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山“观茶”系列报道①·普安篇
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贵山“观茶”系列报道①·普安篇

实施乡村全面振兴,产业振兴是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

贵黔山水,钟灵毓秀,藏珍蕴奇。坡头山岭上,更有700多万亩茶园,成为百姓的“绿色取款机”。茶,是东方的“古老神树”,是贵州的“绿色宝贝”。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贵州,具有发展茶产业的优良的生态条件,是全国唯一一个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无污染的全境高原茶区。

贵州种茶历史悠久,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已经成为全国产茶大省,同时优化营销流通环境,努力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不断收获茶产业“接二连三”的可喜成果,而且“产业兴”带来了“百姓富、生态美”,实现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共生共荣,有力地打牢乡村振兴的根基。

“长得矮矮丫,开得白白花,绿了千千岭,富了万万家。”正值东风拂面、春茶飘香时节,让我们走进贵山“观茶”,追寻兴茶富民的“山字经”,分享茶叶全产业链上飘荡的欢笑声。

普安茶园风光美,“小茶树”变“摇钱树”。黔西南州委宣传部供图

普安有点“奇”:元旦前后,其它地方雨雪霏霏,这里却雨雾艳阳交替,无声细雨和温暖阳光催开了茶山上的“乌牛早”茶树抽出新芽,引来上千省外茶商前来“抢茶”。

普安有点“怪”:正月初二,就有茶农奔赴茶山采茶。记者问为何新春佳节都闲不下来,有茶农这样感言:“早采是个宝,晚采是片草。春茶冒芽后要及时采,等不得,懒不得。就像自家茶园里‘长出钱’,不及时‘取款’就会过期,心急坐不住。”

于是,当人们陶醉在央视春晚“上春山”歌声中之时,普安县的“春山”早在一个月前,就别开生面地铺开“画卷”,热闹非凡。围绕春茶采收炒制,茶农、茶企、茶师、茶商从白天到晚上依次繁忙,周而复始,就连新春佳节也忙碌依旧。

盯住茶叶这个“土特产”,普安县上下联动、内外合力、久久为功,不断滚大“茶产业雪球”,不仅提早迎来春茶“开门红”,而且实现着增收“日日红”“月月红”,打响了乡村产业振兴的“普安红”。

统计数字显示,2023年,普安县茶园面积达18.3万亩,投产13.1万亩,实现干茶产量9500吨,干茶产值12.95亿元,综合产值17.59亿元,惠及带动农户1.8万户7万余人,户均增收1.7万余元。

是什么力量敲开“财富之门”,让普安茶叶挑起农民增收“金扁担”,“种”出全县1/4人口的“茶饭碗”?春节前后,记者两赴“世界茶源地”黔西南州普安县探秘。

茶商“抢茶”吵醒春天

春风未至客先到。普安茶园春来早,是被茶商“抢茶”吵醒的春天。

2月1日至3日,记者来到普安县江西坡镇和茶源街道,茶山上,“点缀”着妇女、老人和孩子采茶的忙碌身影;黄昏时分,一个个交通要道口车堵人挤,茶青交易火热进行。记者一路留意,外省牌照车辆不少,收茶人掺杂方言的“普通话”让人忍俊不禁。同行人员介绍,时下正是“抢茶”高峰期,普安县活跃着来自浙江、江苏、福建、山东、广东、重庆等10多个省市的上千茶商。

2月22日,普安茶山上,“点缀”着妇女、老人和孩子采茶的忙碌身影。

“普安的茶园是一年当中全国茶叶最早开始采摘的地方,普安茶神谷是‘贵州绿茶第一采’永久首采地,这要归功于天赋异禀。”普安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匡忠朝介绍,每年隆冬时节,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和东南信风在普安相遇,形成时而细雨濛濛、时而艳阳高照的“云贵准静止锋”,加上天生的地热资源和优良的茶叶品种,造就了普安春茶早采的独特优势。

“普安茶古、早、净、香。”匡忠朝自豪地说,“古,是最独特的魅力,普安古茶树是目前国内已发现的最古老、最大的茶树,也是目前范围最大的野生四球古茶树居群;早,是最突出的优势,普安县环境独特,从浙江引进的‘乌牛早’品种要比全国其他产区早20天左右,每年12月下旬就陆续进入采摘期;净,是最鲜明的特征,贵州有最严的茶叶种植管理条例;香,践行‘两山’理念,厚植生态优势,绿水青山孕育出贵州好茶。”

