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与宋代社会生活
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茶与宋代社会生活

反映宋代茶事生活的《斗茶图》

从唐中后期开始,茶在人们生活中所占的地位日益重要,有“茶为食物,无异米盐”的说法。宋朝建立不久,便因为太宗于太平兴国二年(977) 诏令建州北苑规模龙凤专造贡茶,渐渐形成了一套空前绝后的贡茶规制。宋代社会各阶层上自帝王下至乞丐无不饮茶,即如时人李觏所说:“君子小人靡不嗜也,富贵贫贱靡不用也。”作为一种日常消费物品,在宋代民众日常生活中变得不可或缺:“盖人家每日不可缺者,柴米油盐酱醋茶。”正如王安石在《议茶法》文中所说:“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

在茶成为宋代全社会普遍接受的饮料的前提下,它与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很多的关联,出现不少与茶相关的社会现象、习俗或观念, 如客来敬茶的习俗、将茶用于婚姻诸步骤的习俗,重视茶与养生的关系,清楚地辨别茶与酒之间的关系,茶肆成为社会中一个专门的服务性行业等等。种种观念与习俗不仅为宋代形成空前繁荣的茶文化提供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它们自身也成为宋代茶文化多姿多彩的现象之一,同时它们一起极大地丰富了宋代民众的日常生活与社会生活。

宋徽宗

由于茶在社会日常生活中日益重要,宋代的茶叶经济也空前繁荣,政府为管理茶叶经济设置了多种茶政机构,制定了很多茶法,并随着政治、经济、军事形势的变化而经常修订茶法。在文化领域,宋代茶书专门著作也呈现了中国茶叶著述史上的一个新高潮,据不完全统计,宋代可考的茶书共有三十部,远远超过唐五代时期的十二部。它们较详细地记录了宋代代表性茶饮茶艺方式,以及一些与之相关的社会文化现象。所有这些,都使得茶业成为研究宋代政治、社会、经济、军事、文化的良好的切入点。

宋代北苑贡茶的纹样

同时,茶文化有其自身的发展轨迹。唐中期以前,茶叶的主导形式是饼茶,主导食用方式是夹杂他物煮羹为饮, 在陆羽《茶经》提倡之后,单纯煎煮末茶渐渐成为主导方式, 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僖宗供奉物中有唐代宫廷茶具:茶罗、茶碾、银则、长柄勺、大小盐台、银火箸、玻璃茶碗、茶柘、秘瓷茶碗等, 都是《茶经》所列二十八件茶具中的器物,表明唐皇室也使用这种饮茶方式。但同时,全国不同地区依然还共存着多种与之不同的饮茶方式。入宋, 茶叶的形式有片茶(即饼茶)、散茶(即叶茶) 两种,以饼茶为主导形态,而主导饮用方式则以末茶点饮不夹杂任何他物也不入盐的方式为代表,与之相关的是出现了以建窑兔毫盏等器物为代表的宋代茶具。同时在四川等地区则有加入姜盐等物的饮用习俗, 而这在点试上品片茶时绝对不能使用。明以后,叶茶成为茶叶的基本形态,瀹泡法成为基本的饮茶方式并一直沿用至今, 而茶具也转向以茶壶等为代表的系列。除了偶尔也有文人以末茶茶艺作为雅玩之外,末茶茶艺基本上就走出了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历史轨道。

宋徽宗《文会图》

与茶有关的还有一个重要的文化交流现象,那就是茶往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传播。现在茶道文化已经成为日本文化一个非常著名的代表性文化现象,而在日本茶道文化的发生和出现之初,唐、宋两代对其都有影响, 在日本茶道文化与唐、宋茶文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渊源关系, 而且日本茶道与宋代茶文化之间的关系更近。

以上所有这些, 使得茶与宋代社会诸方面的关系成为一个值得去探讨的社会生活史、文化史、文化交流史方面的课题。既往有关宋代茶叶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了茶叶经济一方面。20 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 茶文化受到了文化界的广泛关注,但基础性研究工作却相对薄弱。唐以来各历史时期茶文化自身的发展脉络:茶叶生产制造的过程步骤、茶叶形态、各历史时期的茶饮茶艺方式及主导方式、茶艺用具及主导茶器具等,都需要认真研究加以厘清;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生活中与茶有关的习俗、观念、茶饮料业,以及社会中形成的与茶有关的诸种文化现象真实状况,都需要客观论定;此外,虽然茶文化界一致认为茶在唐后期传入日本,但对于究竟何时何种茶艺与日本茶道有着渊源关系却尚不完全清楚,还需仔细予以辨别这一文化交流问题。

来源:茶贵人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