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对于山水自然的向往,是写刻在基因里的。
登山时寄情于山,见水时感怀于水。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墨客寓真性情于广袤天地间。一草一木,一崖一壑,武夷山的毓秀山水也在“潺湲野水溪随转”的闲适、“登高万丈钟声里”的壮丽中独步华夏东南。
01
WUYI MOUNTAIN
朱岩翠盖,碧水丹山
风雨蜕玉骨,难以俗意论。
当年,年逾五旬的陆游在闽北建宁府担任通判,被武夷山奇景吸引,在这里烹茶饮茗,吟诗作对,写下《游武夷山》等一首首雄浑壮丽的诗句。

绵延千里的武夷山脉,是我国东南地区浓墨重彩的一笔。武夷山群山林立,上百座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峰拔地而起,主峰黄岗山海拔2160.8米,比肩五岳,被称为“华东屋脊”,是我国大陆东南地区地理至高点。

“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 丹霞地貌的“丹霞”一词有着浪漫诗意的出处,如果你见过缥缈云雾中武夷山的霞翎朱顶,便能读懂这大自然写就的瑰丽诗篇。

武夷山“三十六峰、九十九岩”都是由红色砂岩和沙砾岩组成,是中国发育最完全、特征最明显、保存最完好的丹霞地貌。

亿万年前,武夷山所在的内陆湖盆,由于沉积和氧化作用,湖底形成了红色的岩层;沧海桑田,湖盆抬升成山,经过千万年的流水、风化、崩塌,形成了武夷山多种多样的丹霞地貌。

武夷山因丹霞地貌“奇秀甲东南”,而又不仅如此。这里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全国第一批国家公园之一,保存了世界同纬度带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囊括中国亚热带所有的亚热带原生性常绿阔叶林和岩生性植被群落。

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孕育了多种多样的生物,据统计,这里有野生高等植物2799种、野生脊椎动物558种、昆虫6849种,难怪被誉为“蛇的王国”、“昆虫的世界”、“鸟的天堂”。
02
WUYI MOUNTAIN
茶香氤氲,山水气韵
说武夷山,自然绕不开武夷山的茶。
这里是世界红茶和乌龙茶的发源地,素有“一座武夷山,半部茶叶史”之说。投茶,注水,出汤,当茶汤触到舌尖,一座山中的山野之气便在口中漫延。

著名茶学家林馥泉先生《武夷茶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中有:“武夷全山均系岩山,悬崖绝壁构成深坑巨谷,地形较为复杂。就植茶条件上而言,实可得种种理想环境……”

武夷山典型的丹霞地貌不仅令游客流连,也造就了这里独特的茶香。武夷山山高谷深,云雾缭绕,丰富的漫射光也非常有利于茶树生长,促进了茶叶中氨基酸、咖啡碱的合成,凸显出茶叶内的芳香物质。

“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武夷山土壤主要以砾壤与烂石为主,土壤结构良好、土质含砾量高,有利于茶叶中氨基酸的合成与转化;土壤pH值在4.5-5.5之间,使得茶叶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高,光合作用强,有机物质的合成与积累较多。

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九十九岩,亦有乱石坑涧、幽谷峭崖,形成了适宜茶树生长的“小气候”,各处肆意生长的茶树便因此拥有了各自不同的“山场之气”。茶树在岩缝砾壤间为山川自然所滋养,孕育出独一无二的“岩骨花香”。
03
WUYI MOUNTAIN
斗茶茗战,茶中之王
仙翁遗石灶,宛在水中央。饮罢方舟去,茶烟袅细香。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无数文人雅士品茗作诗,饮茶逐渐成为“清风明月”的清雅之趣。“斗茶”则是当时最为流行的饮茶活动,甚至在今天的武夷山依然可寻得踪迹。

“斗茶”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建安,当时的斗茶,主要是斗“新”,比的就是茶叶采摘的早晚,和因此造成的茶汤鲜爽程度、色泽深浅的不同。到了宋代,斗茶风靡,宋徽宗在《大观茶论》序言中称斗茶为“盛世之清尚”。

斗茶,以何分胜负?
斗色、斗浮是宋代斗茶的关键。“轻涛起,香生玉乳,雪溅紫瓯圆”,斗浮即击拂茶汤出现的泡沫,泡沫丰富而贴着盏壁,谓之“咬盏”。斗色则以白为贵,宋徽宗曾言:“以纯白为上真,青白为次,灰白次之,黄白又次之”。

今天的“斗茶”则是斗茶香、斗茶韵。
“酒长饮可以当歌,茶浅尝亦能小醉。”从文人雅韵,到人间烟火,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品味、感受到饮茶之趣,于舌尖之上感受山水之美。
来源:武夷山茶产业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