物以稀为贵,水暖鸭先知。普安名副其实的早茶成为外省茶商淘金的“猎物”,僧多粥少,大家都想分一杯羹,“抢茶”就成了常态。

在茶源街道细寨村,来自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的茶商刘国兴1月中旬就租住一处农家小院“安营扎寨”。去年,刘国兴独闯普安“抢茶”,他不仅尝到了甜头,还摸清了普安茶制成名优茶俏销的“诀窍”,他今年就带上两名制茶师傅和40台机器,提前进驻普安县。“普安的‘乌牛早’春茶能赶在春节前上市,刚好成为春节期间的‘礼品茶’,好卖得很。”冲着收购“乌牛早”的“诱惑”,刘国兴把春节选在普安过。春节之后,他还要接着收购龙井43号、福鼎大白茶等品种的茶青炒制名优茶,让带来的机器“赚来更多的票子”。

2月22日,普安县茶源街道茶神谷万亩茶园基地绿浪涌动。

从“行商”变成“坐贾”,相比较30年前就先期光临的那些老茶商,刘国兴只能算“小字辈”。

地处乌蒙山区的普安县,种茶历史悠久,现存2万多株四球古茶树,被誉为“中国古茶树之乡”。20世纪50年代,普安县入选贵州省20个重点产茶县。1985年,普安县整合资源创立国有茶场,打造万亩红茶基地,一跃成为贵州省两大红茶出口基地之一。

然而,酒好也怕巷子深。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囿于交通闭塞、技术落后、品牌支撑力不足等短板,普安原有的红茶产业逐渐低迷。转机出现在1996年,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与普安县建立对口帮扶结对关系,普安有好茶的消息不胫而走,这为“东茶西进”带来了机遇,不少外地茶商寻茶而来,普安逐渐成为名优茶的“原料地”。

最先进入普安的就是浙商。在江西坡镇政府的会议室里,记者采访了扎根普安近30年的浙商黄金初。多年的打拼,他早已在江西坡镇安居乐业,成了有头有脸的“上门女婿”。如今,他在普安成立了茶叶专业合作社,建起了小型加工厂,发展茶叶种植200多亩。去年,合作社加工销售名优茶3万斤,产值500余万元。

回忆当初来普安的那些年月,黄金初说,开始是做服装生意,后来发现普安茶叶质好价廉,是加工名优茶的上好原料,于是就做起茶生意。“当时,在普安收购干茶是50元1斤,运到浙江市场价就翻一倍以上。”利润空间大的甜头,让黄金初做茶生意更加上心,成为种茶、采茶、炒茶、卖茶样样都会的“全能人才”。

花香自有蜂蝶绕。继浙商进入普安县之后,从福建、山东、江苏、广东等10多个省市也涌来了“抢茶大军”,他们用普安茶作原料,按照各种名优茶的先进工艺加工品牌茶,改变了过去普安只能制造传统手工红茶的状况,拉动普安茶青和干茶价格一路飙升。

2月22日,航拍普安县茶源街道春茶采摘。

市场需求导引基地建设。进入决胜脱贫攻坚时期,充足的产业扶贫项目和资金,普安县迎来规模化种茶大好时机,普安县决策层经过充分研判,决定用好用足政策,壮大茶产业,致富千万家。由此,普安茶产业迎来了加快发展的“黄金时代”,承载着共同富裕的责任和期盼,公安部定点帮扶万亩茶园、浙江省安吉县捐赠茶苗建起的“白叶一号”基地先后落地。

眼下,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征程中,普安县打造感恩茶、文化茶、生态茶、品牌茶和富民茶,“乌牛早”、龙井43号、白叶一号、福鼎大白茶等生长采摘期不同的茶树品种,按照产业带就业的长远规划,在适宜种茶区域铺下“绿毯”,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共生共荣。

茶农兴茶染绿“金山”

依靠“市场牵引”和“政府推手”,普安县唱响了茶叶“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交响曲。

早春二月的江西坡镇茶山,薄雾挂山坡,茶树吐新芽,茶园里茶香弥漫。每天晨曦之中,奔向茶山的小汽车、摩托车此起彼伏的喇叭声,唤醒一个个小山村的清晨。绿绿茶园里,采茶工穿梭在一垄垄茶树间,一双双巧手上下翻飞,“摘嫩取鲜”采摘春茶。

“昨天3个人一共采了4斤茶青,150元1斤,卖了600块。”2月1日早上,在江西坡镇高潮村的茶园里,茶农龙启娇一家祖孙三代齐上阵,她们带着饭菜和水瓶,中午准备不回家。

