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味迷途】把文化泡在日常里……
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茶味迷途】把文化泡在日常里……

长沙“娱乐之都”的印象已深入人心,然,在酒吧、夜市、洗浴中心之外,也蕴藏着另一种休闲方式——茶馆文化。

 茶可容物,也可载物 

“长沙是个快乐感和幸福感很强的城市,我自己祖孙三代都是长沙人,以前父亲在林业厅管茶,从小我便耳濡目染。虽然因为工作的原因常年在外,但一有机会回到长沙,都要到几个茶馆里泡泡,每每都还是回家的感觉。很庆幸,我的生命与茶结缘,生活平静而从容。2002年开始从事茶艺教学以来,不仅带给我健康的身体,平和的心态,还有遍布全国的优秀学员,他们给了我骄傲的理由。在茶里做个温暖的女子,滋养自己,温润他人。”

尽管心怀感恩,在谈及长沙和茶时,中国茶艺实训指导专家王永平女士也很是从容。学茶与教茶的过程,对她来说无疑也是一种修炼。“成长比成功更重要,要在这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从2015年开始系统培训认证后,她也影响着一波波爱茶、以茶为业、以茶为乐的人。用她儿子的话说,就是要“让茶不再是小部分人的狂欢”。“

而长沙的茶,便是最容人的,可以用活色生香来形容。有鲜活的五彩茶,黑白红黄绿,各具特色。有很市民的小茶楼,也有高端的商务会馆,还有底蕴十足的文化茶馆;有的坐落在商业街区的写字楼里,有的隐匿在热闹非凡的老街角,也有的安居在路旁的社区楼房里。这十多年来,茶馆的数量倍增,类别丰富了,市民的喝茶氛围也愈见得好了。”

从早茶到茶水区、茶室空间,对喝茶空间的讲究象征着人们开始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层面。无疑,各类茶馆的发展,也让茶在长沙得到更广泛的普及。王老师还说:“茶本就极具包容性,茶馆跨界融合,才有生命力,与字画、与餐饮、与空间,承载的是多元文化,混搭出的是城市会客厅的温暖形象。”


正如湖南省茶业协会茶馆分会秘书长肖蕾女士所说,“茶馆中,茶也是一个载体。茶馆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交流空间,既带着茶的精神也带着城市的文化,其延伸的更是对一个城市文明的传扬与承袭。”关于长沙茶馆的变迁,肖秘书说,“长沙以前所谓的茶馆,其形态就是吃早餐,粉或包子配一杯浓茶一张报纸。到后来,首先出现的还是清茶馆,因大环境需要与经营上的问题,才逐渐配上了棋牌、餐饮之类。而且,长沙原来的清茶馆在消费上就是喝茶,很少有卖茶叶、器具的。但现在经济形式不好,要情怀也要先生存。

尤其是三公限制后,很多茶馆也开始思变了。多种形式混搭,让空间利用率高些,才能屹立不倒。目前,在长沙坚持十几年的中坚茶馆还有尚书房、沁和、同福、阿甘、儒和、唐羽、六如轩、竹淇等十来家。”

与别的地方不同的是,湖南的茶馆产业比较抱团,彼此大都有往来。茶馆协会多年来见证了湖南茶馆业的兴衰与更迭,虽能在其中起到协调和组织的作用,但在具体事宜上,作为一个公益组织,也有很多执行上的困难。然而,肖秘书仍希望能集大家之力,把茶馆产业做好,把湖湘文化浸在茶馆里,飘向大江南北。

 往来无常,惜物惜时可安居 

喜欢茶馆的人多是有情怀之人。经营茶馆的人多也怀着一颗痴心。或痴顽物、或痴茶,那心内的情啊,得有个合适的地方安置才能心安、欢喜。


在长沙岳麓山脚下的新民路上,便坐落着一处幽静。透过精心打造的小景观,灰色的青石门柱稳稳当当地立在门口,配上轻盈的玻璃门,托起高高的木质门楣,赫然写着「尚书房茶馆」五个大字。不轻佻、不凝重,朴实无华却流露着不可思议的底蕴。



馆主王小保从事的是园林设计,曾两次获得亚洲宜居奖,在多次往来于杭州的茶馆后,就想着也要在长沙做一个有湘味的茶馆。茶馆女主人龙江女士说,“我们夫妻两都是读书人出身,做茶馆的初衷纯属爱好。又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索性就打造一个富含书香气息的文化平台,也把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交流。然而,当时虽然喜欢茶,但不够懂也不擅长经营,在选址的时候,也是从自身情况出发,选在了河西的大学城,服务大学、文化人群,还特意请中国室内设计学会湖南省分会刘伟老师做设计,总体上要打造的就是传统风格、自然气息、文化氛围。”


