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王堆汉墓首现安化黑茶
长沙马王堆汉墓是西汉吴氏长沙国丞相軑侯利苍的家族墓地,是20世纪70年代我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在M1、M3中发现竹笥,内有“荼一笥”文字缱册,经考证:“荼”即“茶”,意为“茶一箱”, 笥内实物经切片分析为茶。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西汉茶极有可能是安化茶叶的最早实物。
2明万历年,黑茶被定为“官茶”
安化黑茶在定为“官茶”之前属于“商茶”而不能边销易马。因滋味浓厚醇和,量多质好价廉的优势受到边疆民族的青睐,被茶商大量越境私贩,强烈地冲击着“官茶”的市场。明万历23年(1595年),围绕湖茶(安化黑茶)的禁榷和开放,御史李楠和徐佼展开辩论,最终经户部裁决、皇帝钦定湖茶(安化黑茶)为“官茶”,这在安化黑茶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此后陕、甘、晋等地区的茶商云集安化,安化成为明代茶马互市的主要茶叶生产基地,至明末清初安化黑茶逐渐占领了西北边销茶市场。
3明末清初,“金花”诞生
明末清初,陕、甘茶商将在安化采购的黑毛茶踩制成“饮包”,运至陕西泾阳,压制成茯砖茶,在制作过程中,茯砖茶繁殖了一种叫“金花”的益生菌,学名叫“冠突散囊菌”,成为衡量茯砖品质的主要标志,远销西北、俄罗斯和中亚地区。
4纪晓岚文记载黑茶
纪晓岚,清代文学家,纪晓岚1768年因坐卢见曾盐务案,谪乌鲁木齐佐助军务。期间与安化黑茶结缘。他在《乌鲁木齐杂记》记有“附(茯)茶者,商为官制易马之茶”,“唯附茶性暖能缓解之”。
5陶澍敬献黑茶,被赐“天尖茶”
两江总督陶澍,安化小淹人,是清道光皇帝的重臣。1821年,道光皇帝正式登基,对清正廉洁、勇于任事、才识优长、持论公正的陶澍十分赞赏。将陶澍所敬献的安化黑茶赐名“天尖茶”,并列为皇帝专用茶,意为天字第一号茶。
6左宗棠改制,推行安化黑茶
左宗棠,著名向军将领,洋务派首领。早年受彭澍赏识,居安化小淹8年,深谙安化黑茶。清咸丰、同治年间,陕甘回民歧义,安化黑茶引茶运销停滞。左宗棠任陕甘总督期间,整顿西北茶务,推行茶政改革,实行“以票代引”,结束了中国茶叶史上近千年的“引茶”制,降低茶税,鼓励陕甘茶商来湖南运销茶叶。
7黑茶经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海外
1842年,鸦片战争结束后,广州、上海等口岸对外通商,广东、福建、江西等省茶商大量进入安化,与安化茶人共同创制安化红茶并迅猛发展,与黑茶经海上丝绸之路,盛销英、法、美等国家和地区。
8万里茶路,源起安化
安化山高路险,陆上主要运输工具全靠马骡。产销旺季,崇山峻岭之间马嘶铃响,不绝于耳。年深日久,茶马古道由此而成。明万历年间,安化黑茶定为“官茶”,主销西北,陕、甘、晋茶商争相采购。茶市、茶庄、茶行、茶亭应运而生,运销队伍络绎不绝,故有“万里茶路,源起安化”之说。洞市“茶马古道”在2012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被评为“全国百大新发现”之一。
9黑茶,世界只有安化有
安化黑茶,世界只有中国有,中国只有湖南有,湖南只有安化有。最早产于资江边上的苞芷园,后转至资江沿岸的鸦鹊坪、黄沙坪、酉州、江南、小淹等地,以江南为集中地。过去湖南黑茶集中在安化生产,产区已扩大到桃江、沅江、汉寿、宁乡、益阳和临湘等。经杀青、初揉、渥堆、复揉、干燥等五道工序而制造成的湖南黑茶,总体可以分为三尖、三砖、一花卷。三尖为天尖、贡尖、生尖。三砖为花砖、黑砖、茯砖。花卷即为千两茶,有“世界茶王”的美誉。
10安化黑茶,特殊保健功效
安化黑茶拥有优质的茶叶原料,优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加工工艺,对人体具有特殊的保健作用,是亚健康人群的最佳保健饮料,是21世纪人类健康的新希望。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安化黑茶具有比其他茶类更显著的保健功效,在补充人体膳食营养、降脂减肥预防心血管疾病、促进消化增强肠胃功能、降压降糖防治糖尿病、杀菌消炎抑制病毒感染、利尿解毒降低烟酒毒害、抗氧化延缓细胞衰老、防癌抗突变抑制癌细胞生长等方面具有特殊功效。
©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于网络,由安化黑茶编辑修改,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留言,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