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阳水仙茶的前世今生
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建阳水仙茶的前世今生

对于游子来说,茶是一条情感的纽带,无论他们身在何处,茶香都能引领他们回到故乡的怀抱。沧海桑田,变迁不断,但茶的韵味和故乡的情感,却深深地扎根在他们的心中。

小湖茶乡的人热情好客,以茶会友。他们邀请客人品尝当地的茶,分享茶文化。茶香萦绕在口鼻之间,一边品味着香醇的水仙茶,一边聆听着关于水仙茶的故事和传说。传说村民苏氏到邻村祝墩村岩叉山砍柴,在山顶祝桃仙洞口发现一株茶树,折枝插植成活,以乌龙茶工艺采制,取名“祝仙茶”,因“祝”字近似当地方言“水”,被演化成“水仙茶”。

清道光《瓯宁县志》记述:“水仙茶出禾义里(今小湖镇),大湖之大山坪。其地有岩叉山,山上有祝桃仙洞。西乾厂某甲,业茶,樵采于山,偶到洞前,得一木似茶而香,遂移栽园中。及长采下,用造茶法制之,果奇香为诸茶冠。但开花不结籽。初用插木法,所传甚难。后因墙倾,将茶压倒发根,始悟压茶之法,获大发达。流通各县,而西乾之母茶至今犹存,固一奇也。”这与当地村民传说如出一辙。

清光绪年间,建阳水仙茶发展进入兴盛时期,清末民国时期达到巅峰。南浦溪之畔的大湖村码头边,停满帆船和汽艇,微风轻拂水面,涟漪荡漾,茶叶经过锡箔、铁皮、木箱、柚油纸、篾篓等密封装运。汽艇帆船,首尾相衔,最多时运输木帆船达300多条,每年输运精茶三万余箱,每箱净重15—20公斤,年交易量达一万担左右。

大湖村人黄秉镛(1870—1946年)在当地开设“黄荣茂茶行”,茶叶售往广东、香港等地。《建瓯县志》载:“……茶叶出产以大湖为最,而今大湖牌号数十,推黄荣茂为第一。”黄秉镛长子黄子峰撰文回忆:“大湖黄荣茂茶庄,承祖遗教精制良茶,运销漳泉厦汕,精工巧焙,清香可口;商号三十余间,年产茶叶四万余箱……” 黄秉镛七十岁时烧制瓷质像,友人作诗赞:“陆终苗裔,江夏名家,长于营战,身世业茶,穆陀树叶,蒙顶名茶,斤蕾珠蘖,云液露茶,山川钟毓,饱餐烟霞。古稀矍铄,仗国年华,三株玉树,发皇天葩……”

1925年,黄荣茂茶庄所制水仙茶参加省里比赛获得头奖,当时的福建省省长萨镇冰亲赠“武夷春色”匾额,更使得大湖水仙声名远播。

漳墩是“贡眉白茶”的原产地,漳墩镇与松溪、政和、浦城、建瓯毗连,是闽浙路程最短的一条古商道的必经之处,它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也孕育了独特的茶文化。紫溪流域,丘陵叠翠,雨量充沛,茶树丛生。大自然慷慨馈予珍贵的茶叶,当地农民将采回的茶叶经过“萎凋与干燥”,使其性寒凉,具有退热祛暑解毒之效,可用于治疗牙痛、麻疹等病症。昔日,百姓为了储存茶叶以备不时之需,将鲜嫩的茶叶晒干或焙干,这便是原始的白茶工艺。

如今的白茶工艺,最初始创于清朝乾隆三十七年至四十七年(1772-1782 年),建阳区漳墩镇桔杭村南坑的肖氏创制。据肖氏后裔回忆,现代白茶工艺实则是他们祖上的无心之作。

中国茶叶自明朝起,通过厦门、泉州等海港运往欧洲,开启了海外市场。然而,1773年“波士顿毁茶事件”爆发后,国际贸易逐渐衰退,当地茶叶价格暴跌,滞销严重。肖氏茶园也因此半采半荒。原本用于制作绿茶和乌龙茶的茶青,经过半晒半晾后出售,却因其香气鲜醇、滋味清爽,深受东南亚华侨的喜爱。后来,一种由幼嫩茶芽制成的茶叶,因披满白毫而被茶商称为“白毫茶”,又因产于南坑,得名“南坑白”,也有“小白”之称。肖氏创制的白茶工艺节省了工时和炭耗,降低了成本。

这种只经过杀青,不需揉捻,经过晾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白毫显露,酷似寿仙眉毛,当地人俗称寿眉白茶。清代肖氏兄弟制作的寿眉白茶被朝廷列为采购重要物资,当地人把朝廷采购的物品称作贡品。贡品寿眉白茶(简称“贡眉白茶”)称呼来源于此。

时光流逝,故园茶树繁茂葱郁,茶香袅袅依旧。家乡的茶韵,蕴含着先辈们的智慧和勤劳,宛如一首古老的歌谣,传颂着历史的沧桑和变迁。在这片弥漫着茶香的土地上,人们传承着悠久的茶文化,悉心呵护着每一片茶叶。茶,已然成为这里的一张亮丽名片,吸引着四面八方的宾客。

来源 | 大武夷新闻网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