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各民族植茶饮茶的历史
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一头大象-普洱茶

永昌各民族植茶饮茶的历史

永昌有悠久的种茶、制茶、饮茶的历史。由此,奠定了永昌古郡在滇西首先接触和传承茶文化的历史地位,而且自古永昌就是西南古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镇,是内地通往东南亚诸国的重要驿站和东南亚诸国进入中国的第一重镇,商贾云集。自然,茶叶这一寻常商品也普及到寻常百姓家,当时永昌最负盛名的茶叫“太华茶”。400年前,大旅行家徐霞客在其游记中记载了他在永昌最高兴最难以忘怀的一件事,是1639年8月初,欲渡澜沧江前往鲁史,“店主老人梅姓颇能慰客,特煎太华茶饮予”,该茶回味悠长,汤色清绿透亮,味烈香浓,让人心旷神怡,飘然若仙。

永昌有着得天独厚的适宜茶叶生长的自然条件,有极为丰富的茶叶品种资源,有悠久的种茶、制茶历史,在芒宽的高黎贡山脚下有许多古茶树。

老缅古茶园和茶的传说

距敢顶行政村七公里的西边,有个叫七树坪的山岗,岗上有一片1000多亩的古茶园,传说是老缅人栽的。当地人一直将它叫作老缅茶。


高黎贡山古茶树



位于芒宽的老缅城范南丹摄


这片茶园的茶树与众不同,树形如刺蓬,叶是长条形,叶边是刺边(锯齿状),这种茶树不会开花结果,用这种茶树精制成的茶叶泡出的水,颜色青如竹叶,味道甘甜,喝了能提神解乏。当地人从旧社会到现在还时有人去采这种茶叶。这片古茶园没有人去管理,虽历经多次野火和人为砍伐,仍茁壮成长,生机勃勃。

腾冲境内的高黎贡山也发现了大量的野生茶树和人工栽培的古茶树。据有关资料介绍,野生型和栽培型古茶树的存在是茶文化的基础。永昌古茶园的存在填补了“保山从不产茶,野生茶到今未曾发现”的历史空白,从而丰富了国家和省地的茶资源宝库。使保山市成为世界茶树原产地区域。被称为茶祖的先民——德昂族在永昌的存在,也是茶文化的源泉佐证。古茶树被列为国家二级珍稀保护树种。

隆阳区芒宽境内的古茶树景点除敢顶村七树坪古茶园外,还有:白花岭黄竹河凹丝绸古驿道桥头的野生茶景点,老蟒山老茶园,古板栗园旅游景点、烫习杨桥、大路等。

在芒宽一带流传着这样一首古老的采茶调:

正月采茶是新年,打开箱子两吊钱,

一吊一百难拿去,剩得九百开茶钱。

二月采茶茶发芽,郎扳茶树妹采茶,

郎采多来妹采少,多多少少早回家

三月采茶茶叶青,茶树脚下绣手绢。

两边绣出茶花朵,中间绣起采茶郎。

四月采茶茶叶黄,奴在家中两头忙,

家中忙忙忙烧火,山中忙忙忙采茶。

很古的时候,永昌西山梁子的群山中有这样一个民族小山寨,有一人因获罪被判处极刑。这时,集市上出现了茶叶这种东西,该山寨的人不知道这茶叶为何物,有什么用,认为是一种毒药,是外族用来害人的,想用茶把山寨的人毒死,以便占领山寨。山寨寨主闻知此事后,就想试试茶叶到底是什么东西,是否有毒,是不是用来害人的,于是,寨主便让被判极刑的人犯饮茶做试验。寨主对人犯说,如果你饮了茶水后不死,活了下来,这说明你福大命大,你所犯的罪从此一笔勾销,既往不咎。那人犯想横竖都是死,喝就喝吧,就答应下来。那人犯天天就喝茶,可感觉越喝越好喝,不但清香解渴,而且喝后不但不被毒死,反而精精神神,在过了刑期之后,寨主只好把人犯释放。从此,这里的人们都学会了饮茶。自古永昌各地的风俗都是来人来客首先要“茶水相待”。汉族古曲中有《采茶曲》和《采茶歌》,祭祀时有《茶文》《茶辞》;彝族有用唢呐吹奏的《采茶调》和《茶吉利》等等。这些茶文化,并非十年八载就能形成,它是通过几十代人才能完成留传至今的。

