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琪:草原上的这碗茶
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刘琪:草原上的这碗茶

奶茶,在蒙古族人们的生活中,既是食品,又是饮品。蒙古人有着特定的饮茶习俗,奶茶,也叫“蒙古茶”,蒙古语称为“苏台切”,是蒙古人主要的传统饮食。

自古以来,蒙古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但无论迁徙如何频繁,都要喝奶茶。

蒙古语中,没有“早点”之类的词汇,却有“早茶”之说。因为其早餐主要是喝奶茶,并配之以肉食、乳品和炒米等。因此,茶在蒙古族人的饮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牧民须臾不能离开的生活必备之物。

* 蒙古奶茶的“三元帅”和“三剑客”

奶茶是我们内蒙古儿女的生命之饮,是农耕文化与草原牧民文化的完美结合,要说内蒙古的非遗美食味道,不能少了最精髓的奶茶。

作为一个有蒙古族血统的蒙古族后代,蒙古奶茶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我对奶茶的喜爱是天生的。奶茶是个很神奇的饮料,就这样“南茶北饮”融合,生生不息地传承了数百年。奶茶又很有烟火气,每个蒙古族家庭的新的一天,几乎都是被热气腾腾的奶茶叫醒的。在传统牧民家庭,人们会用自然环保的牛粪生火,额吉(妈妈)煮好茶汤、挤上鲜奶,一勺又一勺地扬向空中。

扬勺,什么角度、扬得多高也是有技巧的。我们常说某种绝技传男不传女,在内蒙古草原上,奶茶则大多是由女人掌勺。最有趣的是,挑选一个儿媳妇,唯一一个统一标准,不是她长得多漂亮、多能干,而是她能否熬制出一锅好奶茶来。

传统奶茶的秘诀,有两个“三”——“三元帅”和“三剑客”。所谓三元帅,就是奶茶最核心的部分:水、茶、奶;三剑客,就是炒米、奶皮子、黄油。有了这6样,一锅奶茶才算得上正宗。等奶茶熬煮得差不多了,再放点盐,这才是我们草原儿女最熟悉的咸奶茶的滋味。有些人还习惯放一些肉干进去,肉香四溢、顺滑绵柔,这样的一锅早餐下肚,吃出了我们的精气神

* 传统蒙古奶茶习俗

蒙古族重视礼仪,在蒙古语中,“献茶”一词即有“设宴款待”之意。当客人进入蒙古包,要按照主、客、长、幼、男、女不同的方位依次落座。女主人在炉灶边操持,熬制奶茶款待来客。

敬茶时,女主人要穿戴整齐,仪态得体,手指不能沾到碗里的奶茶;倒茶以满为佳,显示主人的热诚实惠;女主人献茶时,客人会欠身用双手或右手去接,并先尝一口,以示尊敬和谢意。

喝奶茶时尽量一滴不撒,喝剩的奶茶不能随便倒掉,因为对蒙古族来说,圣洁的鲜奶是至高无尚的天赐之物,代表着幸福吉祥和美好的愿望。

蒙古族举行结婚时,新郎会向宾客敬奉奶茶,新娘则会跪下给公婆敬茶,并献上祝福之语,公婆接茶饮用后,新娘方可起身;婚礼翌日,新娘会早起给公婆熬茶敬茶,以示孝敬,自此,新娘就会每天为家里人熬制奶茶,成为主妇。

奶茶还会作为祭品,用来祭拜佛祖和神灵。将奶茶洒在蒙古包周围,或将早晨熬好的第一碗奶茶献上,表示对苍天、大地的崇拜之情,在重大节日和活动中,奶茶同样被赋予重要的作用。凡请喇嘛诵经,事毕要献哈达,并赠以砖茶;每逢那达慕大会,都要行奶茶之礼……

蒙古族“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的生活习惯,影响着周边民族的饮食风俗,并延续至今,成为蒙古与汉等其他民族间相互学习、彼此交融的历史见证。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蒙古奶茶是今内蒙古各族民众的生命之饮及文化名片。

* 南茶北饮 传承创新

传统蒙古奶茶熬制,奶是鲜牛奶,茶是湖北的青砖茶。现如今,奶,有了新花样,有罕见的羊奶、马奶、驼奶;茶也换成了新搭档,大红袍、普洱茶、老白茶……将除绿茶、黄茶外的四大茶类与奶结合,那种风味,很受现在的年轻人追捧。

这样的创新,并非“灵光一现”,相反,这些系列产品已研究了3年多。2018年,蒙古族奶茶被列入非遗项目,作为传承人,我在挖掘、传承它的历史文化之余,也在探索它新的可能。毕竟,奶茶是两种健康饮品的强强联合,营养丰富、口感又好,希望它从单一的形式、消费群体走向多元,未来拥抱更多消费者。

*作者系内蒙古茶行业协会会长

来源: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