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紫砂艺术界和紫砂商业界,似乎人们都在强调紫砂工艺品的半手工和全手工问题,人们总认为半手工紫砂工艺品的艺术审美功能要次于全手工制作的紫砂工艺品。我觉得这是人们普片存在的一种心理问题。
前不久,有壶友在某电视台的一期颇具收视率的节目中高呼:现在“宜兴能找到的好壶越来越少了”,因为“纯手工”的壶越来越少了。此语一出,立即在紫砂界引起强烈反响。究竟什么是“纯手工”?什么是纯手工?现在市场上说的紫砂“纯手工”制作,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不借助任何工具,完全靠手工来完成的一种制作过程,其实这个是完全错误的理解!就像咱们吃饭一样,难道不需要工具筷子就用手抓吗?
很多壶友第一件事就是把身边的壶拿出来晒一下,然后在群里请教:此壶怎么样,泥料好不好,是不是化工壶。而由这“三连问”引发出来的嬉笑怒骂更像是壶友玩壶的众生相。
所以紫砂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扯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比喻,紫砂这东西,有点像机械表、机械相机、钢笔等完全不实用,但又有那么“一点用”的物件。拿机械表计时,机械相机拍照,钢笔记事——虽然很有趣,但是以上三个功能,现在一个小小的手机就能搞定,而且工作效率高,比上述三种工具干净利落得多。
紫砂泡茶的“效率”也不高。每次用之前要先温壶,用完之后还得热水清洗,茶巾擦干。用飘逸杯、快客杯、盖碗来泡茶,都比紫砂方便,茶汤的表现,也丝毫不比紫砂差。
所以,紫砂在茶器里头,就属于“有用且好玩”的那一类。不可否认的是盖碗也好玩,但盖碗再怎么变也是那么个形状,最多在釉色方面玩些花样。论好玩,盖碗是远远不如紫砂的。所以尽管盖碗泡茶很好用、很方便,还是有很多人喜欢用紫砂。
论实用,全手工和半手工的壶是没有任何差别的。既然玩紫砂要论好玩,自然就要论全、半手工。全手工的壶一定比半手工的壶好玩。半手工就好比你去临摹一个书法作品,而全手工则是自主创作。顶级的书法赛事上绝不会出现临摹作品的影子。现在宜兴每年都有全手工作品大赛,并且每年的职称考试里,参赛工手多是以全手工作品参加评审。恕我孤陋,还从没听说过举办过“半手工大赛”的。
“全半手工”从来不是一个市场概念,“发茶性”才是赤裸裸的市场概念。市场概念就是忽悠概念、莫须有概念。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如果说紫砂有“发茶性”,我想云南做建水陶的朋友一定不服,建水陶难道就没有发茶性?而且这让那些喜欢用盖碗的茶友怎么办?我相信没有人敢说盖碗有什么“发茶性”。
“全半手工”是一个踏踏实实的专业概念。练就一手紫砂全手工制壶的好功夫,没有至少十年的拜师学艺(拜师期间是苦寒岁月,人累且收入低)、刻苦训练、悉心揣摩,加之天赋,是做不出一把像样的全手工紫砂壶的。然后,竟有人说全手工是市场概念?!!!
现在总有那么一些人,开口闭口“工匠精神”,但一到具体实事上,就马上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淘宝上销量成千上万的低价劣质“紫砂壶”算是一个明证。按照某些淘宝卖家的描述,一两百块钱就能买到泥料珍稀、工艺顶级的紫砂壶,再加一百,还能买到高级工艺美术师的作品。
这甚至导致了一些茶友,坚信紫砂的利润很“惊人”,因为成本也就是“一两百块钱”。甚至有的壶友加了微信,进了群,晒了一堆的“百元壶”,得知真相后又立马弃用,甚至当场摔碎,搞得我一愣一愣的。只能说爱之者甚,而恨之者更甚。
玩壶是应该有目的性的,是为了收藏欣赏还是为了喝茶?作为一件工艺品,紫砂壶首先应解决功能问题,要实用;其次在观赏上,要给人精神上的满足。如果强调“全手工”制作的,造型不好看也不是好作品。现在一些人认为什么东西越难就越好。而越难的,不一定艺术水平越高。要从文化价值上,从整体上来衡量。无论是实用品、艺术品都是要注重作品的文化含量、作者的文化修养在自己作品中的体现,才能够通过作品达到人与人的交流和沟通。
其实以上说的都是闲话。如果用一篇文章就能讲明白什么是“好紫砂”、“真紫砂”,并且能让初学者看懂,玩家叹服,大师点赞,那岂不是表示我,以及我的部分同行,在这个行业跌打滚爬多少年积攒下来的经验和花费的无数钞票都是没什么卵用的?
可能,这也是我一直以来专注于传统全手工制壶的一部分原因:一种对未知混乱的恐惧。这个看似平静却兵荒马乱的年代,唯有独善其身。
来源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