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 2007 ,走出百年沉寂 普洱茶市场化的第一次浪潮
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一头大象-普洱茶

1993- 2007 ,走出百年沉寂 普洱茶市场化的第一次浪潮

1993 年,统购统销政策退出历史舞台,普洱茶开始了走入市场经济的浪潮。改革开放的到来,使普洱茶蕴藏的活力开始凸显。2000 年以后,随着“越陈越香”逐渐成为行业公认的核心价值,普洱茶的热度开始飙升,直至 2007 年达到顶峰。这一时期的普洱茶行业在市场化初期的不成熟中演进,在资本、营销事件等的助推下,最终蔓延成了一场过热的炒作,直至 2007 年,泡沫破裂,市场进入调整期。本文聚焦 1993 年— 2007 年普洱茶市场化幼年期的混沌与活力并存的时期,试图梳理这一时期那段激荡的历史。

被打破的沉寂 正凸显的活力

1992 年 1 月 18 日到 2 月 21 日,88 岁高龄的邓小平先后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发表了南方谈话,将处于僵局中的中国改革开放事业推进了一大步。在这样的背景下,1993 年 2 月 15 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1993 年 11 月 15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若干政策措施》。至此,作为一种完整的制度形态,统购统销最终结束。

这一改革,对普洱茶产业来说意义非凡。历史上我国盐茶的贸易历来受到管制。宋代至清末实行茶引制度,茶商缴纳茶税后,才能获得茶叶专卖凭证。民国年间,传统茶庄商号的出现为普洱茶带来了短暂的黄金时代,普洱茶迎来号级茶时期。1949 年后,随着计划经济的实行,国营茶厂只执行生产任务,生产计划完全由中国茶叶公司云南省公司下发,并以统一的“中茶牌”商标向外出品。1993 年,统购统销制度结束,打破了百年以来茶叶贸易

在制度上的禁锢。改革开放,不仅是制度上的改革,更是思想上的解放。

在普洱茶的产区云南,生产端的国营大厂开始了变革之路。在计划经济时代,普洱茶主要作为侨销和边销产品流通。它的主要销区集中在港澳地区,部分出口马来西亚、日本等国家。

1950-1973 年间,普洱茶国内市场大概每年流通 9000 吨左右,其中西北 5000 吨,西藏 4000 吨。通过香港渠道出口的量每年大概有 5000~6000 吨。

到了 20 世纪 90 年代,随着计划经济时代的终结和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主管茶叶贸易的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原有的经营模式和格局被打破。在计划经济时期,茶叶要出口,都要通过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香港、国外的客商只能每年在广交会上与茶叶进出口公司签下订单,而后云南省茶叶公司把生产任务下到各个国营茶厂,茶厂根据计划按照云南省茶叶公司确定的配方将原料调出来进行拼配、压制。当时出口的主要产品有:七子饼茶 7572、7542、7532、8582、8592、8653、8663,沱茶 7663、7653、7643,散茶 5、6、7、8、9、10 级,以及级外茶。当时生产普洱茶的茶厂共 7 家:昆明茶厂、勐海茶厂、下关茶厂、普洱茶厂、澜沧茶厂、景谷茶厂、景东茶厂。

1996 年以后,这种体制被打破。首先是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改革,实行了部门承包制,各部门可以自行找各种中小茶厂下订单、做销售。其次,随着对香港茶叶进口商的管理放宽松,以及内销茶叶市场的逐步放开,各个国营茶厂开始接受各地茶商的订单,开启了国营茶厂的“定制茶”时期。也就是说,各个国营茶厂不再是只按计划做好生产、不用操心生计的纯生产车间,他们也打破了“铁饭碗”,进入了市场化的大潮当中。

这是整个茶行业的变革期,市场经济带来的宽松贸易方式,彻底打破了计划经济时期的经营模式,业内每一个人都要面临思维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其中难免会有一些走弯路、反复的过程,因此也导致了整个市场在一段时间内的混沌。好在,混沌终将指向澄明,这个过程中,各个市场主体变革自身,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逐渐找到自己的行进方式。

