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达斋 录 原创作者:余悦
中国国际茶文化创始会长王家扬先生关于《大美中国茶》"图说"系列的序言推送后,引起了读者对这套丛书的极大兴趣。现征得丛书主编余悦研究员同意,特转发《图说中国茶》一书。该书出版于2014年,却写作完成在10多年前。今天推送的是该书第一章第二节:"唐代:茶文化的定型"。这节用简洁的文字,介绍了唐代茶文化的盛况与特点,阐述了为什么把这个时期称为"茶文化的定型"时代。
唐代:茶文化定型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前行的轨迹,茶文化也有其嬗变的历程,诸如酝酿期、萌芽期等。而茶文化的定型,则在中国文化呈现万气象的唐代。
唐开元年间,由唐玄宗作序而颁行的《开元文字音义》正式确定了“茶”字。唐代茶叶及茶文化的兴起,和整个唐代经济、文化昌盛是紧密相关的,当然也离不开茶事的普及、茶艺的提高、茶学的繁荣等这几个前提条件。
茶事兴盛的客观条件,是茶叶种植业的扩大发展。唐代茶树的人工栽培种植技术得到普遍的推广,茶叶的加工技术也有较大发展。从陆羽《茶经》和唐代其他文献记载来看,当时,全国种植茶树的地方为八大茶区,遍及43个州郡,即今天的四川、陕西、湖北、云南、广西、贵州、湖南、广东、福建、江西、浙江、江苏、安徽、河南等14个省区,几乎相当于我国近代产茶地区。茶叶种植面积的扩大,产量也随之大幅提高,据陈椽《茶业通史》估算,德宗贞元九年(公元793年)全国产茶200万担,人均达3.64斤,创历史最高水平。
同时,制茶工艺有了突破,发明了蒸青绿茶,而且规定了严格的制茶工序,如“采、蒸、捣、拍、焙、穿、封”等。唐时,随着制茶工艺的提高,出现了许多色香味俱佳的名茶,诸如剑南蒙顶山茶、东川的神泉小团、峡州的碧涧明月等,甚至出现了贡品湖州紫笋茶和常州阳羡茶。
茶叶产量的巨增,茶叶制作的突破,也和当时饮茶习俗的普遍化有关,茶不再单纯作为药品、祭品的形式出现,也不再是贵族士大夫所特有的享受品,此时饮茶已蔚然成风,出现了“比屋之饮”的局面。封演《封氏闻见证》写得更详细:“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煮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雾日尽夜,殆成风俗。始于中地,流于塞外。”由此可见,唐代饮茶已经普及全国南北各地,成为具有文化意味的嗜好。
随着饮茶风尚的日益传播,饮茶的方法也有较大的改进,开始注意茶叶的质量,讲究水的选择,同时对烹煮方法和烹煮环境也越来越讲究。
比如:唐人已开始追求茶的形、色、香、味,按陆羽《茶经》中对八大茶区的评定,天下茶分上、中、下三等;而且根据土质、气候、生长条件的优劣,明确指出“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还具体到“野者上、园者次。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牙者次;叶卷上,叶舒次”。
水的讲究主要在清、洁、轻、甘、冽这几个方面,《茶经》中就界定“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和陆羽生活时代稍后的张又新著有《煎茶水记》,列有天下二十名水的次第。虽然后来有人对这二十次序有所质疑,认为与陆羽《茶经》观点不符,但无论如何,《煎茶水记》打开了人们的视野,加深了对茶艺中水的作用的认识。
唐以前,茶具与食具是混用的,即使有饮用的器具也不甚讲究,形制并不统一,是陆羽创造性地提出了“香茶配佳器”的要义。他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发明、制作和规范茶具为“二十四器”,包括煮茶、饮茶、炙茶、贮茶等用具及其附件,还详细介绍了每件器具的作用,以及用材、尺寸、式样等。《茶经》中所记述的专门茶具,是中国茶具发展史上最早、最完整的记录,也是对全国茶具的一次统一,还是对茶具的一次划时代的提高和发展。
唐代茶文化从形成到定型,还有两个值得注意的特征:
一是唐诗中出现了一批脍灸人口的茶诗。唐代饮茶之风的兴盛,也进入了文人雅士的生活,反映到文学上,就是茶诗的大量出现。像陆羽、皎然、皇甫皇、颜真卿、皇甫冉、刘长卿、钱起、卢纶等著名茶人,都写下了咏茶诗篇。就是当时许多彪炳诗坛的大家,如李白、杜甫、刘禹锡、白居易、杜牧、温庭筠、皮日休等,也留下不少茶诗佳构。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其中有“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诗中通过饮茶七碗茶不同的感受,把茶提神醒脑,激发文思,净化灵魂,与天地宇宙交融、凝聚万象的功能描绘得淋漓尽致。
