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产业杭州指数是一个包括价格指数、成本收益指数、消费指数、行业景气综合指数等在内的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和功能性的指数体系。
目前,中国茶产业杭州指数主要编制了茶青交易指数、干毛茶交易指数和部分地方名茶鲜叶原料交易指数。本期主要介绍2024年度茶青交易指数,下期将介绍2024年度干毛茶交易指数,敬请期待~
交易指数主要包括同比价格指数和同比交易量指数:
同比价格指数就是通常的年距环比指数,为剔除季节性因素,同比价格指数利用本年某月(季)与上年同月(季)进行对比。
同比交易量指数为本年某月(季)与上一年同月(季)对比的交易量指数。
两者范围均为(0,+∞),大于100表示报告期总的价格水平高于上一年年同期水平,小于100则表示报告期总的价格水平低于往年同期水平。
2024年度茶青交易指数反映的是2024年我国16个茶叶主产省的118个主产县422个固定观测的初制加工厂的茶青交易情况。
2024年茶青同比交易价格指数以2023年同期的交易均价为基期价格,2024年茶青同比交易量指数以2023年同期的交易总量为基期交易量。
茶青基期价格与基期交易量数据均依据2023年样本区数据统计获得。
2024年茶青交易指数报告期为2月6日—11月30日,其中春茶为2月6日—5月31日,夏秋茶为6月1日—11月30日。
鉴于茶青同比价格指数和茶青同比交易量指数均是报告期数值与基期数值的比值,同区域不同时点的指数值具有可比性,不同区域同一时点的指数值不具有可比性。
2024年春茶茶青交易,同比价格指数为91.0,同比交易量指数为116.8,茶青交易价跌量涨。
2024年早春时节气温整体偏低,部分地区经历多次寒潮,对茶树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前期茶园零星开采,茶青量少价高。
3月温度骤升,茶树生长速度过快导致高品质茶青严重减产,一定程度拉低了市场均价。
4—5月是茶叶盛采期,茶青大量涌入市场,在新茶饮原料茶实际需求增加和初制加工厂对新茶饮发展看好的预判下,市场茶青交易价跌量涨。
夏秋茶茶青同比价格指数为86.5,同比交易量指数为98.4,茶青交易量价齐降。
6月以来,南方多地因强降雨引发内涝,影响茶树鲜叶采摘;浙江、湖北遭遇旱热害产量下滑;与此同时,受整体经济环境影响,茶叶市场行情相对低迷,市场茶青交易量价齐降。
01固定观测点茶青交易概况
//肥料使用不合理,养分投入与机采模式不匹配
2024年2月6日—11月30日,固定观测点茶青累计交易总量为10297.2万公斤,累计交易总额13.7亿元。
其中,2月6日—5月31日,固定观测点春茶交易量为4854.1万公斤,交易额11.25亿元,茶青交易均价23.2元/公斤,交易最高价和最低价分别为900、0.8元/公斤。
6月1日—11月30日,固定观测点夏秋茶交易量为5443.1万公斤,交易额2.46亿元,茶青交易均价为4.5元/公斤,交易最高价和最低价分别为120、0.8元/公斤。
02茶青同比价格指数
//价格总指数
样本区春茶(2024年2月1日—5月31日)同比价格指数为91.0,茶青价格同比减少9.0%。
分月度看,同比价格指数由高位骤降后,一直在100以下波动。
2月,“赶早”下树的乌牛早等早生品种鲜叶紧俏,茶青同比价格指数处于最高值为130.0。
3月至5月,茶青同比价格指数均约为90.0,茶青价格较2023年同期减少10%左右。
样本区夏秋茶(2024年6月1日—11月30日)同比价格指数为86.5,茶青价格同比减少13.5%。
6—11月,同比价格指数先降后升再降,价格水平不及2023年同期。
11月茶青同比价格指数为73.9,处于全年最低值,茶青价格同比减少26.1%。
夏季产茶区内涝、干旱等自然灾害频发,加上市场行情走低,茶青交易量价齐跌。
图片样本区茶青同比价格指数
//主产省同比价格指数
春茶,样本区4个主产省的茶青价格水平较2023年同期上涨,11个主产省的茶青价格水平较2023年同期下降。
湖南茶青同比价格指数等于100.0。
四川、重庆茶青交易价格同比上涨,主要是两地部分地区开采较早,赶上了早春茶的高价,且两地占比较大的春茶后期低价位茶青2024年行情走俏,进一步抬升了当地春茶交易均价。
山东茶青价格同比上涨,是温度与降水量等环境条件适宜下,茶青品质提升的结果。
广东则是2023年冬季部分地区遭遇干旱,减产导致茶青价格同比上涨。
河南、浙江等茶青价格水平下降,一是早期温度和市场双双遇冷,二是后期急剧高温,茶芽快速生长,品质受损。