不仅如此,与茶相关的事物应运而生,永昌的高黎贡山一带和西山梁子的千村百寨中,无论是汉族,还是彝族、苗族、白族等,茶叶的广泛应用也足可以看出饮茶历史的久远,如新建房屋竖柱上梁,亲戚朋友前去祝贺称之为“点茶”,拿茶作贺礼那是不可缺少的。集市、街道上有茶楼、茶店;人有茶农、茶友;古道上有供过往行人解渴、解乏的茶庵、茶铺。大旅行家徐霞客行走在博南古道上,又渴又乏之时,见到了道边为行人提供方便的茶铺,他在游记中写道:“由脊而南,有庵跨坳中,题曰普济庵有僧施茶于此,是即所谓江坡顶也”。“又南下里余,为西来大道,有茅庵三间倚路旁,是为茶庵”;山上有茶树、茶林、茶园;各族民众的家中有了茶叶和各种茶具,同时也就诞生出了多种烤制、炮制茶叶的方法和饮茶时的诸多礼仪,使茶成为众多饮品中应用最为广泛,最受人青睐的佳茗。

因此,从上述这些民间“茶文化”中,可以看出永昌植茶饮茶的久远历史和厚重文化,就像一颗颗散落后没入尘土的珍珠,一旦将他从尘土中刨出,揩去灰尘,它就会发出令人目眩的光彩。

据保山市有关部门和茶叶专家调查,在隆阳区境内,高黎贡山一带发现了大量的人工栽培和野生的树龄在1000年以上的古茶树。

保山古茶树的地域分布

保山属茶树原产地区域之一。早在1000多年前,保山的先民就已认识和利用茶叶,种茶历史悠久。据保山、腾冲、昌宁县《地名志》记载,历史上不少古老的村寨、河流的命名都直接冠以“茶”字;境内古茶树资源较丰富。据1991年以来断断续续的调查,到目前为止,保山已有5县(区)28个乡(镇),40个村,55处发现基部干径超过30厘米、树龄达百年以上的古茶树。按水系划分,保山古茶树分布于三江流域的隆阳区瓦窑、瓦渡,昌宁县大田坝、漭水、耈街、达丙、右甸、温泉8个乡(镇);在怒江流域的隆阳区芒宽、杨柳、老营(西河)、潞江,龙陵县镇安、勐冒、象达、平达,施甸县姚关,昌宁县勐统10个乡,在龙川江和槟榔江流域的腾冲县固东、曲石、上营、蒲川、团田、新华、猴桥,龙陵县龙江、龙山等10个乡(镇),均有古茶树分布。其水平分布在东经98°15′(腾冲猴桥)至99°22′(昌宁耈街),北纬24°13′(龙陵平安村)至25°32′(隆阳区瓦窑道人山)之间;但主要集中分布于北纬24°25′至25°05′线之间。古茶树的垂直分布海拔为1200至2400米,其中以1640至2200米处居多。

目前已调查发现的古茶树,其树龄在百年以上的,确认数以千计,分布面积上万亩;干径在40厘米以上,据不完全统计已超过百棵,分布于28个乡(国有林区)。其中:干径60至79厘米的有42棵,干径80至95厘米的有26棵;有13棵干径超过100厘米,树龄达千年以上。

保山古茶树群体分布相对集中,数量较多的地区主要有四处:一是隆阳区潞江镇的德昂寨子,摆罗塘及周边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分布有野生型大茶树);二是腾冲县蒲川乡坝外;三是腾冲县猴桥镇灯草坝村的茶林河;四是腾冲县上营乡文家塘;其他地方古茶分布都较零星稀少,其保护开发利用的价值远不如上述四个地点。

