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手中的白茶存放越久就越好吗?存白茶先了解这“四好”
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你手中的白茶存放越久就越好吗?存白茶先了解这“四好”

        茶百科再给茶友们分享些关于白茶实打实的的干货。喜爱白茶、存放白茶之前请必须了解学习这些,也请收藏分享给你的朋友。

 

        你所存放的白茶能不能很好的转化,未来能不能可期待,有没有存放后的价值,以下四个方面请详细体会。

 

 

 

原料好

 

        好白茶的关键及前提是原料要好。这是内因或先天的基因。原料好,茶百科认为主要包含环境好、地域好、采摘时机好、采摘标准好、品种好等因素。

 

地域正确

 

        白茶的风行,目前全国一片“飘雪”,茶百科所了解到,基本能产茶的省市地区,都在制作或尝试制作白茶,并推出白茶,有几个地道的明确告知买茶人,他所制作的白茶是目前白茶国标中规定限制的地理范围外的白茶?

 

        不是说不能按白茶工艺制作白茶,只是所有的茶都有一定的地域性,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茶,地域土壤的不同,所制作的白茶内质差别天大的。内含物达不到,何谈存放后的价值?

 

环境正确

 

        环境包含气候、海拔、土壤、光照、降水量、植被等等。

 

        我们没法把握所有,那就先从“高海拔产区”这一个条件掌控。高海拔茶区,代表着植被、气候、土壤、降水量、光照等条件整体较好。毕竟平原地带、低海拔相对环境总体是不如高海拔茶区的。

 

时节正确

 

        是指采制的时机时节,能存春白茶、秋白露茶,就不存夏白茶、暑天制作的白茶。

 

 

标准正确

 

        是说符合采摘标准,白毫银针采独芽,白牡丹采一芽一二叶,贡眉采摘自当地的土茶菜茶,寿眉采用抽针后的叶片或采摘带瘦弱芽头的一芯二三四叶。至于黄片,偶尔喝喝,浅尝辄止即可。

 

品种正确

 

        全国一片飘白,采摘的茶树品种,已经远不止白茶标准范围规定的品种了,不止是大白茶、大毫茶、水仙等品种,你一定听说了别的很多茶树品种用来制作白茶了。茶百科就不点名了吧。

 

        不是说全国上千种茶树品种不能按白茶工艺制作白茶,只是,了解制茶学的师傅都应该懂得,任何茶树品种,都有其各自的“适制性”,就是它的基因决定了制作传统以来的当地茶品更适合,而不是拿来随便用别的工艺套用制作市场热门的热销茶。这不是创新、这也不是制茶,而是急功近利。

 

 

 

工艺好

 

        有了好的白茶原料,其次就是制作加工工艺的问题了。再好的山珍海味和食材,没有巧妇,一样烹饪不出好吃的食品。

 

        制茶同理,有了原料好的前提,然后就是工艺的问题了。工艺出了问题,所制作出的白茶,一样没有任何的收藏、存放价值。

 

        关于白茶工艺,茶百科为茶油们透露几个机密。

 

萎凋工艺

 

        白茶的关键工艺环节是萎凋,这里面的学问那是大了去了。在哪萎凋?萎凋的环境温湿度多少?萎凋够不够时间时长?萎凋是不是及时?萎凋是不是过了?萎凋方式是什么?。。。这个问题,茶百科讲一天也讲不完,那可是师傅们一生的吃饭本事,不是我们三言两语就说的清楚的。

 

        可是,白茶火了,价格涨了,在外打工的人一看这太好了,认为白茶制作太简单了,“采摘后,摊摊晾晾,干燥即可”,于是很多作坊、铁皮房子在福鼎、政和等等拔地而起,那里很多根本没有师傅,甚至制茶季都见不到茶鲜叶,外地茶油跑去时,见到白茶成品倒不少,那茶从何而来的呢?

