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典型案例①湖北恩施茶叶出口量十年增7倍!
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一头大象-普洱茶

“一带一路”典型案例①湖北恩施茶叶出口量十年增7倍!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2023年,我们迎来“一带一路”建设十周年。

为纪念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落实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之间的交流合作,更好地推进中国茶和中国茶文化“走出去”“扎下根”“结硕果”,2023年10月,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茶叶专业委员会联合《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深圳市华巨臣实业国际会展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发起编写《“一带一路”十周年茶产业典型案例集》,并于2023年12月21日在广东深圳正式发布。

案例征集阶段,得到全国各地茶区政府和茶企业的积极支持,主创团队按照原定标准,最终选定具有代表性的5个重点产茶州、县(市)和7家重点茶叶出口企业。5个重点产茶州、县(市)无论在政策引领、标准接轨、国际推广、企业扶持方面均作出了表率。7家出口企业中,有的是多年来我国茶叶出口企业中的佼佼者,有着丰富的与国际客商打交道的经验,通晓国际市场规则;有的是茶叶出口企业中的新锐,专注于茶叶出口,高起点、高标准对接国际市场。这些地区和企业是共建“一带一路”中国茶叶出口的标杆与示范,它们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其他立志茶叶出口的县域和企业参考与学习。《茶周刊》从本期开始陆续推出《“一带一路”十周年茶产业典型案例集》中的典型案例,以飨读者。

湖北恩施州:外贸出口量十年增7倍

举全州之力发展,借文化实力增值

案例价值

氤氲茶醉。 徐诚良 摄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素有“世界硒都”“鄂西林海”美誉,自然生态环境优异,种茶制茶历史悠久,是我国长江上中游特色绿茶、出口绿茶优势区和“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来,坚持“品牌引领、集群发展”思路,实施质量立茶、科技兴茶、品牌强茶战略,推进全域绿色化生产、全程标准化提升、全产业链融合互动,为国际茶叶贸易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恩施州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持之以恒拓市场,通过组建茶业集团、跨区域合作招商引资打造龙头企业,加速茶叶外向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带动力。茶叶资源价值、绿色生态价值、民族文化价值在与国际市场对接、合作中不断实现增值,茶产业国际贸易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成绩斐然。

案例做法

01

举全州之力发展茶产业

全面做大做强茶产业

茶叶是恩施州富民增收的重要产业,历届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的发展,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强化组织领导,建起茶产业链长、分链长制,出台了茶叶强州的一系列文件,形成全方位政策支撑体系,引导茶产业规模化发展、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生产。

花枝现代化生产线。

强化资金支持。从2019年起,恩施州每年投入财政资金近1亿元,带动社会资金投入6.5亿元,重点支持绿色生态茶叶基地、标准化加工厂和清洁化生产线建设;创新推广了“硒茶贷”等金融服务产品,推动金融活水流向茶业。

强化资源整合。先后成立了恩施硒茶集团、恩茶集团、利川红集团,州级以上茶叶龙头企业达95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36家,成功申报国家级鄂西南武陵山茶产业集群,切实提升产业集聚水平和发展能级。

强化人才支撑。高度重视茶产业人才的培养,2018年,成立湖北恩施学院硒茶学院,聚力培养茶叶加工、营销、茶艺、审评等专业人才,茶叶专业人才队伍迅速扩大。

02

实施全域绿色化战略

以高水平产业体系对接国际市场

维民实业春茶产品。

以绿色农业、绿色产业、绿色产品、绿色发展为核心,强化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湖北省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着力推进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建立农产品质量安 全追溯体系,打造“世界硒都・中国硒谷⸺恩施绿色有机农产品”特色产业品牌。成为湖北省第一大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建成国家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茶叶)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77.85万亩。打造的“生耕甘露”茶园在全国第一家获得世界有机农业最高标准“德米特”有机认证,鹤峰县成功创建“全国茶叶全域有机示范县”,宣恩“伍家台贡茶”入选第二批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

03

多形式拓展、全方位多角度密接国际市场

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和“线上线下”双向融合,帮助企业稳订单、稳市场。一方面盯紧RCEP和“一带一路”建设新机遇,引导企业主动适应国际环境变化,以省级“千企百展出海拓市场”行动为载体,多渠道多方式开拓国际市场,帮助企业巩固欧盟、美国、港澳等传统市场,积极拓展东盟等新兴市场。

国际旅游小姐品茶香。

另一方面抓住国家内外贸一体化契机,聚焦企业发展需求,利用国家及省重点、专业展会活动载体,搭建州级产品营销平台,帮助企业拓宽国内市场营销渠道。先后组织企业参加了广交会、服贸会、进博会、“一红一绿”全球推广启动仪式、中东欧博览会、法兰克福纺织品展、越南婴童展、香港玩具展等系列展会,签订意向订单5000多万美元。