云南今年茶叶生长条件相对适宜,但市场行情走低,茶青价格同比下降较多。
夏秋茶,样本区仅湖南、江西的茶青价格同比上涨。
湖南主要由安化黑毛茶在控氟提质政策引导下鲜叶原料价格上涨拉动。
江西同时期同等级茶青品质提升,推动市场交易均价小幅上涨。
重庆本年度夏秋茶交易数据因与前一年茶树品种不同,而河南夏秋茶无可对比数据,故两个主产省无同比价格指数。
各主产省茶青同比价格指数
03茶青同比交易量指数
//交易量总指数
样本区春茶同比交易量指数为116.8,茶青交易量同比增加16.8%。分月度看,同比交易量指数走势为先上升后下降。
2月,受低温寒潮影响,茶青交易量同比下滑。
3—5月,与往年相比异常的高温天气,加速了茶树生长,下树鲜叶量同比增加,4月同比交易量指数为最高值126.0,茶青交易量较去年同期同比增加26.0%。
样本区夏秋茶同比交易量指数为98.4,茶青交易量同比减少1.6%。
6—8月,同比交易量指数在100上下起伏。
9—11月茶青同比交易量指数逐月下降,且降幅不断扩大,各月茶青交易量均不及2023年同期,但是9—11月茶青交易量在夏秋茶中占比不高,故其对夏秋茶同比交易量指数影响不大。
样本区茶青交易量和同比交易量指数
//主产省同比交易量指数
春茶,样本区有9个主产省的茶青同比交易量指数高于100。
江苏、四川等地区茶青交易量涨幅较大,主要原因是初制厂加大了抹茶原料茶、工业饮料茶和新式茶饮原料茶的加工,其对低价位茶青需求相对较大。
江西、云南、广西、贵州、山东、广东、浙江等7个主产省的茶青交易量因市场、气候等多种因素影响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茶青同比交易量指数低于100。
夏秋茶,样本区中7个主产省的茶青同比交易量指数高于100,7个主产省的茶青同比交易量指数低于100。
四川、福建等地因为工业饮料与新茶饮原料茶订单增加,茶叶生产力被有效激发,茶青交易量同比大幅增长。
山东降水充足,气候条件适宜,促使茶叶产量同比增加。
陕西因引进的出口茶生产企业于2024年投产,带动当地茶叶交易量增加。
浙江、湖北等地受旱热害影响,茶青交易量同比大幅减少。
广西、贵州、云南等地或因春茶货款回收困难、或有不利天气因素制约、或受积压库存影响,不少初制厂停产缩量。
各主产省茶青同比交易量指数
下期将介绍2024年度干毛茶交易指数,敬请期待~
致 谢
特别感谢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各综合试验站对于指数数据采集工作的支持与帮助,感谢118个主产县、19个产地批发市场信息员辛勤工作。
特别感谢“中茶指数”微信小程序开发与运维团队黄宏强、蔡洪明、吴陈陈、杨后祥、魏亮对杭州指数信息采集工作提供的技术支持。
参与数据采集的信息员名单如下(排名不分先后):胡慧婷、王媛、嵇伟彬、张坚强、姚孟超、朱彩虹、叶火香、宋晓、丁清平、汪新贵、胡双、余淑芳、商涛、王俊奇、卢健、汪伟华、汪梦、解正定、吴学文、陈庆昌、汪于奎、苏贵余、耿其明、戴彭东、胡新泉、江稳华、庄玲芳、潘宏英、吴学荣、吴林春、许大全、傅永兴、罗琼菁、陈林海、李林金、陈贤玉、冯昌强、卢月娥、颜涌泉、蔡银笔、简仁勇、陈丽珍、任杰、李军、陈盛畅、刘知远、牟俊善、阚君杰、张翠玲、李家猛、李潮、董慧、王栋、雷该翔、陈祖义、叶新建、黄哲、张俱权、黄学明、赵亮、刘瑜、刘小芳、刘成栋、王运凤、严亮、唐睿、赵熙、唐勇、李兰兰、钟妮、吴跃龙、向阿香、周艮平、刘芳梅、李国嗣、石春鹏、何宗书、杨玉兰、梁勇、徐明华、李建基、许振松、韦汉明、张成、王廷华、王奕、彭诗、罗学平、甘勇、张丽群、陈伟、李名雍、代卓君、杜红、刘昌军、高玉兰、程刚、陈静、柳青、朱飞、陈正芳、罗丹、胡腾、刘正荣、张金洪、张宗武、田洪军、彭刚、李娜、甫雅丹、李建萍、赵炳山、李光云、赵国海、滕万友、白崇会、周东华、王政委、邱红英、汪涛、何鹏、文锦圆、楼博、蔡川。
本文节选自中国茶产业杭州指数报告,作者:姜爱芹,胡林英,许明晓,杨亚军。指数编制和数据采集参与单位:中国茶产业(杭州)指数由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组委会指导、杭州市人民政府主办、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承办,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工商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参与编制。
来源:中国茶叶 姜爱芹等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