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一头大象-普洱茶

2025年福海 傣乡砖茶 生茶 500克

浏览量166 + 收藏
分类
普洱茶
品牌
福海茶厂
厂家
勐海县福海茶厂
规格
500克/砖/盒,24盒/件
年份
2025
单位
原料
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
产地
中国云南
储藏条件
在清洁、避光、干燥、无异味、无污染的条件下贮存
保质期
在符合本标准的贮存条件下,适宜长期保存
今日报价
¥ 168.00 /砖
更新于2025-02-18

属性

种类
生茶
工艺
紧压茶
形状
砖茶
包装
盒装
茶区
西双版纳
净重
500 克

交易

找货信息

暂无信息

出货信息

暂无信息

资讯

更多

2020年傣乡沱茶|传统制品,甘香爽口

产品
12阅读
·
2020年8月4日 06:42

2020年傣乡沱茶|传统制品,甘香爽口2020经典傣乡沱茶传统沱茶“傣乡沱茶”是一款八角亭茶业延续制作的经典沱茶,得名于茶叶原料出自于傣族之乡西双版纳勐海茶区,

傣味传承——傣乡沱

产品
8阅读
·
2019年3月28日 02:43

沱茶的由来沱茶是云南茶叶中的传统制品,历史悠久,古时便享有盛名,早在明代万历年间的《滇略》一书中就有记载:“士庶用皆普茶也,蒸而团之。”据资料记载,形似倒置碗状

傣味传承——八角亭·傣乡沱

产品
21阅读
·
2018年12月20日 08:41

沱茶的由来沱茶是云南茶叶中的传统制品,历史悠久,古时便享有盛名,早在明代万历年间的《滇略》一书中就有记载:“士庶用皆普茶也,蒸而团之。”据资料记载,形似倒置碗状

图片

更多

简介

2000年代初期,福海茶厂推出了首款傣乡砖茶,历经岁月洗礼,成就了跨越时代的经典传奇。

以传统傣乡砖茶为样本,精心复刻升级,传承经典韵味。四级与六级原料匠心拼配,老嫩适中,品藏皆宜。

福海茶厂四十二载深耕西双版纳茶区,积淀深厚底蕴。茶厂储备优质原料数千吨,傣乡砖的选料更是优中选优,品质卓越。

秉承老厂砖茶制作精髓,沿用传统磨具定型工艺,辅以深层井水蒸压技术。其外形质朴敦厚,茶砖油润光亮,周正有形;条索清晰可辨,肥壮显毫,彰显非凡品质。

拼配,作为传统普洱茶大厂的核心秘技,历经一代代制茶人的传承与精进。

秉承传统拼配技艺之精髓,甄选西双版纳名山名寨——班章、勐宋、南糯山等地2021至2023年优质原料。以匠心独运的拼配技艺,巧妙融合班章的雄浑刚猛、勐宋的醇厚饱满与南糯的清甜怡人。

茶汤滋味饱满丰富,香气馥郁悠长。当下品饮,清新回甘;久藏陈化,更显醇厚之韵。

品质特征:精选2021-2023年班章、勐宋、南糯山等西双版纳茶区优质原料、以福海茶传统拼配技艺拼配而成。茶砖周正,条索清晰,茶芽肥壮,茶汤滋味饱满浓厚,花蜜香馥郁,回甘生津迅猛持久,层次丰富,品藏皆宜。

原料年份:2021-2023年

生产年份:2023年11月

砖茶,源自古老悠久的茶马古道,以紧压成形,便于长途运输和长期存放等优势在茶马古道上穿越数百年,成为一段香韵悠然的凝固史诗,在时代变迁,光阴沉淀中酝酿出普洱茶独有的生命力,传递茶香与情谊。

宋太宗时期,云南出产的普洱茶就已远销中原和江南一带,砖茶则主要供应给疆藏等边远、高原、游牧地区,又被称之为边销茶砖或专供茶。清雍正七年(1729年)设置普洱府后,清廷通过"茶引"制度管控茶叶贸易,云南普洱茶进入鼎盛时期。满清贵族虽然保持饮乳食肉的饮食习惯,但宫廷贡茶仍以工艺精良的团饼茶为主,砖茶产量相对缩减。清朝末期,战乱频发,社会不稳定,老茶庄不断迁移,砖茶因此也少有遗留。

直到解放后,普洱茶出口增加,再次带动砖茶的发展,现代普洱茶中也逐渐出现极具代表性的砖茶产品。2000年代初期,福海茶厂推出了首款傣乡砖茶,在时光的淬炼中成就了跨越时代的经典传奇。我们以传统傣乡砖茶为样本,精心复刻升级,传承经典韵味,以四级与六级原料匠心拼配全新的海傣乡砖生茶,让这一份承载着雨林晨雾浸润的鲜爽与历史和光阴厚韵的经典之味回归,致敬,传承和铭记。

西双版纳茶区绵延的茶香中,福海茶厂深耕四十二载,时代变迁,光阴沉淀,深厚的积淀与底蕴借由一缕缕茶香延续至今。茶厂内储备的优质原料达数千吨,是自然的馈赠,也是时间的珍宝,等待焕发出独特的生命力。

2000年代初期,福海茶厂推出的首款傣乡砖茶,经过市场检验得到一致好评,二十多年后,制茶工艺精进,原料优选,使得这一款产品的复刻过程更加精益求精,其品质也得到了提升。与此同时,在制作过程中秉承老厂砖茶制作精髓,沿用传统磨具定型工艺,辅以深层井水蒸压技术,整块茶砖,外形质朴敦厚,表面油润光亮,周正有形;条索清晰可辨,肥壮显毫,品质优越。

品评

器具:福海茶定制白瓷盖碗投茶:7克

干茶:茶砖周正,条索清晰,芽叶比例适中;

茶样醒养:选用适宜的茶罐(紫砂,瓷,陶等),撬散成小块,醒养一周后品饮最佳;

温润器具:提前用沸水充分温润冲泡、品饮器具;保证开汤时充分唤醒茶叶;

润茶

干茶香纯正,无异杂味,润茶1次,细水线压块注水或杯壁定点注水,开盖,待茶叶冒泡结束后出汤;

第1-3泡

冲泡水温100℃,细水线定点注水,1/2泡注水结束等5~10秒出汤,第3泡开始即冲即出,出汤后揭盖,汤色明黄,香气清爽无异杂味,汤质细腻,甜滑;

第4-6泡

冲泡水温100℃,粗水线定点注水,即冲即出,茶汤清亮,滋味鲜甜,苦甜交织,回甘迅速且持久;

间歇几分钟:回甘持久,持续且细腻的甜润,让口腔回味无穷,清爽的甜,不粘腻,如沐春风。

第7-8泡

冲泡水温100℃,粗水线低水位旋转注水,第7泡可焖2分钟左右出汤,滋味微苦微涩,瞬间化开,回甘隽永,与之前的苦交织在一起,丰富,有层次感;第8泡,20秒左右出汤,茶汤清甜却不平淡。

叶底·鉴别

柔软舒展,匀齐无花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