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潭文史:盐茶古道小丫门
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湄潭文史:盐茶古道小丫门

清光绪《湄潭县志·地理志》载:“负载之苦,湄较他邑为尤甚。他邑备有驮马之利,湄独有马而不谙其利,富商大贾遂莫由兴。湄欲畅旺财源,其惟开通舟楫者乎!”1940年前,湄潭通往外界,全凭步行或骑马坐轿,货物的流通依赖于人挑马驮。对此,光绪《湄潭县志》的记载甚为悲哀。而百余年后的湄潭,以“要致富,先修路”的理念,数年间,一跃成为全国乡村公路建设的典范。“以史为镜,可知兴替。”穿越历史的时空,寻觅前人的足迹,让鲜为人知的一条盐茶古道展现在人们眼前。

古道的形成

小丫门古道位于鱼泉街道鱼合居石桥沟沿山直上至箱子坝路段,全长约4公里。这条古道是西走茅坡、绥阳小关,东往湄潭县城、永兴古镇的商贾要道。然而这条道在清康熙县志却无记载,查阅相关史料大致分析,修建这条商贾要道的主要原因是盐运。历来贵州不产盐,食盐供应依赖于江、浙、粤、川等省,自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朝廷诏令食盐实行“划定边岸官运商销”,食盐供应来自四川。清乾隆元年(1736年),四川巡抚黄廷桂将川盐入黔的水道分为永(永宁河)、仁(赤水河)、綦(綦江)、涪(涪陵)四大口岸。进入湄潭的食盐主要来自綦岸,食盐溯綦江上运至桐梓县属的松坎起岸进入盐仓。

旧时,湄潭县城至松坎主要有3条道,一条是出南门过湄水桥沿河至黄家坝沙坝到黄家坝过三渡关进入遵义走新舟;一条是过西面木桥(亦称老平桥,即今湄江桥)走官堰翻五里坡进入遵义所属的茅坡(今属新蒲新区);一条是过北门七星桥走土地垭过石坝子到鱼泉沟翻小丫门进入遵义茅坡。三条道中最近的路段当属土地垭道,在清康熙时期,四大盐运口岸并未划定,县城至土地垭到小丫门的道还没有形成,因此康熙《湄潭县志》也就没有记载。按此分析,小丫门盐茶古道的修建年代大致在嘉庆或道光时期。

实地考察

古桥 湄潭地貌属于贵州少有的丘陵地带,惟有西面一带是险峻的山梁,因此这一带山梁成为古播州的东面屏障。小丫门就在这一带山梁的两个山头之间。古道从鱼泉集市至鱼合居原石桥沟生产队,这一段约两公里的古道被如今的混凝土公路所覆盖而不见踪影。石桥沟其名源于一座石拱桥,桥下溪流直上是鱼泉河的发源地。北面桥头原有数人合抱的古树,古树下有修建时的功德碑,可惜在20世纪70年代被毁而无法考证桥的修建年代。桥头南面是由二十几户人家组成的村庄,边上的山顶建有营盘。

原住民 村寨中有几户何姓人家,村民何顺游(1963年出生)告诉我们,他们的祖辈是“追苗赶汉”时期没有被赶得走的。何顺游的话让我们感到很好奇,明万历二十八年平播,湄潭境地的土著人(苗族、仡佬族人)不是逃走就是被杀戮。尤其是青蛇屯的一场战斗,将“四牌诸苗剿杀尽绝”。《平播全书》记载:“播州皆夷地,大兵之后,为贼所用力者,芟夷蕴崇,已无遗种。”看到我们心生疑惑,何顺游带我们到房屋后面一个叫黑鹿垭的地方。黑鹿垭是两山之间形成的一片占地约3亩的平地,海拔960米,现在还有何氏家族在此居住时的围墙遗迹。黑鹿垭西南面半坡上是何氏家族的祖墓群,墓群一律坐西南、向东北。墓群中有两个坟茔是用细钻凿成的规格条石砌成,在风化模糊的碑文中辨认出,分别修建于清乾隆和道光年代,墓碑中间有“皇清待赠”的字样,由此分析,何氏家族在乾隆时期就已经发迹。在两个坟茔的边上有一生期坟(当地人称苗坟或苗罐坟),这生期坟和常见的苗坟一样,皆由几块规格大石板组成,前面用整块石板封口。坟茔前插了一些燃过的香烛竹签。何顺游告诉我们,这就是他们何家的老祖宗。虽然现在他们的民族身份是汉族,但他们清楚,自己真正的身份是苗族。

