴素世界观、没有架子、负责任的产业推动者,祝福深信因果的他,能最终实现他的远大抱负。

  注:本文来源东方网,作者吴垠,仅供分享,无意侵权,如有不妥,请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