从这一时期开始,还逐渐掀起了商标注册之风,普洱茶的品牌意识开始萌芽。从 1980 年正式恢复全国商标注册后,各国营茶厂开始注册自己的商标。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云南省茶叶分公司,于1980 年 11 月 10 日注册了“吉幸”牌商标;1989 年 6 月 10 日,“大益”牌商标由勐海茶厂注册;1990~1992 年,下关茶厂停止使用“ 中茶牌 ”,重新使用“ 宝焰牌”,又注册使用了“松鹤牌”。随着民营茶企的出现,各类普洱茶品牌商标不断出现。这一时期,普洱茶界迎来一股“ 老字号 ”的风潮。“ 宋聘号 ”“ 车顺号 ”“ 同庆号 ”“ 可以兴 ”“ 福元昌”……历史上知名的或不知名的老茶庄,纷纷被人们抢注。与此同时,一些新创的民营茶企也尝试着走私人商号的路子。1998 年,张毅创办“ 顺时兴 ”茶庄,随后生产出如今无可替代的首批易武私人商号茶品“1998 年易武顺时兴号(春尖)”。1999 年,易武昌泰茶行成立,随后推出“99 易昌号”……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国营茶厂纷纷开始改制,许多国营时期的技术骨干、员工,开始走向市场。2004 年,下关茶厂和勐海茶相继完成改制,而中茶公司旗下生产普洱茶的企业只保留了昆明茶厂,并于1996 年宣布停产。1998 年,澜沧县茶厂改制为澜沧县古茶公司;1999 年,邹炳良、卢国龄创办海湾茶业;2002 年,阮殿蓉创办云南六大茶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2007 年,林兴云创办云南土林茶叶有限公司;2007 年,勐海陈升茶业有限公司创立;2007 年,柏联普洱茶庄园开始打造……

2

普洱茶的文化复兴

在市场化变革的阵痛中,普洱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也悄然露出端倪。

1993 年,首届中国普洱茶叶节在思茅(今普洱市)举行,“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及“中国古茶树遗产保护研讨会”也同期召开。会议邀请了来自中国、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中国香港、台湾地区的学者、专家近 200人参加。

“两会一节”的举办,对普洱茶产业和普洱茶文化的兴起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首先是茶树原产地的确立。1991 年 3月,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富东乡邦崴行政村新寨寨脚地里,发现了一棵树龄千年左右的古茶树。1992 年,澜沧县举行了“澜沧邦崴大茶树考察论证会 ”,茶界专家一行人考察澜沧邦崴古茶树,发表《澜沧邦崴大茶树考察论证会 》纪要,确认其为过渡型大茶树。在1993 年的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各国专家通过研究茶树染色体对称性得出结论:澜沧邦崴过渡型茶树比印度最古老的阿萨姆茶还要老。进而也就得以确定了茶树原产地是中国,中心地带则位于澜沧江中下游地带。

其次,更多人意识到保护古茶树的重要性。“保护古茶树,弘扬茶文化”等观念在大会上达成共识,同时也开始向茶农传播古茶树保护的重要性。

“ 两会一节 ”后,普洱茶文化开始发酵,台湾茶人更深入地走进普洱茶原产地。1994年,中国第三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在昆明召开,会后,以陈怀远、吕礼臻为首的“中华茶艺联合促进会”一行 20 余人,辗转来到易武开始了普洱茶的“朝圣之旅”,寻根普洱茶原产地。考察期间,在当时的易武乡长张毅的帮助下,进行了手工石磨压制工艺的恢复尝试。1996 年,吕礼臻定制的“真淳雅号”,是 1949 年以来易武地区第一批有一定规模的乔木大树普洱茶。