在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属保山辖区范围的百年以上的古茶树群落达45000亩。

自然生长的野生型古荼树

高黎贡山茶树王:位于隆阳区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海拔2210米),树高16.8米,树幅6.50×5.4米,干径138厘米,最大干围4.47米;一级分枝4个,最大枝径47厘米,叶长宽115厘米×5厘米,叶面平,叶质软;树龄达千年以上。

挂蜂岩大茶树:隆阳区高黎贡山挂蜂岩脚(海拔2300米)有20多棵。其中一棵树高达20.7米,树幅5.6米,干径107厘米,树型乔木,树姿直立,最低分枝高2.6米,分枝处干围2.1米;一级分枝3个,最大枝径50厘米,叶长宽10厘米×4.3厘米。

栽培型古荼树

五峰寺古茶:位于隆阳区潞江乡帮陇村五峰寺后山(海拔2000米),树高7.2米,树幅10.5米×10米,干径103厘米,树干灰白,树型小乔木,树姿开张,最低分枝60厘米,一级分枝7个,最大枝轻43厘米;叶长8.3厘米,宽2.8厘米,叶面隆起,叶质柔软,叶齿浅锐;花径2.9厘米,花瓣9片,柱头3裂,果径2.2厘米,呈圆球形。据民间相传,这棵茶树是三国时期诸葛孔明南征时路过潞江坝栽下的,也叫孔明茶,因此树龄起码在千年以上。(同样的传说在思茅、版纳也有)

德昂老茶王:位于隆阳区潞江乡德昂旧寨(遗址)西北地埂边(海拔1980米),树高7.6米。树幅6.2米,干径108厘米,树为小乔木,树姿半开张,最低分枝高1.43米,一级分枝7个,最大杈径41.4厘米,叶长9.2厘米,宽3.9厘米,根茎处中央已枯死成空洞,树龄在千年以上。

德昂寨古茶:为乔木茶树,在隆阳区潞江乡德昂寨(遗址)南地坎边(海拔1950米)有10棵。其中一棵树高7.9米,树幅4.5米,干径81厘米,一级分枝4个,最大干径40厘米;叶长10厘米,宽3.8厘米,叶面卷起,叶质软;花径3.0厘米,花瓣7片,柱头3裂;果径2.9厘米,种脐稍下凹。

芒宽古茶树的传说

隆阳区芒宽境内的敢顶、烫习、白花岭等地都分布着野生型和栽培型的古茶树,关于这些古茶树的来源。有这样一个故事:

德昂族起源古歌《达古达楞格美标》记载,在很古很古的时候,天空和大地是一片混沌。只有一团黑乎乎的东西在天上转。后来,这团黑乎乎的东西被雷劈成两半,从中间诞生出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智慧之神帕达然。帕达然的黑衣被雷劈碎后变成了一棵棵茶树。智慧之神帕达然摘了一朵茶花挂在天上,变成了月亮:又摘了一个茶果挂在天上就变成了太阳,再把茶花搓碎洒到天上,也就成了满天的星星。

茶树长在天上,却想着荒凉的大地。一株最小的茶树想:“天上五彩斑斓,大地却一片荒凉,茶树为什么不能在地上生长?”这株小茶树的102片叶子飞出天门,变成51个小伙子和51个美丽的姑娘。

茶叶兄妹们在地上与各处的妖魔斗争,他们的眼泪变成了江河湖海,他们的皮肉变成各种绿色植物,他们出的血液变成各种飞鸟、走兽和鱼虫,就连地上的泥土,也是大神帕达然命天上的茶叶变成的。

后来,那50个姐妹飞上了天,50个兄弟为失去妻子而悲痛死去,仅剩下小弟达楞和小妹亚楞没有分手坚守在地上,他们的后代就是德昂族的祖先。(贺飞)

来源:保山日报,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