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界资讯速读!了解更多详情点击文中标题查看~
9月17日,从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传来喜讯,由中国申报的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经世界遗产委员会21国代表审议通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申遗成功,标志着茶文化世界遗产的诞生,也成为我国第57项世界遗产。
来源:茶周刊
太平猴魁起源于1900-1954年的新明乡猴坑村民组,历经一个世纪的发展与变迁,期间太平猴魁产区一直局限于新明乡附近,2003年,“太平猴魁”原产地保护公告发布,至此太平猴魁原产地覆盖黄山区全境(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现辖行政区域)。这背后是当地茶农汗水与智慧的结晶,围绕太平猴魁茶开展工艺创新、标准探索、发明专利工作从未停止。
来源:中农促茶产业分会
综上所述,在大量的、权威的文献资料基础上,结合茶叶传统命名方法的逻辑考证,以及早期实地走访调查报告、民间传说等作为辅助,通过甄别、比对,调研团队认为:乌龙茶的制作工艺起源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起源地是闽南安溪西坪南岩村。
来源:福建茶叶
中国茶叶生产历史上最早的茶叶不是绿茶而是白茶。唐代长溪县(福建福鼎)已培育出“白茶”品种,湖南农学院杨文辉先生发表的《关于白茶起源时期的商榷》一文中提出白茶的出现早于绿茶。福鼎白茶拥有一段曲折的发展史,1949年,福建省福鼎市只有不到3.5万亩,亩产量只有28斤。直到二十一世纪的到来,福鼎白茶才开启了它的“逆袭”之路,2009年2月,福鼎白茶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福鼎白茶的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来源:中农促茶产业分会
云南省内现已形成良好的茶资源与民族茶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基础和实践模式,但在古茶园、古茶树的系统保护、茶文化旅游体验环境建设等方面还需加强。茶生态、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和茶旅游“五位一体”的云南地方实践,对保育茶文化土壤,保护和传承核心传统制茶技艺,提升民族茶文化的传承力和生命力等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来源:中国茶叶
洞庭山碧螺春,久负盛名,市场前景广阔。但不可忽略的是,其主产区为洞庭东山、西山,茶农多是一家一户小规模分散生产,如何将他们组织起来,形成利益联结体,有效开展农业生产管控,品质得到保障?吴中区依靠主体先行,积极推进合作社、集团公司建设,引导产业规范发展。
来源:农民日报
氨基酸是茶叶重要的呈味物质,其在茶叶加工过程中也会发生各种酶促或非酶促反应而转化为茶叶香气及色素的重要组成物质。
目前已在茶叶中发现26种氨基酸,包括20种蛋白源氨基酸和6种非蛋白源氨基酸,其中非蛋白源氨基酸——茶氨酸的含量可占总氨基酸含量的50%以上,其次为谷氨酸、精氨酸、丝氨酸和天冬氨酸等。
来源:中国茶叶
如今,永顺莓茶已经初具规模,莓茶产业覆盖永顺县毛坝乡、润雅乡、万民乡、万坪镇、石堤镇等18个乡镇122行政村,面积达11万余亩,年产量2100余吨,莓茶种植专业合作社37家,现代化标准厂房12座,莓茶初加工工厂24家,年产值近7亿元,产业发展成效显著。
来源:新湖南
近年来,推进农业农村固碳减排和茶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是农业农村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四川省的乐山市和夹江县,在发展生态低碳茶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夹江县是生态低碳茶技术研发和示范推广的重要基地,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决定,授予夹江县“全国生态低碳茶示范基地”称号。
来源:夹江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