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与武夷岩茶的品饮之道
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袁枚与武夷岩茶的品饮之道


说到岩茶,被人们反复提及的文人里,清代的袁枚可谓首屈一指。他之于武夷岩茶品饮之道的最大贡献在于:以美食家的角度品评茶味,并且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茶诗文。


▲袁枚

袁枚(1716年3月25日-1798年1月3日),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

清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和美食家。他工古文,擅骈文,所著诗文颇多,诗主性灵,新颖灵巧,多为抒发闲情逸致,也有讥讽时政、关心民瘼之作,以一代作手,活跃文坛60余年,著有《随园诗话》《随园食单》《子不语》等,与赵翼、蒋士铨并称“乾隆三大家”。



袁枚的茶诗美妙而富有知识性。他来武夷山写了《试茶》:“闽人种茶如种田,郄车而载盈万千;我来竟入茶世界,意颇狎视心逌然……”反映出清代闽北茶叶生产和销售两旺情景。他的《湖上杂事诗》更是优美,“烟霞石屋两平章,渡水穿花趁夕阳;万片绿云春一点,布裙红出采茶娘”,让人仿佛看到了身穿红裙的采茶姑娘置身于绿色茶海中的鲜明景象。



早在乾隆四年,袁枚就被皇帝授予了翰林院庶吉子,这是相当高的荣誉。经过岁月洗礼,70岁的袁枚无论在文学上还是饮食上,都可堪称为业界权威。这一年,他来到了武夷山,游览了幔亭峰天游寺,在《随园食单》中的茶酒单记录了当时的情景:“僧道争以茶献,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芬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以后,再试一二杯,令人释躁平矜,怡情悦性。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矣;阳羡虽佳,而韵逊矣。颇有玉与水晶,品格不同之故。故武夷享天下盛名,真乃不忝,且可以瀹至三次,而其味犹未尽。”



袁枚原来不喜欢岩茶,“嫌其味苦”。这一次,他却领悟到了岩茶人间至味的感受。中国茶叶加工方法源于烹饪技术,并根据茶叶自身的特点不断加以改进,不论是先前的晒青、蒸青,还是后来的炒青,所追求的是美食中两个原则之一的“味中味”,即食材本身味道的最大化。武夷岩茶在原来武夷松萝炒青绿茶的基础上,进行逐次摇青,利用发酵技术进行半发酵,使得岩茶既有绿茶清香,还有兰花香桂花香等花果香气,并通过焙茶工艺使得茶汤有了熟汤熟味,目的是使得岩茶与其他茶区别开来。



如此作为是为了追求美食的另一个境界,好比一道美食大家都说好吃,食材也曾见过,但味道却是头一回尝到,这即是美食中的“味外味”。也正由于此,作为美食大咖的袁枚改变了成见,“我震其名愈加意,细咽欲寻味外味。杯中已竭香未消,舌上徐停甘果至。叹息人间至味存,但教鲁莽便失真。卢仝七碗笼头吃,不是茶中解事人。”在他看来,岩茶之味是茶中的人间至味。



武夷岩茶制作技艺博大精深,没有贴切的冲泡品饮方法,难以领略其中韵味。从前,袁枚品岩茶用的是大碗,像卢仝写的《七碗茶歌》那样,大口大口的喝。可是,岩茶也称酽茶,按照绿茶的浸泡法来喝岩茶,自然味浓如药。

卢仝是唐代人,那时只有绿茶,《七碗茶歌》里描述的自然也是绿茶的喝法,反映出不同的茶叶要有不同武夷岩茶品饮方法,而袁枚描述的瀹饮法正是武夷茶改制乌龙茶后发明的品饮方法。这种品饮方法随着乌龙茶加工技术传播到闽南、台湾、广东等地。



所谓瀹饮法,就是水要现烧现泡,茶要一道一道。“茗必武夷,壶比孟臣(小紫砂壶),杯必若琛”,小杯品饮,重在品味。如此三道,讲求头道香、二道水、三道茶。这种喝茶方法把茶饮分成品饮有别,饮茶取茶的实用,品茶取茶的虚用,即精神功用,使得茶由形而下上升到形而上,形成了茶道讲究。



袁枚开始感觉这种好像小鸟啄食一样的“鸟饮”,可以保持岩茶的色香味,不再“味苦如饮药”,而是“入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芬扑鼻”。

作为美食家的袁枚,把乌龙茶的品饮方法和讲究最早详细记录在他的《随园食单》中,直到现在,这种方法仍是品饮武夷岩茶的绝妙方法,对乌龙茶乃至中国茶道产生的影响至今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