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一头大象-普洱茶

知识

茶王节 勐海普洱茶历史文化概述(一)

勐海种茶、制茶、用茶历史悠久,始于西汉、兴于唐宋、盛于清民。据《史记·大宛列传》载:“昆明之属无君长,善寇盗,辄杀略汉使,终莫得通。然闻其西可千余里有乘象国,名曰滇越,而蜀贾奸出物者或至焉。”据晋·常璩撰《华阳国表·南中志》载:“永昌郡内有穿

文化
9阅读
·
5月11日 03:22

政和白茶之——“白牡丹”

“中国白茶之乡”政和产制一种珍品名茶“白牡丹茶”。白牡丹茶采摘为一芽两叶,要求茶芽叶“三白”,即芽和两叶满披白茸毛。茶形为两叶抱一芽,叶态自然,叶背遍布白茸毛。冲泡后汤色杏黄或橙黄,清澈明亮,毫香鲜嫩持久,叶脉微红,布于绿叶之中,有“红装素裹

常识
9阅读
·
5月11日 03:17

都说普洱熟茶“养胃”,科学依据来了!

很多人在选购茶叶时,或多或少都听茶商或者老茶客说过:“胃不好,就选普洱熟茶,养胃!”那这一说法是否有科学依据呢?我们来一探究竟。【一】胃病年轻化胃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负责分泌胃酸和消化液,是人体内重要的“食品加工厂”,胃部健康关系到人全身的

功效
31阅读
·
5月11日 03:15

茶叶渣并不是一无是处,看看你会不会变废为宝!

曾经有传言说,有人会将泡过的茶叶渣专门收集起来,晒干之后再当做茶叶卖给大排档。对于这样的传闻,我是不相信的。你觉得有没有可能呢?虽然茶叶渣不太可能重新当做茶叶卖出去,但他确实不是一无是处的废物,只要好好收集利用,还是可以变废为宝,成为有用之物

常识
12阅读
·
5月11日 02:07

“茶船古道”寻迹:风潮变幻难预料,一壶六堡不可少(下)

融入居民生活中新加坡的广珍茶庄已有80多年历史,其创立至今一直经销六堡茶。茶庄开业不久,一些做建筑工等体力活的“红头巾”陆续前来购买六堡茶。渐渐地,这个以广东籍华工为主的女工群体,就成了早期广珍茶庄的主要消费者,茶庄负责人刘秀凤说:“以前,我

文化
2阅读
·
5月10日 06:07

“茶船古道”寻迹:风潮变幻难预料,一壶六堡不可少(上)

近一百多年来,六堡茶通过茶船古道在东南亚地区的延伸线持续输出,深深地融入当地华人的日常生活中。九月的季风拂过马来半岛西海岸,为马六甲的夜晚增添了一缕凉意,茶叶收藏家巫昆仑家门前的简易茶寮里,十多名茶客围坐一起,就着六堡茶的氤氲茶香,品茶聊天,

文化
2阅读
·
5月10日 05:49

岁月流水去,茶香依旧浓

闲暇的时候,喜欢沏一杯清茶,坐在一旁,静神凝望杯中那沉浮的茶叶。朵朵嫩芽,缓缓舒展,摇曳沉浮,百态千姿,恰似起起落落的人生。那蒸腾的氤氲,如同清明时节迷蒙缥缈的雨雾,透过这如烟如雾袅袅上升的水汽,不知不觉会陷入一种无际的遐思,一种入禅的意境。

文化
1阅读
·
5月10日 02:32

央媒看四川 成都老茶馆档案里的时代与家国

由国家档案局提名申报的“成都老茶馆相关档案”5月8日成功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该组档案收录了1903年到1949年期间,有关成都老茶馆日常经营、管理的珍贵原件,有手稿、图表、照片、印刷品等共计6345件,不仅全方位记录了近代成都老茶馆

文献
7阅读
·
5月10日 01:07

盛军教授科普发酵茶——神奇的树叶:生活和生命的伴侣

“宁可三日无饭,不可一顿无茶”……全世界约有20亿人离不开一片茶叶,有些国家视茶为“国饮”,一片茶叶中到底有什么神奇的力量?云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云南农业大学原校长、云南省普洱茶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盛军教授结合专业研究,为众多爱茶之人

常识
12阅读
·
5月9日 09:15

贵山“观茶”系列报道④·湄潭篇

实施乡村全面振兴,产业振兴是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贵黔山水,钟灵毓秀,藏珍蕴奇。坡头山岭上,更有700多万亩茶园,成为百姓的“绿色取款机”。茶,是东方的“古老神树”,是贵州的“绿色宝贝”。“八山一水一分田

