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这3点,白茶这么选购就对了!
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注意这3点,白茶这么选购就对了!

《解密白茶:从入门到精通》第十讲:

白茶选购:明辨白茶的独门技法

主讲:刘军利

出品:睿瀹堂茶书院

今天是我们这个解密白茶专栏的最后一讲,来和大家聊聊白茶的选购,当你可以在购买的时候,能够对品鉴的白茶进行分辩等级、工艺、口感等等一些特点的时候,恭喜你,已经进阶到了白茶的比较高的水平,前面我们分别讲到了白茶的产区、白茶的工艺、白茶的品类、白茶的品种,以及在时光中的转化,如果你能够把这些知识活学活动,付诸于实践,那么,你品鉴白茶的水平就又上升到了一个层次;

如果你对前面的这些内容还没有充分理解,也不要紧,前面的课程你可以返回去重复收听,也可以一边听,一边记笔记,这样更容易让你把上面讲到的知识记下来,在品鉴白茶的时候,边品鉴边对比,这样学得更快。

如果你觉得这些方法都太慢,那么今天,军利老师就告诉你最简单的方法,直接上干货,告诉你选购白茶的独门绝技。

选购白茶的三看三不看原则:

不看产区看山场;

不看外形看口感;

不看年份看叶底。

1.不看产区看山场

福鼎产区也好,政和产区也罢,其他的白茶产区也好,每个产区都有好茶,也都有不好的茶,因此,选购白茶首先要看的不是福鼎的、政和的,而是要进一步往下追一下,是福鼎的什么地方,政和的什么地方,如果能追到乡镇,或是直接追到村或是哪个山头,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比别人晋级了。

如果你可以把白茶产区那一讲当中提到的,不同产区的海拔、位置、茶叶品种做到了然于胸,至少就可以跨过“模糊产区”这个坑了。很多来路不明的白茶,是讲不清楚具体的产区的,只能含糊其辞,一旦商家讲出了具体哪个产区,可以从对应的产区再找一款等级相近的茶品加以比较,真伪自然是不难分辨。

问的越详细,商家越是不敢造假,讲的不准确就会面临流失一个客户甚至是一批客户的风险,这是一般小品牌不敢去冒险的。

2.再来看不看外形看口感

外形做到漂亮相对容易,但是,要做出好的口感,却不仅仅要求原料要好,内含物质丰富、工艺没有瑕疵等等这一系列的特点,千万不要被那些“娇艳的贱货”所迷惑,就算是“娇艳的贵货”也不能盲目轻信,一定还要自己亲口尝一尝、品一品才作数。在口感的层面会有这样的几个指标:

香、汤、味。

香分干茶香、润茶香、盖杯香、汤里香、挂杯香、叶底香六个层次,做工好的茶,干茶会有淡淡的香气(如果干茶就有异味,那就连喝都不要喝了)。千万不要拿自己的生命来试茶。

润茶香是指用盖碗冲泡时,醒茶或润茶之后,再闻到的茶香,香型未必辨得出,要让人闻着舒服,一定不能有异味,如果有异味,那一定不是什么好茶;

盖杯香,是指在茶叶冲泡的过程中,拿起泡茶盖碗的盖子闻到的香气,与润茶香一样,必须是好闻的气味,香气的高昂或是醇厚,可以慢慢去体会;

汤里香是指茶汤倒入品茗杯时,闻到的香气和品茶入口时喝到的香气,如果只是闻着看香,喝着不香,那茶叶多为凡品,只有闻香与品香同时具备,才是一款好茶的特征;

挂杯香,好的白茶,无论新老,在茶汤品尽之后,都会有或浓或淡的挂杯香,在品茗杯、公道杯里,都可以去品味这种香气,挂杯香是一款白茶香气是否高昂、浓郁的象征,高香味浓的白茶,挂杯香也一样诱人、沁入肺腑。

叶底香,是指茶叶冲泡完以后,或是在茶叶冲泡了较多遍数之后,可以拿过盖碗来闻一下叶底,叶底的气息可以真实的反应白茶的加工和贮存过程,新白茶叶底不能有青味、腥味、泥巴味,老白茶不能有酸味、臭味,中期白茶叶底要清香与油润兼具,如果茶叶做的不好或是湿仓储存,或是年份造假,都可以从叶底香当中找到蛛丝马迹。

如果可以在一泡茶的过程中,仔细学习和品味这六个不同层次的香味,你品白茶的水平一定会突飞猛进。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茶都会有这六个层次的香气,只有品质上好的茶才会在这六个层面上展现的比较充分,普通的茶能有其中的四个层次表现就已经很不错了。

汤,也就是茶汤,茶叶浸泡过后,汤的颜色、浓厚度、入口的感觉、咽下去以后的回味,会向我们传递很多信息,辨别白茶的汤关键不是看颜色,而是看是否透亮、是否浑浊,吞咽之后的体会如何,茶汤的颜色会随着茶叶年份的增长而加深变得橙或红,但无论新茶还是老茶,茶汤必须要油润,看上去像油一样,透亮,不浑,这是一款正经白茶的底线标准;茶汤吞咽过程要顺滑入喉,可以品到汤的浓厚,几杯下肚之后,喉咙不能有紧感,更不能有锁喉感。

正常的白茶会出现收敛感,但很快就会有回甘,收敛感和锁喉是两回事,做旧的白茶或是存放不好的老白茶会有锁喉感,而工艺较差的新白茶会出现剌嗓子的情形,总之,喝几杯就有不适感的一定不是什么好茶。