现在回过头看,1995~2005 年这 10 年,被茶界看作是易武茶复兴的 10 年。而易武茶的复兴,与台湾茶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一时期,台湾茶人在易武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易武也留下了一大批后来被无数人追捧的茶品。比如“96 真淳雅号”“98 顺时兴”“99 易昌号”“99 绿大树”等,易武茶区开始再现昔日的辉煌。

如果说这一时期有一个文化事件必须被铭记的话,那一定是 1995 年,邓时海《普洱茶》在台湾的出版。邓时海是马来西亚华侨,普洱茶是他的儿时记忆,定居台湾后,看到以本地产的乌龙茶、东方美人、红茶等为载体的台湾茶文化的兴起,邓时海也希望为普洱茶写一本书,把普洱茶提升到艺术的高度。为了写书,邓时海频繁地去到香港,甚至到了云南,去了易武,上了茶山。

在 1993 年的“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茶树遗产保护研讨会”上,邓时海作为中国台湾代表团的成员之一提交了《越陈越香——普洱茶高品味的探讨》一文,第一次把“越陈越香”的概念带到了中国大陆。

1995 年,《普洱茶》一书终于完稿在台湾出版,但市场反响平平。直到 1997 年,才开始在台湾的茶圈广泛流传。这是由于 1997 年香港回归,掀起了移民潮,香港许多茶楼、茶庄纷纷结业,抛售普洱茶。接盘者有许多是台湾人,由于那时台湾人对普洱茶知之甚少,只是隐约觉得这个茶有收藏价值,于是很多人拿着邓时海的《普洱茶》按图索骥,《普洱茶》成为了台湾人收藏普洱茶的科普书和商品指南。

2004 年,《普洱茶》简体中文版由云南科技出版社出版,随着大陆普洱茶市场的酝酿,《普洱茶》和它提出的“ 越陈越香 ”的概念也在大陆的普洱茶圈子里不断扩散。可以说,《普洱茶》一书,为人们认知普洱茶打开了一扇窗户,它把普洱茶从一种日常饮品提升到了可玩可赏的艺术层面。“越陈越香”的概念逐渐被大家接受,直至今日演变成普洱茶行业的共识和公认的普洱茶的“核心价值”。在这些事件的带动下,这一时期,普洱茶在文化层面迎来了一段高潮。人们对于普洱茶从一种混沌的边销、侨销茶的认知慢慢到普洱茶文化、审美意识的建立,关于普洱茶知识理论的文献、学术专著,普洱茶种植、工艺、功效、冲泡、品鉴、收藏等一系列的茶书大量出版发行。

从 1994 年至 2007 年,迎来了普洱茶相关杂志及书籍出版的高潮:1994 年《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茶树遗产保护研讨会论文集》出版,在学术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普洱茶文化大观》(黄桂枢著)《云南普洱茶 》(周红杰编著)《 中国普洱茶古六大茶山》(詹英佩著)《普洱茶古茶山览胜》(李师程编著)《 普洱茶原产地西双版纳 》(詹英佩著)等著作的出现,丰富了普洱茶文化,促进了普洱茶文化繁荣,形成了“盛世兴茶 ”景象;2006 年,《 普洱 》杂志创刊,以一本杂志,弘扬普洱茶文化,推动普洱茶产业发展,服务普洱茶人。比如与陈杰梳理出普洱茶的四大价值、提出“普洱茶的科学元年”等,对产业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成立至今 18 年,依然活跃在普洱茶行业报道的第一线……

3

从香港到芳村 从上升到沸腾

20 世纪 90 年代以前的香港,普洱茶的进出口贸易是等级分明的。十来家头盘商,掌握了全港茶叶的进出口权,每家头盘商下又有几十家二盘商,再下面就是小茶行、茶庄。1993 年,内地统购统销政策的结束,以及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逐渐影响了香港普洱茶市场。香港普洱茶市场逐渐开启了自由贸易,茶商开始走进云南国营或民营茶厂定制普洱茶。