龙启娇一家种有10余亩茶,其中4亩进入盛产期。为了实现早春茶及时采摘卖好价,她家进行了劳务分工,由开货车的丈夫和刚刚参加工作的儿子、大女儿备年货,自己和公婆、小女儿上山采茶。依靠种茶采茶带来的稳定收入,这一家供出来3个大学生。

与龙启娇一家祖孙三代齐上阵不同的是,茶农舒滕星抢采早春茶是“孤军奋战”。他告诉记者,自家有茶园10多亩,一年收入至少有五六万元。“我种的‘乌牛早’品种较少,这些天能下树的茶芽不多,一个人足够应付。春节过后气温升高,茶树出芽率高,采茶最忙,妻子回家过年后就留下来参与采春茶。”舒滕星透露,为了多增加家庭收入,妻子下半年继续外出务工,自己留在家里管护茶园和照看孩子读书。

2月1日,江西坡镇茶农舒藤新在茶山上采茶。

茶青采摘在白天,茶叶加工靠晚上。2月21日,农历正月十二,记者再次来到普安县,临近傍晚,茶青交易已近尾声,位于茶源街道细寨村的响贡茶叶加工园里,8家小型加工厂灯火明亮。其中,普安县顺江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顺江的工厂,人气颇旺。天色渐暗,茶农们依然手提竹篓如约而至,当日采摘的茶青上秤后,换回一沓沓现金。

2月22日上午,位于普安县茶源街道的早茶交易中心,人潮涌动,普安春茶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

“送来多少,我收多少!”陈顺江送别茶农,转过头,一脸疲惫告诉记者,“农历正月初三开始连夜加班制茶,今天收购的茶青要连夜炒好,明早我二女儿送到交易市场,送去多少干茶都能卖光。我都一连3天没有睡一个饱觉了。”

次日一大早,记者直奔陈顺江口中的交易市场,位于茶源街道的中国早茶交易中心。据工作人员介绍,从头年12月底开始到次年3月中下旬,是普安春茶交易的狂欢季,每天上市的干茶供不应求,各省茶商都会上演“抢茶”大战。

2月22日,中国早茶交易中心内,各地茶商正在挑选抢购新鲜出炉的春茶干茶。

“欢迎明天来厂里拿货,早到早得。”记者搜索一番,终于在人群中发现陈顺江的二女儿陈倩,此时,她带来的160多斤干茶已卖完,售价是320多元1斤,而她此刻正在和新接头的茶商互留联系方式。

凭着在茶叶行业的多年打拼和摸索,陈顺江已经蝶变为茶叶加工专业户,儿子和女儿成为帮手,一家人从农户手中购茶青,加工成名优茶原料销售,从中赚取利润。

“茶老板”陈顺江在茶叶加工厂忙碌。

“绿色银行”富茶农,茶农兴茶逐浪高。普安县种植的“乌牛早”、龙井43号等特早生品种仅春茶一季,亩产值在6000元以上,稳步释放富民效应。

在普安县,越来越多群众端稳茶饭碗。“茶叶种植示范基地不断扩大,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联农带农作用,建设茶叶加工车间,还带动农户通过茶园管护、采摘、工厂务工等就业创收。”细寨村党支部书记王官星泡上几杯绿茶招待记者,他指着窗外往来的茶农说,布依风情浓郁的细寨村茶旅融合步伐加快,特色民宿引来不少游客住在茶园里,既喝茶又采茶,尽享田园风光。

高山云雾出好茶,好茶铺出富民路。浙江等省外茶商前来“抢茶”,不断为普安县培养了一批茶产业经纪人和采茶制茶技工,推动普安茶产业做大做强。目前,普安县的“普安红茶技工”劳务品牌旗下的90多支劳务队,涉及采茶技工5万多人。其中,茶源街道冉家四姐妹中的老二冉桂琴,还摘取过2022年贵州双手采茶技能竞赛“金手指”奖第一名,她已成长为黔西南州采茶技术专业人才。

如今,高速通衢、万桥飞架的“高速平原”贵州,打破了山河阻隔,拉近了客商入黔的时空距离,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省外茶企前来投资兴业。普安县在县内培育涉茶主体(合作社)208家,其中,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全国500强专业合作示范社1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州级农业龙头企业16家。

“东茶西进”的共赢之路

这是“东茶西进”的双向奔赴,也是内外合力的共赢之路。

茶产业是普安县举全县之力发展的支柱产业、首位产业,在贵州“在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时代背景下,“东茶西进”双向奔赴之旅早已开启,普安县发挥“店小二”的服务精神,让政府致力于当好茶农、茶企和茶商的“贴心保姆”,引来兴茶人,培养新茶人,把茶产业做大做强。