 

        大道至简,越简单的东西掌握起来越不容易。看似萎凋简单,可制作起来复杂的很,变化无穷。

 

        因而当掌握不了时,小茶厂、小作坊就只好采购外面的茶,充门面。

 

        更有甚者,直接采用抽湿机空调房内快速祛湿,直到干燥即可出厂销售了。

 

        还有,萎凋槽一路热风过去,管它什么是萎凋时间、萎凋程度、萎凋变化等等。

 

        再有,鲜叶采摘回来,直接装入烘茶机,快速高温烘干,做出来的“白茶”鲜绿嫩绿漂亮,其实已经杀青了,都成了绿茶了,还何谈收藏、存放的必要?

 

        更有,萎凋过程中,要不要闷堆?茶百科在多个茶厂见识了萎凋过程,或萎凋后的白茶,堆在一起,甚至有茶厂盖上布或塑料袋,以使其快速转化,祛除苦涩,增加甜度。

 

 

干燥工艺

 

        再来看白茶的干燥环节。

 

        茶叶干燥主要就是烘干、晒干、炭焙等。

 

        干燥方式的不同,造成白茶品质、香气、滋味差别更大。

 

        晒干,最传统,也最具存放后的功效价值,只是工作量大,需要时间长,耗费工人师傅多,成本大的多,且要看天而晒。

 

        烘干。白茶不揉不炒,保持自然的内部活性酶,而干燥过程中,如果高温,如果急功近利节约时间、电费、快速出货等,那烘出来的白茶还有几份白茶的价值?还有没有存放价值?

 

        烘干,同样讲究温度、讲究变化、讲究时机、讲究时长等。

 

        另一个就是关于炭焙,一提到炭焙茶,好像很多茶友就联想到好的岩茶离不开“焙法甲天下”的炭焙,认为炭焙后的白茶就如同好岩茶一样,就是好白茶了吗?

 

        炭焙白茶,焙的好确实好白茶。大多炭焙白茶,当下品饮确实是甜度高、香味好,有很大的因素是慢焙促使白茶内部酚类物质的分解转化,苦涩度降低,甜度增加,香气较晒干白茶提高了很多。但炭焙到何种程度、何时炭焙、炭焙温度等等因素,都影响着白茶的品质,那炭焙白茶的未来,这样的炭焙白茶,收藏存放后会如何?目前好喝,是不是透支了白茶的未来?目前不得而知,留待以后观察及茶油们的对比交流。同时还有炭焙理念、师傅经验等因素变化。

 

        对于干燥方式,无论是烘干机、炭焙等,都本来是应对日晒天气不好时,模仿接近太阳的温度或方式来干燥白茶,而如果只是一味的讲究了干燥,舍弃了初衷,过高温、过快的干燥,透支了未来,那是不是舍本逐末?

 

 

含水量

 

        白茶国标中,旧的版本中规定白茶干燥后的茶叶含水量不得超过7%,而随着发展,今年最新实施的白茶国标中改变了这一数字,实行8.5%的标准,这就放宽了要求,降低了标准,对很多茶厂容忍了很多。但很多师傅就讲这样8.5%的含水量的白茶,如果存放在北方还好,如果存放在南方,保存不好,可能很快陈变,甚至变酸、或变质。

 

        而如果市场上充斥着急于上市、追求早、追求抢鲜的茶厂制作的白茶,那么含水量更高,所以才有经常听到茶友说,买的白茶,当时好喝,放几个月后没味了,一年半载后变得更加寡淡了,甚至变酸了,这基本都是含水量太高的原因。

 

        特别是白毫银针,干燥制作,更加急不得,因为它肥嫩含水高,因为它里外很多层,里面的水走出来,干燥起来更难,更需要时日,更急不得推出上市。但恰恰市场上它最贵,最被不懂白茶的友追求抢鲜抢早,含水量过高自然存放后没有价值。

 

 

 

保存好

 

        存放好白茶,有了前面的原料好、工艺好、含水率达标,另一个就是如何存放、如何保存的方法问题了,这个在前一篇内容中茶百科贾留华已经分享,请查看:白茶存放完全手册 | 原理不懂 方法不当 前功尽弃

 

        只有原料好、工艺好、含水率达标好、保存好,“四好”成“一好”,白茶才能越存放越好、越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