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年代的夏天,知了爬上枝头高调献唱,手上蒲扇扇得呼呼作响,茶叶在搪瓷缸里浮浮沉沉,一旁的摇椅上,悠闲的中年人正摇摇晃晃。这是电视剧里司空见惯的场景,也是老一辈人过夏天的真实写照。
(图片源自网络)
新时代,搪瓷缸已换了模样,更为精致的玻璃杯,甚至保温杯取而代之。胳膊粗细的杯子,扔上一小撮茶叶,灌上沸水,盖上盖,一闷就是大半天,直至喝干,然后灌进新的沸水,再闷……如此饮茶方式,由来已久,屡见不鲜。
闷泡,是相对于盖碗快出汤泡法而言的另一种品饮圈层。之所以用“圈层”以概之,根源在于:茶圈之中,闷泡这个话题,常常引发不少争议,各方争议势力之间,亦有着旗帜鲜明的观点和站队。
就像西方乐器与中方乐器之间谁更胜一筹的争议一样(当然,其中也有国家文化因素,但这里所讲只针对音乐圈层),两个圈层呈争锋之姿,甚至以语言和行为互相攻伐。
支持闷泡者言:
若是不闷泡,茶汤根本没滋味。况且,好茶不怕闷,闷了也不苦不涩的,才是好茶,泡茶不闷泡,根本分别不出茶叶的好坏。
反对闷泡者言:
闷泡是对好茶最大的破坏。好茶,内质丰富,泡茶时稍稍与水接触,内质物便会磅礴而发,释放出好滋味。若是用闷泡的手法,内质提早过多释放,一来造成内质物损耗,二来容易将茶泡得浓重苦涩,不符合健康饮茶理念。
闷泡,更适合“鉴茶”的冲泡方式
我们先来看闷泡:
闷泡,指的是让茶和水在一个密闭环境内长时间接触。此时,茶叶的内含物质会尽数析出,味道更加浓郁,茶叶的优点和缺点都会放大。
许多老茶客喝茶,如果想知道一款茶有什么优缺点,就会加盖闷泡,等到茶汤凉了,再倒出来品尝,茶叶的优缺点便了然于胸。
冲泡茶叶,投茶量、水温、注水量、浸泡时间、出汤时间……等等一些列泡茶要素的拿捏和把握,对口感影响尤甚。
几大茶类中,像娇嫩的绿茶、乌龙茶之类的都不适合闷泡,但一些追求滋味醇厚、茶质平和的茶类,诸如普洱茶,就能进行适当闷泡,有助于增加茶汤滋味的厚重感。但切忌过犹不及,若闷得太过,物质全部浸出,茶汤就会变得苦涩而浓烈,十分影响口感体验。
盖碗,更适合“品茶”的冲泡方式
再来看快出汤的盖碗冲泡:
快出汤的场景下,一冲接一冲,一杯接一杯,闻香、尝汤、品滋味、看叶底,感受第一泡……二十泡带来前、中、后期的滋味变化和曼妙口感,最能体现品饮体验感和文化仪式感。
而且,像拉佤布傣这样,原料严格按照一芽一叶、一芽两叶采摘,嫩度较高的芽叶制作的产品,茶本身较嫩、内质丰富,遇水内质透出快,茶水融为一体,汤香水柔,若是泡得过于熟了,便会适得其反,甚至白白毁掉一杯好茶。
况且,内质丰富的好茶,何愁快出汤之下没滋味呢?
综上而言:
闷泡适合用来鉴别茶叶的好坏,却不一定适合正常品饮。一些普洱茶适当闷泡有助于激发内质,更有味,但必须掌握好闷泡的时间。
快出汤的盖碗冲泡方式,虽步骤繁琐,但充分留下了与茶对话的时间和空间,这不正是品茶所追求的文化及乐趣所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