“在普安,做茶生意基本不操心,服务很到位,我们这些企业有困难,茶源街道负责人随叫随到。”普福茶业发展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何维洒对普安县的“店小二”服务印象十分深刻。这位来自浙江的制茶大师坦言,普安茶叶的先天优势吸引茶企,后天营商环境更是留住茶企。

普安茶神谷是“贵州绿茶第一采”永久首采地。

这是外来茶企的心声,政府服务企业不分内外。细寨村的陈顺江一个人带头,动员其他亲友同行7家小微企业,共同入驻当地响贡茶叶加工园的故事,在当地茶叶行业传为佳话。

“工厂赶在今年农历正月初三前顺利开工,要感谢我们街道的冯主任,他们大半夜带着技术员上门帮我们修机器呢。”陈顺江逢人便夸,“喊他们帮忙,马上就到,想请他们吃个便饭,次次回绝。”

陈顺江口中的冯主任,是茶源街道办主任冯斌,这位皮肤黝黑的基层干部常年和茶山、茶农打交道。

聊起了今年火爆的茶叶行情,冯斌表示,茶源街道是普安县统筹生态、生产、生活“三生”空间,全力推动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打通“两山”转化通道的样板。茶产业良性发展,离不开打造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越来越多茶商、茶企投资兴业。

茶源街道的实践,是普安县主动上门提供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助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2月1日,江西坡镇高潮村的37岁“茶二代”肖军回望高潮村茶产业发展历程,不禁眉飞色舞,“镇上对我们搞茶叶加工很关心,现在我家的手工茶叶作坊‘鸟枪换大炮’,升级成机械化制茶的加工厂。去年我参与政府组织的团队,到浙江考察学习了一个多月,有信心将学到的本领用起来,进一步提升茶叶品质。”

“政府用力、企业用心、群众自发,是茶产业不断壮大的基础。”接过话茬,江西坡镇副镇长王秀云说。

王秀云是在基层沃土成长起来的干部,2012年毕业于贵州大学农学院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2014年通过人才引进,成为产茶大镇江西坡镇政府一名工作人员。工作之初,她的主责主业就是发展茶产业。结缘普安10年,经过长期锤炼,她更懂“茶经”,茶农们远远望见,都是笑脸相迎。

2月1日,江西坡镇副镇长王秀云(左)与茶农龙启娇(右)交流今年春茶采摘情况。

客观来说,普安县茶叶还处于原料供应端,每年所产干茶卖给经销商和茶企,再由对方贴牌销售,普安县本土品牌销售仅占1成。这种“为他人作嫁衣”的缺陷在于,没有自主品牌,附加值不高。

辩证来看,普安茶经过技术加工和贴牌,摇身变成名优茶,成为市场抢手货,这种“借船出海”的路径让茶产业有了市场通道,导引产业根基不断加强,产业链更加紧密,推动了茶产业发展、实现茶农增收、带动农民就业,这无疑是积极的正向效应。

茶产业迎来闯进市场的关键一步,如何进一步做强做大,普安县进一步借力东部茶企,优化营销流通环境,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强化品牌意识,借“他山之石攻己之玉”。

这些年,为了破解普安茶没有自己“拳头”品牌的短板,顺应全省茶产业品牌化浪潮,在上级有关方面倾力支持下,普安县重点打造“普安红”区域公共品牌。

2016年,普安县联手国内红茶标杆企业福建正山堂,让普安优质茶资源与一流加工工艺联姻;2017年,贵州正山堂普安红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普安制茶工艺大幅度提升;2018年,浙江省宁波市牵线搭桥,全球最大绿茶出口企业浙茶集团落户普安;2023年,广东省龙门县协作助力,“太姥山?普安白茶”项目上马生产;2023年,“普安红”专卖店或专柜达343家(线下284家、线上59家),“普安红”运营中心10个……昂起“普安红”品牌龙头,普安茶正在成为全省乃至全国茶界又一张闪光名片。

穿透厚重的岁月,四球古茶树的味道延续至今,正是普安县荣膺“贵州绿茶第一采”永久首采地和茶产品红、绿、白齐飞的坚实底气。

“东茶西进”,黔茶飘香。有了政府和企业的双向奔赴,有了市场和基地的良性互动,有了茶企茶商茶农的携手共赢,普安县茶产业的春天将会更加生机勃发、点绿成金。

来源:贵州日报 天眼新w 客户端

记者:刘莹 陈俎宇 向淳 袁鹏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