恩施州未来开拓“一带一路”国际市场的规划包括近期目标、远期措施。

●2024年要“走出去”拓市场,“拿回来”1亿美元订单。开展市场拓展行动。领导干部带头“走出去”,支持龙头企业到国外重点区域去考察开拓市场;组织50家以上企业参加境内外重要展会,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欧美、亚非、RCEP成员国等重点国家和地区拓市场抢订单。目标是全年签订出口订单1亿美元以上。

●培育提升龙头企业出口贸易能力。支持利川红集团、鹤峰茶企、佳茗茶叶、春露茶叶等扩大出口贸易能力。继续对标国际标准及相关技术要求,严把商品质量关;发挥出口茶的品类优势,研究个性化定制新需求,参与做好茶产品市场资源的全球配置。

2023“一带一路”国际茶叶贸易论坛

暨第五届湖北鹤峰茶商大会现场。

●深度开发海外市场,为企业搭台解忧。深化海外市场拓展开发,参与或主办国际高端茶事活动;联合探索在摩洛哥、德国等国开设“恩施茶驿站”等具有中国特色的茶体验店和连锁店;通过大数据、互联网等数字科技手段助推茶叶国际贸易发展。对获取出口自主经营权和转口贸易企业出台专门奖励扶持办法,解决出口难问题。

●着力打造出口茶品牌,强化国际吸引力。引导鼓励出口茶企业打造出口茶品牌,并通过国际展会、专场推介、“互联网+”、跨境电商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提升出口茶品牌国际影响力。同时,加强恩施地域茶文化输出。越是民族的就越是国际的。通过多媒体积极宣传恩施州茶历史、茶文化、茶故事,把恩施州民族特色的茶宴、茶会推广出去,加强恩施茶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内涵吸引力和文化辨识度。

案例成效

01

产业规模位居全省前列,贸易基础雄厚

得益于“一带一路”建设,茶叶出口成为恩施茶产业最大的亮点,带动茶产业整体提升。恩施州2013年茶 园面积110.39万亩、茶叶产量6.45万吨、茶叶出口量0.7万吨。2022年恩施州茶园面积发展到180万亩,占全省茶园面积三成以上,位居第一位,在全国地市州级产茶区中位居第四位。宣恩县、咸丰县成功创建“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恩施、利川、巴东、宣恩、咸丰、鹤峰6县市先后获“全国重点产茶县”“2021中国茶业百强县”等称号。

02

恩施州茶叶出口量十年增长近7倍

2022年,恩施州茶园面积180.3万亩、茶叶产量12.3万吨、茶叶出口量4.47万吨,十年时间茶叶出口量实现了近7倍的增长。茶叶备案企业数量从2013年的17家增长到2022年的48家。产业提质增效方面获得扎实进步,全州有机茶园面积发展到16.3万亩,生态茶园面积超过70万亩。

芭蕉枫香坡。 曾祥林 摄

03

贸易水平提升,国际影响力增强

恩施州在海关备案登记的生产型茶叶出口企业47家,有直接、间接出口实绩企业15家、29家,还有3家企业在国外建立办事处或分装厂。目前形成了以绿茶、红茶为主,青茶、黑茶、白茶为辅,藤茶、绞股蓝等特种茶为补充的多茶类、多档次产品生产格局。以利川红、恩施玉露为核心的恩施硒茶“一红一绿”相继成为武汉东湖国事活动用茶、武汉军运会唯一指定用茶,扬名国际交往舞台。

顾客在立早生态茶园品茶。

04

硒茶文化独具特色,为国际市场开拓厚植根基

恩施州是巴楚文化和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保存了原生态的民族茶食、茶饮、茶俗、茶事、茶礼,创造了绚丽多姿的恩施硒茶文化。出版了《恩施玉露》《饮茶起源及茶树栽培起源地研究》等专著,创作了《六口茶》《利川红》等茶文艺作品,申请保护了恩施玉露、利川红、伍家台贡茶制作技艺等非遗,建设起恩施玉露博物馆、伍家台贡茶文化产业园、恩施硒茶学院等。

案例启示

恩施州十年来茶叶贸易增长迅速,开启了产业增值的新空间。

●产业效益不断提升。茶产业已成为全州带动83万茶农致富增收的支柱产业,占茶农年人均可支配收入 的51%。2022年,茶产业综合产值突破224亿元,占全州农业产值一半以上。广大茶农因茶致富,广大茶区因茶扬名,呈现出生机蓬勃、和谐稳定的繁荣景象。这其中,茶叶出口功不可没。

《茶山对歌》。王开学 摄

●文化潜力可深挖掘。恩施丰富的民族文化、地域文化、茶文化为下一步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了丰厚的文化滋养,借助三产融合,品牌打造、效益增值的潜力巨大。

出品: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