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赏茗,人间至美。
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茶室,
一处茶席,几张木椅,
心无旁骛的生活格调,
仅靠意境之美就让我们心旷神怡。
如今的茶室设计,
主要分为两种风格:中式茶室和日式茶室。
唐宋可谓中国茶文化的第一个黄金期,尤其是宋朝,经有唐一代的发展,宋代茶文化已有较完备的体系,不过那时也还未出现专门的茶室、茶寮,文人茶雅集多在林园之中举行,但对饮茶的环境已有了一定追求和说法。
如欧阳修有句:泉甘器洁天色好,坐中拣择客亦佳。
苏轼亦言:禅窗丽午景,蜀井出冰雪。
坐客皆可人,鼎器手自洁。总之,水品、茶器、天气、丽景、佳客、好茶,缺一不可。这些标准对后来明代文人茶乃至现今都有深远影响。
从书画可看出,宋人喜欢多人茶会,如宋徽宗赵佶的《文会图》,而明人往往是一人独饮,或三两知己共饮,伴以评书论画,如明人唐寅的《品茶图》。这可能也和空间的变换有关,室内空间变小,自然是“客少为贵,客众则喧,喧则雅趣乏矣。”(明代张源《茶录》)。但另一方面,是否也和统治者出身,国家经济态势,文化主张,乃至历史沿革有关呢?一个承唐之大国气象,一个经元之蹂躏压制……
不过明朝尽管已有茶室的出现,但以茶为主题的绘画中多数背景仍是在室外,可见中国古代文人还是不愿囿于一室之内,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一幅《明人煮茶图》,就是在墨竹芭蕉下烹茶。唐寅、丁云鹏的茶画所绘,也都与晚明茶人所主张的“茂林修竹、课花责鸟、小院焚香、清幽奇观、名泉怪石”的品茗环境相契合。
日本茶室则很不一样,一定是一间小屋,模仿禅寺的简单纯净,还要有专门的“露地”使其与外界隔绝。茶室内的陈设也与中国传统的对称美学理念很不一样,而是会刻意回避重复,造成一种不对称,不完满,希望人们用自己的想象力完成对称完满的过程,深受禅道两家影响。在茶室中要遵循一整套程序,安静喝茶,观乎己心。
不仅是茶,日本文化似乎很喜欢走“自技而进乎道”的道路,如茶道、花道、剑道,喜欢收敛、深入、关注自身,是一种内省的文化,也许是与其地理环境有关,导致文化也有了岛国性格,向外寻求是茫茫大海,无所凭依,倒不如转向自己的内心,寻求答案和升华,这也是为何王阳明心学对日本影响如此之深的原因吧。
中式 · 茶室
有一间中式茶室,
可大可小,可精致,可朴素,
重要的是它可以让人安静,
静下来关照心灵的声音。
日式 · 茶室
和追寻自然的中国人不同,
日式茶室更强调形式和秩序。
日本的茶文化和宗教相联系,
一花一草中,
茶室主人力图把禅宗的精神,
渗透到实际生活中。
1
茶室空间选择
[中式 · 茶室]
中式的茶室相对于日式茶室更具有开放性,
可以直接给家里的书房和客厅增添茶席。
无论是木质的色彩,
还是中式流畅的线条,
都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简洁淡雅。
[日式 · 茶室]
日式茶室将茶与禅相结合,
减少所有不必要的元素,
把意识集中在某一点上。
在减到极致之时,
反而感知到了更加宽阔的世界。
因而日式茶室自在随意,
不会受到太多的拘束和打扰。
细节之处还有..……
【茶具】
茶席的布置一般包括茶台、桌旗、茶具和其他装饰品。
最吸引人眼球的是盛放茶具的茶台和桌旗,
造型多样,古朴雅致。
【家具】
中式茶室家具可以选择竹、木、藤等材质。
日式可以使用榻榻米重点打造,在铺上蒲团和软垫。
避免使用布艺,以防万一茶水喷溅,不好处理。
此外,在茶席附近预留电线插头,以方便煮茶。
【绿植】
茶席的布置当然不能缺少绿植,
当缥缈的茶香在绿植间萦绕,
提升了整个空间的意境。
一茶一味,一隅宁静之处,
哪怕只有片刻悠闲,
也要用心感受茶带带来的恬然自得。
不妨在自己家里开辟出一个角落
装修成你喜欢的样子,
品茶亦可,沉思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