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里,顺口提过俄罗斯人民发明腌黄瓜当茶点的事,然后就有小伙伴好奇的来问,真不真?
腌黄瓜在现在,是我们家常的小菜,配饭吃的,很下饭,实在想象不出,这种有点重口的东西竟然是战斗民族的茶点。
可能很多人对于俄罗斯人爱喝茶也抱有疑惑,毕竟作为一个西方国家,它喝茶的风气确实不及英国来的讲究和精致。
油画中的俄国茶炊
大概是19世纪中叶,腌黄瓜被发明,然后传遍全球。俄国人对黄瓜的喜爱实在有点夸张,以至于每年的7月16日被定为“国际黄瓜节”。后来各国人民几乎都吃腌黄瓜,所以也就没几个人知道这其实是俄国人发明的茶点。
国际黄瓜节 图片来自网络
喝茶在俄国是个“质朴的”追寻幸福的方式,不只是腌黄瓜,甜甜圈、果酱、糖果都是因为喝茶而出现的周边茶点。即使现在,他们的报刊亭也能随手买到一杯热茶。
再说回我们国家喝茶
宋朝的茶文化盛行,茶道不只是一种行为,更上升为一种境界,现在人说起来,有抨击的,也有喜欢的紧的,更有惋惜没有像日本抹茶一样发扬光大的。
宋徽宗 《文会图》
有人说“宋代灭亡,中国茶道于是式微”。
朱元璋觉得制作末茶太辛苦了,所以下令贡茶不用末茶。
朱元璋是一介布衣出生,对宋代风雅的茶道并没有很感兴趣,他更关心的是他的子民辛不辛苦,从这方面来说,他算得上是个体恤民生的好皇帝。
后来洪武帝也为了节省民力,下令不再制造团茶,直接进贡叶茶,末茶就真正被扼杀了。
龙凤团茶图样
所以做一个大胆的猜测,如果明朝没有扼杀宋朝末茶(末茶和日本抹茶有相关性),是不是提到末茶,想到的就不只是日本抹茶了呢?
皇帝们喝茶这方面,还是乾隆可爱一些。
乾隆喜欢普洱,清朝的时候,普洱茶还一度属于“外族”。
余秋雨在《极端之美》中写过一段
雍正时期普洱茶已经有不少数量进贡朝廷,乾隆皇帝喝了这种让自己轻松的棕色茎叶,就到《茶经》中查找,没查明白,便嘲笑陆羽也“拙”了。
乾隆为普洱做了哪些正名的事呢?
他先是做了首诗,“独有普洱号刚坚,清标未足夸雀舌。点成一椀金茎露,品泉陆羽应渐拙。”就是余秋雨那段记载的,乾隆嘲笑陆羽“拙”了的典故。
再者,作为一个满人,当时汉族的茶道里,普洱排不上号,作为普洱的“粉头”,他有点不乐意,所以发明了一种以普洱为中心的新茶道。
至于这种新茶道的普及情况,就确实不清楚了。但据说乾隆八十大寿上,赏赐给诸臣唯一的茶叶就是普洱。
乾隆对普洱极力推崇,韩国学者姜育发研究后表示,正是因为乾隆的提倡,“普洱茶在清代权府中的声誉与崇尚是其他茶叶无法比拟的”。
以此佐证,被皇帝喜欢上的茶,发扬起来事半功倍,宣传费都省了,实在荣幸之至。
茶叶贸易中,国人总觉得闭关锁国的中国是受欺负的那一方,但其实,洋人为了能和中国进行贸易,也为了自己国家不断茶,受过一些屈辱,比如荷兰商人曾向顺治下跪、外国妇女不能进城、不得直接接触茶农,甚至还有海关官员的刁难、勒索等。
由于中国茶叶等级确实复杂,洋人们分不清,茶商装箱时常常在中间掺杂品质低的茶叶,所以英国商人无奈的研究了一套茶叶鉴定系统。
茶叶是中国的,检定系统确是英国人发明用来防中国人的,说起来总是有点讽刺的,但至少能看出,英国人为了喝到好茶,确实下了一番功夫。
不喝茶的人往往不理解水一样的茶,到底有什么值得下功夫的?
喝的不过是那两片叶子,有人为了它买很多茶具,有人藏茶如同藏宝,有人研究茶道茶艺,有人无茶不欢。总有人想为了喝那一口茶,做点什么,这大概便是茶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