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饮难忘——从感官到精神 让世界上瘾的饮料
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一饮难忘——从感官到精神 让世界上瘾的饮料

“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础,“饮”占据了半边天。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人们在不断寻找口感更好、对身体更有功效的饮料。

从酿造酒精饮料到发现并制作茶、咖啡、可可等,人类的文明也一直被推动和改变着。饮品,逐渐从一种感官上的需要和享受,衍生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美学甚至是哲学,让全球追捧。发源于云南澜沧江中下游的普洱茶,更是其中最为独特的存在,让人一饮难忘,从此与它相伴相随。

1662年,英王查理二世与葡萄牙公主凯瑟琳联姻,凯瑟琳公主丰厚的嫁妆里面不仅包括印度殖民地孟买港,还有一箱中国的精美茶具和价值不菲的中国红茶。在英国王室为他们举办的隆重婚礼上,凯瑟琳公主举起一杯红茶而不是传统的美酒向全场致意,茶叶在英国宫廷崭露头角。

这位凯瑟琳王后迅速成为英国人关注的焦点,茶也成为了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在宫廷生活中,凯瑟琳王后时常邀请宫廷贵妇们一起饮茶,这种神奇的东方树叶冲泡出的清香茶汤,似乎将饮茶者带到了马可·波罗笔下神秘的东方。王宫上下纷纷效仿王后饮茶的习惯。凯瑟琳也因此被誉为“饮茶皇后”。

于是,饮茶之风也成为了当时的潮流风尚,从英国宫廷传播开了。一首英国民谣这样唱道:“当下午钟敲四下,世上的一切瞬间为茶而停。” 茶,成为了英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衍生出了风行世界的下午茶文化。

茶发源于中国,中国不仅有着最为悠久的种茶、制茶和饮茶的历史,中国的茶类众多,它们可以是一种清心醒神的饮品,也可以是解毒消炎、暖胃消食的良药,或许也是长期生活于高原地区人们的维生素来源。而不同的茶类和饮茶需要,也创造了极为丰富的饮茶文化。

中国茶也随着商路,一路征服了东亚、俄罗斯与英国等国家,并与咖啡一起,成为了世界上最为流行的两种饮料。但茶与咖啡有着完全不同的气质。

《全球上瘾 咖啡如何搅动人类历史》一书中有一段话总结得很有参考意义:“茶让人清醒,但也让人清瘦。咖啡更热情、更浓烈,不那么清心寡欲,无论从冲泡方法上还是效果上。

茶像佛陀般无欲无求,咖啡则像默罕默德般有统治世界的野心。两种宗教学说之间的区别,也就是东亚和西南亚之间的本质区别,造就了两种最受欢迎的饮料之间的差别。任何一种满足人内心深处需求的饮料都能有经久不衰的魅力,人们只需要对他们有益的东西。

阿拉伯人喝咖啡,因为咖啡让他们更像阿拉伯人;中国人和印度人喝茶,因为茶让他们回归本真。茶将东亚人锤炼成了真实、警惕、身材苗条、充满力量而又不张扬的人。咖啡和茶对人的心灵造成的影响有明显的差别。

日本作家刚仓在‘液体琥珀中感受孔子的高深和老子的道’时往茶杯看去,看到了一道绝美的风景:‘芬芳的茶叶就像晴朗天空中的一片云朵,又像静静漂浮在翠绿色河面上的一朵睡莲’。

喝茶之人不由自主地变得可爱、有礼貌、善良。喝到第四杯时你就会出汗,生活中所有的不快都随之经毛孔挥发,第五杯帮你清洁身体,第六杯带你进入天国之境,到第七杯的时候,你甚至能感受到天国的风灌衣袖……”

在全球范围内,人们都能够真切体味到茶之丰富层次的美,作为中国人,从古至今,将茶从一片树叶、一杯饮品上升到一种茶道美学、茶道精神的文化财富更是数不胜数、流传至今,成为一种中国文化的底色。

