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多少茶叶标准?
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一头大象-普洱茶

我国有多少茶叶标准?

说到中国人的开门七件事之一——茶,很多人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中国茶太多,但标准缺乏,甚至没有标准。这话对吗?今天我们就从中国茶叶标准建设的整体情况入手,给行业读者和消费者作一次普及性介绍,看看中国茶叶到底是不是没有标准?

标准化工作是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有效途径。茶叶的标准化工作是中国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增强茶叶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保证。近年来,随着我国标准化战略的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修订以及《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的发布,我国的茶叶标准工作取得长足进步。在国内标准化领域,逐步形成了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相协调,覆盖茶叶种植、加工、包装、流通全过程的全产业链的标准体系。

《2022中国茶叶标准体系发展报告》显示,我国现有茶叶国家标准79项,行业标准200余项,地方标准1000余项,团体标准900余项。

今天,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小编就为大家梳理一下我国茶叶标准化发展现状。

什么是标准?

目前,对于标准的概念有两种:

一是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规定:标准(含标准样品)是指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及社会事业等领域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

二是来源于GB/T 20000.1《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术语》的定义:通过标准化活动,按照规定的程序经协商一致制定,为各种活动或其结果提供规则、指南或特性,供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文件。其中标准化是为了在既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促进共同效益,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确立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以及编制、发布和应用文件的活动。

标准有哪些分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是推荐性标准,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国家鼓励采用推荐性标准。

1

国家标准

对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国家标准(含标准样品的制作)。强制性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批准发布或者授权批准发布。推荐性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发布。

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代号为“GB”,推荐性国家标准的代号为“GB/T”。国家标准的编号由国家标准的代号、国家标准发布的顺序号和国家标准发布的年代号构成。

2

行业标准

对没有国家标准、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可以制定行业标准。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3

地方标准

为满足地方自然条件、风俗习惯等特殊技术要求,可以制定地方标准。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由地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统一审批和发布。

根据《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的规定,地方标准的编号,由地方标准代号、顺序号和年代号三部分组成。省级地方标准代号,由“DB”加上其行政区划代码前两位数字组成。市级地方标准代号,由“DB”加上其行政区划代码前四位数字组成。

4

团体标准

团体标准一般由依法成立的学会、协会、商会、联合会、产业技术联盟等社会团体发布。我国实行团体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对团体标准的制定进行规范、引导和监督。

《团体标准管理规定》中明确团体标准编号依次由团体标准代号、社会团体代号、团体标准顺序号和年代号组成。例如,5月1日起实施的《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价》(T/CAI 049—2024)团体标准。

国内茶叶标准有哪些“关注”点?

1

国内茶叶标准情况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以茶叶产品及茶叶生产为核心的标准体系建设。目前,茶叶相关的国家标准根据技术归口管理部门的不同,可以大致分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地理标志产品推荐性国家标准、全国茶标委归口的推荐性国家标准,逐步形成了以茶通用标准、茶类标准和再加工茶标准三个层次的基础标准、食品安全与标签标准、质量标准和方法标准相协调的国家茶叶标准体系。

质量安全标准方面,常用的标准包括《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22)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这些标准旨在确保茶叶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包括对污染物的限制和预包装食品的标签要求。2023年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茶叶》(GB31608—2023)是首次制定的茶叶产品强制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且是茶叶产品目前唯一一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这个标准规定了标准范围、术语和定义、原料要求、感官要求、污染物限量、农药残留限量和食品添加剂等技术要求,将是其他推荐性茶叶产品标准的基础标准。该标准将在9月6日正式实施。

方法标准方面,常用的标准包括《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灰分的测定》(GB 5009.4—2016)、《茶叶中茶多酚和儿茶素类含量的检测方法》(GB/T 8313—2018)、《茶叶中茶氨酸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23193—2017)、《茶叶中茶黄素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30483—2013)和GB 23200系列的农药残留量测定方法等,这些标准规定了茶叶中的各项理化指标、各种元素、卫生指标和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