味,泡茶如煲汤,食材好汤香味浓,清醇甘爽,回味无穷,茶的味道也要有层次,从品香、观汤、回味,到品饮之后的体感反应,好白茶可以喝到后脊梁冒汗,可以喝到打嗝,而不好的白茶味道怪怪的,说不出来,也会有一些白茶喝完会冒虚汗,遇到这种情况,请马上停止喝这种茶,不要拿自己的生命来试茶,无论商家讲的多么好,喝着舒服就是好茶的第一标准。而在这个标准之下,可以把一泡茶的味道喝出不同的层次的,那必定是好茶,品茶的人也必定是高手。

所以,白茶的品鉴看口感,就是指在白茶品鉴的过程中,做个有心人,去体会一泡茶的各种特征,调动身体的各个器官,去感受一泡茶,试着和这杯茶去对话,在整个过程中,你会收获到全然不同的体验。从现在开始,全副身心的去喝茶吧,无论什么茶,喝茶从来不是口腹之事,而是整个身心的事。

3.不看年份看叶底

不看年份看叶底。有人好之,必有其伪,老白茶也一样。大家都知道老白茶价值不菲,所以市面也不乏年份造假的老白茶,对于茶友来讲,喝白茶未必一定喝年份最久的,也未必一定喝老的,这个因人而异,因兴趣而异,如果遇到上好的老白茶,多喝几口是可以的,千万不能盲目追求年份久远,这样非常容易上当受骗。据军利老师的了解,市场上十年以上的老白茶非常稀少,如果有也一定是少量的,如果发现大宗十年二十年甚至年代更久远的老茶,那一定要当心。

那么,要怎么去辨别老白茶呢?首先来讲,并不能从汤色、香气、滋味、叶底这些要素里面清晰地辨别出白茶的年份,因为不同的工艺、不同的存放地域和不同的仓储环境,会带给老白茶完全不同的香气、汤色、味道,并且鉴别老白茶的年份目前可以通过科学测量的方式来辅助鉴别,但是,目前还没有通用的白茶内含物质成分转化的详细年份数据,而这也不是我们普通茶友的任务,对我们真正有价值的是,我们需要大致判断所品饮或准备买入的白茶是真是假,年份几何就可以了,从这个角度来讲,叶底是辨别白茶年份的重要参照。

年份越久的白茶,由于茶多酚氧化生成了茶黄素和茶红素甚至是茶褐素,所以老茶的汤色会更加偏红、偏浓,年份越久,汤色越重;而叶底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转化,逐步失去油润度、失去弹性、纤维化;但无论叶底如何转化,正常干仓环境下的叶底,都不会出现酸味、腐味、甚至是臭味,都会保留一定的弹性和柔韧度(以目前10~20年的白茶为参照,再过10年甚至更久会怎么样,不好去判断),所以,在茶汤品完,一定要倒出叶底把玩一番:观色,老茶的叶底颜色会相对均匀,如果花杂较多、色泽不一,那可能是新老拼配的;如果叶片厚薄不一,那可能季节或山场差异较大;如果叶底有腐臭味,那必定是做旧或湿仓白茶无异。

所以,当我们在去追求白茶时,年份并不是最重要的,真正的好白茶,在任何时候,都会带给品饮者舒适的品饮感受,而我们在自己存放白茶,去体会和感受白茶转化的过程中,也每每会有惊喜发生,而这正是我们把自己的整个身体和茶对话的妙处所在。

不迷信,不盲从,听体感,细品味。这是我们品鉴白茶的不二法门。如果你是出于收藏增值或大量存茶的需求,军利老师有几点心得分享给你:

第一点,大量存茶选品质过硬的品牌茶,无牌茶固然便宜,但增值的空间也相对渺茫,大宗的散茶没有品质背书和价值对标,增值空间有限;而品牌茶有品牌厂家的背书,有持续经营的品牌来做价值对标的空间,品牌茶不一定做到惊艳,但均衡一定做的很好,出于收藏增值的考虑,首选品牌白茶。

第二点,收购白茶从新茶入手,慢慢累积,遇到好的年份茶可以少量吃进,但不适合一下手就先对着老茶下手,那样往往会支付比较高昂的学费,买到一些形同垃圾的茶品。

第三点,品牌茶存紧压,无牌茶存散茶。品牌茶的品质是相对有保障的,紧压之后可以更节省空间,而无牌茶信誉度相对不高,存散茶更有利于发现有无猫腻,可以将品质看个明白,转手也能明明白白。

第四点,白茶需要循序渐进,不可一口吃个胖子,在品级选择上,建议以相对高等级茶品为主,比如高级牡丹、牡丹王、荒野茶等具备一定稀缺价值、又有比较大的转化空间的茶品来储存,不建议贮存寿眉等低等级茶品——市场从来不缺便宜货,便宜茶每年的量都很大,有你不多,没你不少;也不建议大量储存白毫银针,银针固然稀缺、价格也高,但后期的转化空间有限,并且占用资金相对较多,投入回报未必会成正比。当然,这些只是军利老师的个人建议,具体还要根据各自的情况,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到这里,我们这一季的《解密白茶——从入门到精通》的核心课程就告一段落了,后面我们还会陆续补充一些比较集中的网络提问解答的内容,如果你有什么还没有明白的问题,可以评论、留言,军利老师会选择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予以解答,另外,我们在这一讲核心课程结束之后,会有两场直播的内容,帮助大家更加直观的认知白茶的品种和老白茶的品鉴,具体的直播时间,请大家留意我们微信公众平台的推文通知。

关于白茶选购,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我是刘军利,你手机里的习茶顾问。谢谢你的收听,再见!

图文原创:睿瀹堂/刘军利

首发:茶叶地理/头条号

版权声明:未经授权,禁止任何形式的引用和转载,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