古庙 保存完好的古道从石拱桥起步,一路向山坡延伸。约二百米处开始用石板铺就石梯,道宽约两米,在五百米处有一座规格条石砌成的观音庙。观音庙占地约15平方米,坐西向东,海拔968米。整体建筑分4级,基础部分用规格条石砌成,高1.7米,宽4米,基础的中部是个高1.5米、宽1.3米、进深3米的石拱洞,洞里面常年有一小股清泉,过往的行人常常在此小憩喝泉水。基础的右边是4级向左的石台阶,上面是一块约6平方米的拜台,拜台前是烧纸的石坑,坑壁上方是插香烛的拱洞,这为第二级。第三级是主体部分,由四柱三门组成一个牌楼,每条石柱上皆刻有楹联,左右石柱之间是石碑,碑上刻有建庙捐资的人名,可惜由于石碑风化,不能完全辨认,只能依稀辨出刘显洲、刘显扬、何正海、云国栋、詹忠德、杨国良、杨见清、周同寿、陈春霆、魏顺发、何开祥等捐资人名。而落款处更是无法看到笔画,只能从人名上大致推断,该庙修建于清末民初。第四级正中刻着“慈航宫”三个正楷大字。

古道从观音庙右侧经过,约一华里的上坡石梯路段更加完整,路面宽近两米。走完坡路,是一片平地,在道路的右侧有一座石头砌成的山王庙,庙前靠着一块题为“众善同缘”的石碑,落款为道光二十年庚子(1840年)。

“阿弥陀佛”碑 沿山王庙前的古道继续前行,是一片有几户人家的山坡缓冲平地。走过山里人家,古道被生长茂密的树木掩映,远处望去,犹如一个洞穴。二十多年前退耕还林后栽种的树木,将这段平缓的古道映衬得格外幽静,让行人感觉到几分舒心和神秘。在两个石山堡形成的垭口旁边竖有一石碑,碑高144厘米,宽38厘米,两面均刻有“南无阿弥陀佛”6个大字;厚为14厘米,刻有“佛光普照”4个字。石碑的东南面有落款:大清光绪十年甲申岁又五月。关于为何立这块阿弥陀佛碑,在当地有一种说法,旧时该垭口阴森恐怖,并且传说在垭口处曾经出现吊颈鬼。过往行人走这一段路,不免有些胆颤心惊。于是在清光绪十年(1884年)闰五月,当地人何天海、李德椿等承头,竖一阿弥陀佛碑在垭口用以镇邪。

客店 在距阿弥陀佛碑约4百米的地方有一栋小木房,当地人称“田家店子”。房屋为悬山顶的两间木结构,排列五柱四瓜,板壁多为竹夹泥。房屋前是石板铺就的小院坝,古道从院坝坎下经过。旧时在房屋的左侧面有一通告示碑,1984年,湄潭文化馆相关人员曾经到此地对碑刻进行考察,并行文《鱼泉小丫门过丫告示碑》于《湄潭文物志》。全文如下:

小丫门过丫告示碑

周知衔时授平越直隶州湄潭县正堂,随带加一级,纪录十次吴。为示谕事案,据经九甲总甲刘焕堂、岳成贵、何润福、赵树亭、何龙亭、何延亭莃禀,称缘甲处离城较远,地势高寒,有小丫门一处,峻岭偏隅,人烟稀少,又届客商往来要路,若逢雨日雾重,行人艰行,大多伴侣甚寡,匪党每易乘势抢夺,因客岁有贩土□客民代志富,仅主仆二人,经过小丫被跟,贼予伏于此,将肩担一搂而空,主仆伤重毙命。渥□恩星□荫于湖南凤凰厅,贼赃两获,则绅民之感戴恩矣。总甲等邀集团众公禀请示建碑,告谕往来客商等知,云凡有银货而孤弱者,必至店家约伴辅行。设行路忙,务告店家。就近请邻民或三五人,每人支给工资二十文,送过此丫,如要否则,独行惜资,自甘违示,则与地方无涉等情到县,据此,除此示外,合行示谕如此示,仰总甲及客商人等,一体知悉。自示文后,凡遇往来客商,须由店家约伴辅行,若行路甚忙,亦须告知店主,或雇人护送,以免失事。本县系为□护商旅起见,该商等幸勿惜此小费,自照伊戚,廪遵勿违,切切。特右谕通知。