基础标准方面,常用的标准包括《茶叶感官审评术语》(GB/T 14487—2017)、《初制茶厂清洁化生产规范》(DB35/T 1988—2021)、《茶叶赛事组织通则》(DB35/T 2057—2022)、《茶叶感官审评室基本条件》(GB/T 18797—2012)、《茶叶分类》(GB/T 30766—2014)、《茶叶贮存》(GB/T 30375—2013)、《茶叶加工良好规范》(GB/T 32744—2016)和《茶叶加工术语》(GB/T 40633—2021)等。

2

茶叶标准样

茶叶标准样品,即茶类实物标准,是保证茶类标准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实施结果一致性的参照物,是实施茶类文字标准的重要技术基础。近年来,随着我国茶叶文字标准体系不断完善,以及标准样品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和规范,茶叶领域标准样品研制工作也愈发重要。

据不完全统计,茶叶国家标准样品主要分为感官分级标准样品和茶叶中某种或某类成分的基体标准样品两大类,共有19个。

正在研制的有茉莉花茶感官分级标准样品、白茶感官分级标准样品、黄山毛峰茶(特级二等)感官标准样品、太平猴魁茶(特级)感官标准样品、祁门红茶(特级)感官标准样品、霍山黄芽茶(特一级)感官标准样品、六安瓜片茶(特一级)感官标准样品、坦洋工夫茶感官分级标准样品等。已完成验收待发布的有晒青茶感官分级标准样品等。

我国参与的国际标准有哪些?

在国际上,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我国茶叶国际标准化工作也逐步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突破,逐渐由参与走向主导。

1

ISO茶叶国际标准概况

国际上质量相关的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上质量相关的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负责。茶叶相关的标准化工作由ISO/TC34/SC8(国际标准化组织/食品技术委员会/茶叶分技术委员会)负责产品规格、分类、质量指标、测定方法等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截至2023年12月31日,现行有效的茶叶国际标准共31项,除2020年及以前发布的26项,近3年还发布了《固体速溶茶—规范》(ISO 6079:2021)和《绿茶—术语》(ISO 18449:2021)、《乌龙茶—定义与基本要求》(ISO 20716:2022)、《抹茶》(ISO/TR 21380:2022)、《茶叶分类》(ISO 20715:2023)5项,此外,还有4项正在研制中。

20多年来,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领导下,国际ISO/TC34/SC8茶叶分技术委员会在中国的技术归口单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积极组织我国茶叶专家参与ISO/TC34/SC8的茶叶标准化工作,逐步了解和掌握国际茶叶标准制定规则,不断壮大国际茶叶标准化专家队伍,持续提升我国承担茶叶国际标准化工作的能力与水平。至今,由我国专家牵头提出和立项的国际标准有《茶叶分类》《绿茶 术语》《乌龙茶—定义和基本要求》《茶多酚提取物:定义与基本要求》《茶叶化学分类》等5项,在国内外专家的支持下,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

国内标准外文版翻译工作

为支持中国标准的“走出去”战略,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积极进行国家标准外文版翻译工作,除2020年统计完成的16项英文版出版项目外,《黄茶》(GB/T 21726—2018)、《袋泡茶》(GB/T 24690—2018)及5项GB/T 14456绿茶系列标准英文版均已于2021—2022年陆续发布,此外,还有3项正在研制中。

茶叶标准化工作任重道远

我国拥有悠久的茶文化历史、丰富的茶树资源、完善的茶产业链、大规模的茶叶产量与广大的消费市场,这均为我国茶叶的标准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是全世界茶叶标准最多、茶叶标准体系最健全的国家。相对于国际上产品标准多为红茶标准,我国的茶叶产品标准不仅涵盖六大茶类,而且在具体大类如绿茶、红茶、乌龙茶、黑茶均有系列标准,保障具体产品的质量,同时还在六大茶类基础上建立再加工茶类标准;在方法标准领域,我国不仅有取样、理化成分检测方法标准,还包括感官审评方法等标准;在食品安全领域,我国的农残标准基本覆盖了国际食品法典涉茶农残限量以及出口欧盟、日本安全标准中高风险项目。

对于我国茶叶标准化未来发展方向,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尹祎表示,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茶叶标准化工作成效显著,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茶叶标准化工作仍然任重道远,还需与时俱进,不断进行完善,切实把好茶叶质量安全关,突破国外贸易技术壁垒,以高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树立中国茶的质量信誉,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推进茶产业提质增效,提升行业整体发展水平。

出品: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