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喝茶品茶中回顾古今西藏的茶文化
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在喝茶品茶中回顾古今西藏的茶文化

      到过藏区的人,都对藏族的饮茶习俗有着深刻的印象。藏区绝少产茶,而茶却是藏族男女老幼的最佳饮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藏族有句谚语“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痛”,又说“饭可一天不吃,茶却不能一顿不喝”。可见,数百年来形成的茶文化习俗是多么重要。


      

      酥油茶大家一定都不陌生,酥油茶是中国西藏的特色饮料,多作为主食与糌粑一起食用,有御寒提神醒脑、生津止渴的作用。此种饮料用酥油和浓茶加工而成。先将适量酥油放入特制的桶中,佐以食盐,再注入熬煮的浓茶汁,用木柄反复捣拌,使酥油与茶汁溶为一体,呈乳状即成。与藏族毗邻的一些民族,也有饮用酥油茶的习俗。


      

      藏族嗜好酥油茶,有一则民间爱情故事,叙说了酥油茶的来历。传说,藏区有两个部落,曾因发生械斗,结下冤仇。辖部落土司的女儿美梅措、在劳动中与怒部落土司的儿子文顿巴相爱,但由于两个部落历史上结下的冤仇,辖部落的土司派人杀害了文顿巴,当为文顿巴举行火葬仪式时,美梅措跳进火海殉情。双方死后,美梅措到内地变成茶树上的茶叶,文顿巴到羌塘变成盐湖里的盐,每当藏族人打酥油茶时,茶和盐再次相遇,这则由茶俗引发出的故事,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被藏族人民广为传颂。


      

      茶叶传入西藏据说始于公元五世纪,但那时吐蕃社会还没有饮茶的习俗,只是把茶叶作为一种珍贵的保健药品而被王室所珍藏。《汉藏史集》记载:“对于饮茶最为精通的是汉地和尚,此后噶米王向和尚学会了烹茶,米扎贡布又向噶米王学会了烹茶,这以后便依次传了下来。”最初饮茶习惯只存在于王宫贵族间和寺庙里。吐蕃最后一位赞普朗达玛在位时实行灭佛,僧人们各自逃生。离开寺庙的僧人又将饮茶之习俗传入民间。而茶之止渴、消食、少睡、去腻等诸多功能,正好适用于藏族需求,因而深受人们喜爱。这是饮茶习惯传入民间的最早时期

      

      至晚唐,唐蕃关系进入了一个较稳定的和平友好阶段。唐朝的丝织品和茶叶与吐蕃的马牛交换,民间贸易在陇、蜀、洮、岷等一带活跃起来。后来著名于世的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就是在那个时候出现的。历史记载唐朝安史之乱以后,唐蕃间在河西及青海日月山一带进行茶马互市,茶叶大量运往藏区。


      

      当然,唐时的茶马互市,还处于初级阶段,卖马买茶的主要是朝贡官员,并非一般商人。到了五代、宋、金时期,河西大部分地区为吐蕃等少数民族所占据,与宋廷“贡赐”不断,以茶马为主,并建立茶马市场。当时,朝廷在四川建立了大提举茶马司,主管川秦茶马之政,运茶至熙河,置地买马,从而使传统的茶马互市,发展到官营专用茶叶贸易的新阶段。


      

      公元1372年,明廷设置“茶马司”,以茶换马。那时的茶马互市有两大特点,一是差发马制,即以马代赋;另一是朝贡互市。当时明朝立政后藏区的各种势力纷纷前来领封,受封官员定期朝贡,在贡品中以马为主,而在皇上的赐物中又以茶为主。时间久了,且大家都有利可图,贡使也逐渐演变为以商人为主了。


      

      很显然,茶马互市既是一种经济活动,也是一种政治活动,它不仅促进了藏汉两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也促进了藏汉两地的交通发展,正是那些运茶送马的商人,用脚一步一步踏出了贯通川、甘、青藏的古道,为以后的驿道、贡道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