光绪二十六年七月廿一

从告示碑得知,该地方在旧时为湄潭经正里九甲,这条商贾要道“峻岭偏隅,人烟稀少”,时常有土匪在此打劫过往商人。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前,商人代志富与仆人就曾经在此路段被抢劫并丧命。于是,当地总甲刘焕堂、岳成贵、何润福、赵树亭、何龙亭、何延亭联名上报县衙,请求处理。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七月廿一,知县吴宗周发出告示,规定凡欲过小丫门的客商,必须在客店结伴而行,若“设行路忙,务告店家,就近请邻民或三五人,每人支给工资二十文,送过此丫”。为了引起过往客商的重视,乡绅们将告示原文刻碑立于客店附近,文物志记载:“碑材质为青石,上有碑帽,下有碑座,通高1.77米,碑身高1.55米,宽0.86米,厚0.29米。” 对这通告示碑,我们曾经数次寻找,都不见踪影。山上的村民大都搬迁至鱼泉集镇或县城,偶尔还有一些村民在山上种庄稼。2020年5月22日,我们再一次来到客店,在附近一个何姓村民的指认下得知,由于20世纪90年代,田氏兄弟为砌房屋边上的围墙,告示碑被毁。后来通过与房主田景伦联系,证实何姓村民的指认属实,不过房屋已卖给他人。房屋至今保存完好,门牌为“鱼泉镇联合村石笋组69号”。石笋组的名称来源于扇子山下一小山头凸显的天然石柱,在石笋下有一蘑菇状的巨石。蘑菇石旁边有光绪年间刘氏家族修建的一座稍具规模的坟茔,刘氏家族住在翻过小丫门后的箱子坝,初步分析该墓与告示碑提及的“总甲刘焕堂”有关。石笋下有十余户人家皆为何姓,何氏家族便是告示碑提及的何龙亭、何延亭的后裔。旧时,该地方还建有万天宫庙宇,解放前为私塾,解放后为小学,20世纪70年代将寺庙撤除重建学校,后又将木结构房屋撤除,建成砖混房屋,如今学校荒废。

从客店沿古道大约1.5公里便是小丫门,站在海拔1300米的小丫门,东南面可俯览鱼泉及远处的中华山山脉,西北面可视箱子坝遵义湄潭插花地的村寨。旧时在垭口处建有山王庙,由于修尖山水库时的沟渠要途经垭口,山王庙被毁,如今村民在小丫门西南面6米处重新用石头垒建一座山王庙。

结论

1.小丫门古道是湄潭县城通往松坎运盐最近的一条人行道。湄潭自古盛产茶叶,盐商将湄潭茶叶沿古道进入桐梓松坎与四川商人交易后,用官方发牌的“认商”购买食盐,沿古道返回湄潭,往返十余天。家住尖山的村民李元国回忆,他的父亲李昌文从十几岁起就一直从事挑盐。鱼泉凡是上年纪的村民都能回忆起在这条古道上来来往往的客商与挑夫的情景。因此,小丫门古道是旧时湄潭盐茶古道其中的一条要道,亦是湄潭茶文化厚重的又一体现。

2.石桥沟何氏家族,系湄潭较为稀少的原有的土著民族,这对研究湄潭人口的历史构成,起到一个有力的佐证作用。

3.随着湄潭乡村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小丫门古道早已退出它原有的功能,现在只能作为村民干农活的便道。全长4公里有余的古道保存完好,与古道相关的古树、古桥、碑刻、寺庙等人文犹存,是徒步旅游爱好的最佳选择。

4.县城至小丫门这条盐茶古道,从乌鸭坝至石桥沟,早已被修公路所填埋。如今保存完好的路段有土地垭约1公里的路段和小丫门4公里有余的路段,建议相关部门对这两段保存较好的路段进行保护,毕竟这是湄潭厚重的商业史,尤其是茶文化历史悠久的实地佐证。(张宪忠 钟明军)

注:内容来源湄潭融媒体中心,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