1997 年,香港回归。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放,不少旧时代香港的茶叶经纪人开始进入内地做茶。珠江三角洲是内地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而同处珠三角的香港和广州又一衣带水,所以广州也就成为当时香港茶商、经纪人进入内地市场的首选地。本作为华南地区最大的茶叶市场,受益于国内经济的蓬勃发展,和港台茶人进入内地进行普洱茶的传播,广州芳村茶叶市场最终从经营绿茶、青茶为主转变为全国最大的普洱茶集散地。

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的广州,大部分人还不知道普洱茶是什么茶。从 2003 年开始,由于越来越多港台商人在珠三角投资企业并生活,喜欢喝普洱茶的港台商人把喝普洱茶的文化带到广州。虽说小圈子的影响力有限,后期释放出的能量却不可估量。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珠三角地区开始出现了很多茶艺馆,耐泡、不容易使人醉茶的普洱茶渐渐成为茶艺馆的首选,普洱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普及。伴随着喝普洱茶的风尚的,还有《 普洱茶 》一书的流通,随着港台茶人对普洱茶文化的推广,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逐渐吹起了普洱茶的流行风。港台商家大量收购老茶,带动新茶生产与收藏,推动了普洱茶文化的复兴与发展。

2002 年底,广州茶博会上 100 克普洱茶拍出了 16 万元的天价,创造了自有中国茶叶拍卖历史以来的记录。普洱茶一夜之间成为中国曝光率最高的事物之一。

视线转向北方。这一时期,渐成行业的普洱茶行当中最成功的营销事件,当属“ 马帮进京”事件。

2005 年,一支打着“云南普洱·瑞贡京城”的旗号的马队,从云南出发,历经 5 个多月的时间,行程 8000 多公里,穿过云南、四川、陕西、山西、河北等地,于当年 10 月 10日进入北京地界。这支由 120 匹马、43 名赶马人、20 多名管理和后勤人员组成的普洱茶马队,从 5 月 1 日出发开始,便受到了全国各地媒体和公众的极大关注。当来自云南的马帮行走在北京的大街上,引起了北京市民的空前热情,在全国各路媒体的狂轰滥炸下,马帮新闻事件引发了全国性的普洱茶热潮,从而推动着普洱茶迅速升温。2005 年 10 月,首座普洱茶都落户京城马连道茶城。马帮进京带来的 7 饼普洱茶拍卖得 160 万元高价。马帮进京,成了当年最热门的新闻事件之一。

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断地延伸出各种普洱茶的推广活动,有的是有意为之,有的是无意为之,参与的人数随着事件被关注的程度越来越多。人们关注的是马帮,但落到实处的是普洱茶。如果说“ 普洱茶 ”这三个字在很多地方本是陌生词语的话,那么马帮进京之后,这三个字迅速成为人们口头上的热门词语之一。

除了向北走,普洱茶也向西行。2006 年6 月,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办了“ 情满宝焰,沱茶进藏 ”大型企业文化交流活动。20 辆越野车载满沱茶,经拉萨布达拉宫抵达历代班禅的驻地——扎什伦布寺。600 多名僧侣参加了“ 宝焰牌 ”紧茶开光仪式,这次活动成为该寺有史以来最大的茶事活动……

就这样,在市场,文化、资本、事件营销的多重因素影响下,2003 年到 2007 年期间,普洱茶在国内迎来了狂飙突进式的发展,直到 2007 年的春天达到沸腾,央视称其为“疯狂的普洱茶”。虽然事实已经证明普洱茶的“疯狂”确实是游资所为,并在 2007 年进入行业调整期,开始挤出泡沫,使自身更加健康。但是,如果仅从知名度考量,与十年前相比,这一时期的普洱茶已经是今非昔比。普洱茶从过去作为一种边销、侨销的,藏在深闺人未识的特种茶类,逐步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之中。

原文刊载《普洱》杂志

2023年7月刊

文 | 金真 图 | 朱力 [ 除署名外 ]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