产地
3阅读
·
5月9日 07:13

贵山“观茶”系列报道③·雷山篇

实施乡村全面振兴,产业振兴是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贵黔山水,钟灵毓秀,藏珍蕴奇。坡头山岭上,更有700多万亩茶园,成为百姓的“绿色取款机”。茶,是东方的“古老神树”,是贵州的“绿色宝贝”。“八山一水一分田

产地
2阅读
·
5月9日 07:07

贵山“观茶”系列报道②·三都篇

实施乡村全面振兴,产业振兴是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贵黔山水,钟灵毓秀,藏珍蕴奇。坡头山岭上,更有700多万亩茶园,成为百姓的“绿色取款机”。茶,是东方的“古老神树”,是贵州的“绿色宝贝”。“八山一水一分田

产地
3阅读
·
5月9日 07:02

茶,源于自然,有山魂水魄的灵性

茶,看似简单,实为难得。茶,源于自然,汲日月精华,沐春秋洗礼,才有山魂水魄的灵性。它是攻补兼备的良饮,既能上通头脑,令思绪顿开,又能下通肠道,令体内舒畅,大概没有别的什么饮品,能像茶这样,既有益身体又有益思考了。茶里,有云的身影,有雨的情怀。

文化
4阅读
·
5月9日 02:38

易武底蕴:读懂易武,读懂普洱

横拓茶土三千里,纵引风云数百年距离北京首都2500公里的距离中国西南边陲、彩云之南、美丽的西双版纳孔雀开屏、大象起舞的地方闻名中外的普洱茶六大古茶山之一茶马古道的源头起点之一普洱茶的众多荣光所系之地故事开始的地方易武茶马古道,见证千年传奇三月

产地
7阅读
·
5月9日 02:37

茶,时光中的韵味华章

茶,这一片小小的树叶,承载着岁月的沉淀,蕴含着自然的精华,成为了我们独一无二的最爱。在每一杯茶中,我们仿佛能品味到时光的流转,感受到生命的韵味。茶树那新鲜的叶片,水分占比高达75%-80%,而干物质中则占22%-25%。这看似简单的比例,却孕

常识
8阅读
·
5月9日 02:31

为什么有些茶“越陈越不香”?

虽然普洱茶定义下的很多产区的原料都能制作普洱茶,但制作出来的产品未必能保证一定能通过后期转化而出现香气和口感的提升。主要是几个因素导致:首先,是原料本身特征和拼配技术,只有极个别产区原料制作的普洱茶会因陈化而带来迷人的香气,或者因为独特的拼配

常识
12阅读
·
5月9日 01:03

德宏首部研究德昂族酸茶专著出版发行

由梁名志主编的《德昂族酸茶》一书近日出版发行。该书是“德昂族酸茶的挖掘与提升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于2020年获得省科技厅的立项支持,由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州茶叶技术推广站和云南德凤茶业有限公司共同实施。项目实施3年来,研究人员先

书籍
4阅读
·
5月8日 09:46

茶,一片神奇的叶子,是治疗心灵的妙药

问到身边的茶友,是如何爱上茶的?可能很少有人能给你确切的答案,更多的是受朋友影响便慢慢成为了一种习惯,享受喝茶的过程,享受喝茶舒适的状态。爱上茶后,便无茶不欢。与其说是爱茶,倒不如说是:痴茶!痴茶,一心、一念、一杯茶。自从爱上茶后,便不难理解

文化
3阅读
·
5月8日 03:08

普洱茶 舌尖上的苦与涩

中国茶文化内容也包含了它的苦与涩,全世界所有的茶都会有着程度不同的苦与涩味,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很多茶友们把品茶比作品味人生,品茶即能体会人生的苦与涩。茶叶的苦是与生俱来的,下面我们就来简单地说一说茶叶的苦与涩。茶叶的苦涩来源主要为茶叶本身的多

文化
3阅读
·
5月8日 01:02

寻茶漫游,初夏的心动,藏在山野的茶香里……

幽竹花径、流泉飞瀑、茶芽繁茂……如果你问我,武夷山哪个季节最美,当然是五月!杨柳风吹面不寒,杏花雨细润如酥。从谷雨到立夏,是新绿的季节,最美采茶季也在此时上线,武夷山所有关于节气的记忆,都藏在了漫山遍野的茶香里。五月,一起出发吧!到武夷山里循

文化
5阅读
·
5月8日 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