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炉是火的领地,风是心的清凉。
风在这里不是冷暖,是无上清净。
风炉就是煮茶的炉子,也叫凉炉,专为事茶而设。
起始和渊源

风炉,原是唐代一种专用于煮茶的炉子。形如古鼎,有三足两耳,炉内有厅,可放置炭火,炉身下腹有三孔窗孔,用于通风。
上有三个支架(格),用来承接煎茶的。炉底有一个洞口,用以通风出灰,其下有一只铁质的用于承接炭灰。

风炉的历史要追回中国的唐朝,第一个称为风炉的器物,或是唐代陆羽亲手做的。
陆羽在其《茶经》中这样说道:“风炉,以铜铁铸之,如古鼎形”。又说:“其炉,或锻铁为之,或运泥为之。”表明风炉通常由铜、铁,甚至揉泥制作而成。
此一记载表明风炉通常由铜、铁,甚至揉泥制作而成。

传播与发展

据说,风炉在日本被视为珍品,兴盛则是因为明代的隐元禅师。
隐元禅师于1654年到达日本,一行有大批的中国僧众。他们把明时代的绘画、书法、陶瓷器、印刷技术、制茶法、普茶料理(精进料理)等中国文化也同时传入了日本。
这其中就有使用明时代的紫砂茶罐、明时代的茶碗等冲泡茶叶的“煎茶”。

在煎茶道最盛行的时期,曾大量进口过中国的风炉,但目前中国传来的风炉宝物已经失传。
但是,茶道中的一些风炉仍保持着中国古式风炉的样子,被完全精心地继承保留和发扬光大并推崇至今。
人文雅趣

无论中国功夫茶,还是日本煎茶,都讲究“活火熟汤”,按照这个要求风炉不断改良,发展至今。同时,为了满足随处汲水烹茶这一要求,风炉也不断趋向于轻便。
历代以煎茶为主题的文人画,不乏风炉煮水的画面,展示了一幅幅士大夫汲水烹茶雅集的生活情趣。羽扇轻摇,火焰游舞,水汽渐生,茶香四溢。

山中竹林深处,清溪旁、凉亭中,诗人独坐一隅,长袍飘飘。
小茶僮在炉中燃起柴火,蒲扇轻摇、青烟缓缓,带着松脂香的烟火气息弥漫山间。
仿佛透过泥炉就能清晰感受到沸水与茶相遇时,茶叶的极致舒张与茶汤的清新绵长。
煮水度日一壶茶,闲来无事只观花。


实用日常

1、选炉子,炉膛一定要深,才可放足够量的炭。
2、炭要充分引燃,以炭通红且表面有白色炭灰为引燃标志。烧第一壶水,加水量要是泡茶容易的2倍。
3、每次加入的水控制在下一道茶汤需要用水量即可。
4、在第三道茶汤之后要观察炭的燃烧情况,即时抖落炭上的白灰和增加新炭,且及时清理炉里的碳灰。
5、炉腔体内的透气孔一定要保持畅通。
6、若要火特别旺,可借助炉扇。
来源:茶道CN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