大诗人白居易也把茶引为知己,作过五十多首咏茶诗。他的人生追求在茶诗中也得以体现:“雾通行止长相伴”,无论雾通行止,皆以琴茶相伴;“尽日一餐茶两碗,更无所要到明朝”,这才是闲居生活的境界。茶为诗助兴,诗为茶扬名,成为唐代茶文化的一大奇观。
二是出现了文化属性不同的饮茶圈,大致分为文人、僧侣、大众以及宫廷这四个圈子。文人茶文化圈的主体,是活跃在文坛的诗人和文学家,包括画家、书法家、音乐家等,茶能形成一种文化,能成为众人喜爱的饮品,饮茶习俗的流行,这些文人士大夫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僧侣茶文化圈的主体是生活在寺庙中的僧人。
唐代饮茶风气的盛行,与寺院的倡导与践行是分不开的。僧人吃斋念佛、青灯苦修,饮茶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体悟佛性的“方便法厅”。大众茶文化圈的主体是平民百姓,贩夫走卒等。流汗出力,粗茶淡饭,融进了他们的生命。正是大众率真、率性的表露,使茶文化有了坚实的基石和活力的朴素。
宫廷茶文化圈的构成是帝王将相、皇亲国戚,以及围绕在他们周边的达官贵人。在他们追求茶的高贵、器的价高、水的名珍、品的华彩的作用下,茶文化既走向精致、精彩、精当,又以其过度的表现成为穷奢极欲的祸害,以至进贡茶的朝廷命官袁高也发出了“茫茫沧海间,丹愤何由申”的慨叹。
谈及唐代茶文化,作为定型期的标志之一,就是出现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陆羽,以及他所著的中国茶学的开山之作,也是世界上第一本茶书的《茶经》。因为只有这时,中国茶文化的基本架构并借助文字的载体向更广阔的空间和更久远的时间传播。
陆羽(公元733—804年),唐代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字鸿渐,自称桑苎翁,又号竟陵子。时隔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有关他的身世早已湮没难辨,留给我们的只有极少数的史料。但是,对陆羽为茶学所作的巨大贡献,人们一直给予很高的评价。我国历史上的茶人,无论文人、释道,达官显贵、甚至帝王,无不知陆羽之名,民间也尊称他为“茶神”、“茶圣”、“茶仙”。
而《茶经》自问世以来,在唐代即为人注目,《封氏闻见记》中有“楚人陆鸿渐为<茶论>……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的记录;北宋诗人梅尧臣诗中也有“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新茶”的句子;宋代陈师道在《茶经》序中说:“夫茶之著书,自羽始,其用于世,亦自羽始,羽诚有功于茶者也!”国外学者也有这方面的评述,英国人威廉·乌克斯在《茶叶全书》中说:“中国学者陆羽著述第一部完全关于茶叶的书籍,于是在当时中国农家以及世界有关者,俱受其惠……故无人能否认陆羽的崇高地位。”
时至今日,《茶经》仍然是一本流传最广、影响最大、茶人最爱的茶书。除中文本外,《茶经》还有英文、日文、韩文等多种译本,受到世界的欢迎。
《茶经》成书的时间,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比较普遍的意见是:为避“安史之乱”,唐至德元年(公元756年),时年24岁的陆羽背景离乡,流落江南,最后定居浙江湖洲。他研究茶事,积十年心得,于上元二年(公元761年)至宝应元年(公元762年)撰写《茶经》初稿,后补充修订,于唐化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刻印问世。分3卷10节,约7000余字。
第一卷:一之源,讲茶的起源、茶的性状、名称和品质;二之具,谈采茶、制茶的用具;三之造,谈茶叶的种类和采制方法。卷中:四之器,介绍煮茶、饮茶的器具;卷下:五之煮,讲煮茶的方法、各地水质的品第;六之饮,介绍饮茶风俗和饮茶方法;七之事,汇录唐前历代文献有关茶的故事和药效;八之出,介绍全国名茶产地和茶叶品质高低;九之略,论述在特殊环境下可以省略一些制茶工具和饮茶器具;十之图,提出把《茶经》所述的内容抄在素绢上张挂起来,以便日常学习记用。
《茶经》虽然文字不多,内容却广泛而精当,对生产和饮茶风气都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虽然一千多年来,茶叶生产和茶文化状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陆羽《茶经》作为世界上第一部最完备的综合性茶学著作,成为历代和当今必读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