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茶如何建好、发挥好茶叶初制所的思考?
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一头大象-普洱茶

云茶如何建好、发挥好茶叶初制所的思考?

为加快云茶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省农业农村厅和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日前联合印发了《云南省全面规范茶叶初制所建设行动方案》,全面规范茶叶初制所建设行动正式启动。

鼓励茶叶初制所对生产加工条件和食品安全风险管控能力进行改造提升。对符合《建设规范》且验收合格的茶叶初制所,按照《云南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管理办法》的规定予以登记,省财政给予一次性补助1万元。

云茶产业的成败在于基地,依赖于自然禀赋和丰富的茶文化。

影响茶叶好不好的五大要素:第一是土壤,土壤所含矿物质丰富程度对茶叶品质的影响最大;第二是降水、海拔、气候、光照、周边植被等自然要素;第三是品种,没法说什么品种好与不好?云南的茶叶品种很多,要根据企业和茶农定位生产哪类茶来确定品种,如景东县选育的“普景一号”,芽头大、品相好、产量高,一天一个人可采摘20一30公斤鲜叶,但茶气弱,以采芽头制绿茶和白茶为主,而不宜做普洱茶的原料,这个品种目前在云南省通过嫁接发展面积超过两万亩;第四是留养模式,云南大叶种茶的基因是乔木型,无论是有性繁殖还是无性繁殖,都能长成苍天大树。

人们为了方便采摘管理,提高产量,进行开挖水平台地进行密植和矮化管理,树形被修剪成灌木型,这种模式叫台地茶又称现代茶园,若是生产普洱茶为主,建议采用稀疏乔木留养(即古树茶种养模式),若是以采芽头为主做绿茶、红茶、白茶等则以发展台地茶为主;第五是加工工艺,再好的原料没有好的工艺也不行。

提升茶叶初制所就是解决加工工艺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对茶产业扶持力度是很大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办茶厂,大都配套建有初制所,当然现在基本民营化。而云南主要产茶的州市,茶叶以茶农相对分散种植管理为主,面积连片千亩以上的基地都建了初制所,以普洱为例,2011一2014年市县两级政府就扶持了130多个标准化初制所改造、新建,每个补助标准为40万元或60万元两个档次。有的初制所是以茶叶合作社形成建设,很多初制所投资超百万元,建得很气派。但目前部分初制所经营很困难,大量产能闲置,这里有市场、流动资金、无人采茶、管理不善等各种因素。

此次初制所“革命”,做到因地、因人制宜的指导很关键,我认为提“小微初制所”建设更切合实际,目前标准初制所没有覆盖的地方主要是面积几百亩、几十亩的多,建大了没用,可利用家庭住房为主,加盖部分萎凋、杀青、摊晒的地方,能达到生产过程清洁、标准就行,切莫再上面子工程,追求高大上,让小微初制所的主人不过多负债,轻装上阵,加之省政府补助的一万元,可起到鼓励、锦上添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