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施兆鹏教授
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施兆鹏教授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全国优秀教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茶叶学会第六、七届副理事长,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首任院长兼茶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施兆鹏同志,于2024年5月14日17时08分,因病医治无效,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89岁。

施兆鹏教授的逝世是湖南农业大学的重大损失,也是中国茶业界的重大损失。

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施兆鹏教授!

施兆鹏,男,汉族,1936年4月出生于湖南省醴陵市。1960年本科毕业于湖南农学院并留校任教。198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湖南农学院园艺系茶学专业主任、茶学系主任,湖南农业大学茶学系主任、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院长等职务。曾兼任原商业部和农业部优质茶评审委员会委员、原商业部茶叶高级职称评委,全国高等农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茶学组组长、原农业部园艺学科组成员,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中华茶人联谊会副理事长、湖南省茶叶学会理事长等职务。

施兆鹏同志自1960年起一直在湖南农业大学担任《制茶学》《茶叶加工学》《茶叶审评与检验》等课程的教学,1978年任讲师、1983年任副教授、1988年任教授,1993年评为博士生导师;主编《茶叶加工学》《茶叶审评与检验》《湖南十大名茶》,参编《中国茶经》《中国茶叶大辞典》《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业卷)》《中国名家茶诗》等专著,主编的《茶叶审评与检验》3次获得全国优秀教材奖。他担任全国高等农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茶学学科组组长十余年间,带领全国高等农业院校茶学专业的教师,每年召开会议,交流茶学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经验,促进全国茶学学科协同发展。施兆鹏同志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坚持立德树人,堪称楷模,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教师”“中华优秀茶教师终身成就奖”等荣誉。他坚持教学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实践技能及综合素质,率领湖南农业大学茶学专业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施兆鹏同志一直是我国茶叶科学研究领域的中流砥柱和领军人物,在制茶理论与技术、茶叶深加工与综合利用、茶叶品质与检验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世纪60年代,施兆鹏同志在老师陆松侯教授的带领下,对黑茶初制过程中品质成分进行研究,初步奠定了黑茶制造理论研究基础。70年代他勇敢尝试,率先在我国开展速溶茶研究,开创了中国茶叶深加工先河,成果获得湖南省科学大会金奖。80年代初湖南绿茶品质低下,出口难,他和团队潜心研究,革新绿茶加工工艺,使湖南绿茶出口实现了“零”的突破。同期,为解决夏秋茶利用率低的产业痛点,他带领团队对夏茶苦涩味形成的机理进行深入研究,研究论文获评湖南省优秀论文一等奖。80年代中后期,他率领团队构建并完善了茶叶色泽品质化学研究理论体系,奠定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学术地位。80年代末,为解决黑茶的制造理论体系不清晰,产业发展无序等问题,他多方奔走,带领团队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黑茶与茯砖茶品质形成机理,构建了完善的黑茶加工技术体系;同时,他主持制定了商务部紧压茶(黑砖、茯砖、花砖)国家标准,获外经贸部科技进步二等奖。进入90年代,为解决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下降、中低档茶滞销的严峻局面,他对茶叶科技创新重新定位,率领团队运用现代技术研发了茶多酚、儿茶素及其单体、茶氨酸、茶黄素等10余种功能成分,形成10多项创新技术方法和成果,奠定了我国茶叶功能成分研究在国际上的龙头地位,相关成果荣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事茶70年,施兆鹏同志坚持将论文写在大地上,他带领团队躬耕于国内茶叶生产一线,心系茶农和茶叶企业,目光始终聚焦茶叶行业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湖南、云南、福建、贵州、四川、广东、江西、湖北、河南、浙江、安徽……有茶的地方就有他的身影。为了做出好的出口绿茶,他带领学生们穿梭在湖南、云南等地的茶山、茶厂。为了我国黑茶产业健康发展,他奔走在各个黑茶产区,用大量翔实的科学数据构建了完善的黑茶加工理论与技术体系。为了提高茶叶综合利用效率,促进茶农增收,他带领团队勇于创新,开拓了我国茶叶深加工的新局面。事茶70年,他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为茶产业发展积极献言献策;在茶学学科发展形势严峻之际奔走呼号、鞠躬尽瘁;对茶农、茶企样品他总是一丝不苟地品评,不遗余力地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事茶70年,是新中国茶叶行业飞速发展的70年,他是见证者、亲历者,也是引领者。他和团队坚持用科技创新、技术创新带领行业不断向前。

春风化雨,树人无声;汤涵淡泊,味寓苦甘。施兆鹏同志术业精专,为人平和谦逊,言谈亲切,笑容温暖。他一生忠于党和人民,忠于教育事业,用一生的时间创造了诸多教学科研奇迹。荣耀光环无数,事茶初心不改,这就是一代茶人对于国茶的敬畏之心,对传承国茶精神的赤子之情。

(来源:湖南农业大学)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