在种类丰富的中国茶中,来自云南澜沧江中下游的普洱茶可能是其中最为特殊的存在。它是那么的与众不同,让几乎每一个喜爱上它的人,都对它再也无法释怀。许多人甚至对它终身“上瘾”,从此“六宫粉黛无颜色”。

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将普洱茶与书法、昆曲选为“文化极品”的三元组合。余秋雨本人,也被誉为普洱老茶品鉴专家。

作家的笔下总能妙笔生花,余秋雨先生笔下的普洱茶,,将普洱茶的极端之美展现的淋漓尽致。在《品鉴普洱茶》一文中余秋雨先生这样写道:“一杯上好的绿茶,能把满山遍野的浩荡清香,送到唇齿之间。凑嘴喝上一口,有一点草本的微涩,更多的却是一种只属于今年春天的芬芳,新鲜得可以让你听到山岙白云间燕雀的鸣叫。

后来喝到乌龙茶里的‘铁观音’和岩茶‘大红袍’,就觉得绿茶虽好,却显得过于轻盈,刚咂出味来便淡然远去,很快连影儿也找不到了。猛然遇到了普洱茶……再也放不下。世上那几种最基本的味觉类型,与普洱茶都对不上。即使在茶的天地里,那一些由绿茶、乌龙茶、红茶、花茶系列所体现出来的味觉公认,与普洱茶也不对路。”

余秋雨先生总结普洱茶的滋味,用了“陈酽”“暖润”两个词。他也用一种文学性的比喻,来描述自己心目中普洱茶的口味。余秋雨先生如是写道:“这一种,是秋天落叶被太阳晒了半个月之后躺在香茅丛林边的干爽呼吸,而一阵风又从土墙边的果园吹来;那一种,是三分甘草、三分沉香、二分当归、二分冬枣文火熬了半个时辰后在一箭之遥处闻到的药香。

闻到的人,正在磐钹声中轻轻诵经;这一种,是寒山小屋被炉火连续熏烤来好几个冬季后木窗木壁散发出来的松香气息。木壁上挂着弓箭马鞍,充满着草野霸气;那一种,不是气息了,是一位慈目老者的纯净笑容和难懂语言,虽然不知意思却让你身心安顿,滤净尘嚣,不再漂泊;这一种,是两位素颜淑女静静地打开了一座整洁的檀木厅堂,而廊外的灿烂银杏正开始由黄变褐;……这样的比喻和联想是那样的‘无厘头’,但是,凡有一点文学感觉的老茶客听了都会点头微笑。”

正如余秋雨先生的文字所写,普洱茶的世界,犹如多重幻境,它的美妙与惊艳,有着多个层次与维度。从最直观的风味上说,它是如此的多样与不可预知。生长于云南多样化气候地带和不同地域之间的普洱茶,带着生长地独一无二的自然风土之味,百山即有百味,每年的阳光雨露的变化,也刻录在每一片树叶的滋味之中。

云南普洱茶的原料,特别生长于山野森林中的古树茶,生长环境生态极佳,生物的多样性、微生物的多样性,让每一片叶子带着自然的活性。

再加上云南少数民族千百年来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的种茶、制茶理念传承,让普洱茶更加的天然而无修饰,将自然、生态直接带到了品饮者的面前。

而普洱茶身上一直留存的自然活性,也让它在或短或长的仓储中不断变化,让人们不断收获来自时间的惊喜。这些经过时空变化洗礼的中老茶,也成为茶客们的极致追寻,若得以一尝珍贵老茶,便成为终身难忘的味觉记忆。

从普洱茶身上衍生出的文化亦是如此丰厚,对它的探索似乎永无止境。少数民族的人文文化、生态智慧;茶马商贸的厚重历史、工艺细节的回归与创新;饮用方式的不断衍生、变化;普洱茶新、中、老茶的冲泡方式和品鉴思维的建立,围绕普洱茶所产生的茶器文化;更有专属于普洱茶的茶道美学与哲学思辨……每一个热爱普洱茶的人,即使只是被普洱茶的某一个特质所吸引,已足以让他沉迷其中。

原文刊载《普洱》杂志

2023年1月刊

文|王娅然 图|朱力[除署名外]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