转眼间,尚书房茶馆已经在长沙深耕了14年。十几年如一日,文人雅士在这里聚集,或填词猜谜闹元宵,或听古琴,或赏昆曲,或赛女红,或研讨学术,或研习茶艺……尚书房也在那时光里浸润着,与当下的现代化城市相比,愈显得底蕴深厚。这里的茶室全以词牌命名,每一间都有馆主收藏的清代绣片,甚至还单独开辟了一间女红房。



在茶室间兜转着,会经过巨幅阳文雕版,会与科举试卷擦肩而过,每一步、每一眼,都是故事,让人流连。难得的是,这里所搜集到的旧物,连同桌椅条案罗汉床,都是可用的。将本土文化融入生活气息中,让人充满敬意的同时也能享受诗意的生活——诗意的生活,不必在远方,就在脚下的土地上,在身旁的木纹里,在看得见的日常里……


然而,虽是文化茶吧,要生存也得下功夫经营管理。尚书房茶馆近年在很多方面做了减法,比如:给菜单、茶单瘦身,只做些精品;精减人员;采用源头茶。这里的用餐都比较清淡,主要是作为茶的配餐,虽然沉淀了十几年,却也不见多少油烟,对不熟悉的过客来说,俨然一个清茶馆的模样。在龙江老师看来,长沙是个有情怀的地方,文化氛围也好,不同风格茶馆的存在可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坐落在长沙的老街——太平街上的「阿甘茶馆」,服务的主要是游人过客,这也是长沙的第一家黑茶茶馆。馆主甘掌柜十分执着于黑茶,早在2007年就独辟蹊径,只做黑茶单品,而当时喝黑茶、懂黑茶的人并不多。尽管这条曾经满是茶馆、古玩店的文化老街在后来的酒吧等其他休闲方式的入驻后变得索然无味,茶馆经营也困难重重,但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坚持,就像电影里的阿甘一样,哪怕市场糟糕透了,也要傻傻地坚持下去,坚信总会有再次繁荣的一天。


甘掌柜很清楚自己的生命里装的不是各种颜色的巧克力,而是茶。但对他来说,做茶馆又不是为了茶文化,而是交友、会友。为此,他还特地打造了一间大仓库,里面装着老茶、老器、老物,还有一个老顽童。他让员工叫他掌柜,因为这才有老店传承的感觉。在这个大仓库,他还把自己升级为大掌柜。



他说:“这里虽然也叫阿甘茶馆,但它是生活的仓库,安置着不同时期、不同爱好的收藏,有茶有器,有自行车、邮票等,这些老东西是经得起时间的验证的。平时收一些茶,再跟茶一起慢慢变老……”可见,不仅是老顽童,还是个文艺青年。在朋友的眼里,他执着、喜乐、顽皮、热情、风趣,还让朋友在茶馆里敲起了架子鼓,自己听韵律选茶,边听边泡。他虽然不会有意区分生活和茶,但会为了茶做傻事,比如为了岩茶去找王顺明,为了金骏眉去找梁骏德。


在甘掌柜看来,“做茶要有阿甘精神,该坚持的事情一定要坚持。而对于他人的评价,不在乎好坏,只在乎真实。”他还说,“在茶的世界里是完美的,在茶外就容易心神不宁。” 可见他的执着与痴心的确堪比阿甘。



在长沙,还有一个很有个性的馆主——老郝。他打造的「沁和会馆」高居湖南大剧院的11楼,俗称“民间博物馆”。在这里,喝茶与读书这两件极好的事都不耽搁。


作为茶馆,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那个不大不小的书吧,静静地阅读或是认真地分享,民族文化或是异域风情,传统文化或是流行文化,连环画、手工剪报、旧时代CD……都在这里收放。沁和会馆的空间之大、之曲折转合,既有曲径通幽处,又有柳暗花明村;细细观摩,会发现随处可见的都是民间收藏,湘绣、壁画、女书、年画、唐卡、书画艺术等汇聚一馆;还有溪流、小舟、廊桥……想一探究竟,可一时半会儿也只能讨到一脑糨糊,索性,用心记下这光影里的光阴,留作念想,后会有期。



如《茶频道》主持人莫倩所言,“尔欲善其事,必先养其趣。对于不喜欢茶的人来说,茶就是草木;对于喜欢茶的人来说,茶可以是精神寄托。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茶既是文化又是科学,既是物质又是精神。”

只有真的喜欢,才会投入,才会去深入了解,才有可能谱写经典。就茶文化而言,回溯魏晋汉唐宋明,多少优秀的风骨遗存!在文化自信的时代,文化的呈现不应流于形式,而应是由内而外的真情流露,像每个日常一样,自然而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