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客家女开擂茶馆:一缕乡愁一缕情
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一头大象-普洱茶

“80后”客家女开擂茶馆:一缕乡愁一缕情

“80后”擂茶师李华正在制作客家擂茶。李南轩摄

“喝擂茶,人一定要多。”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福堂巷中,擂棍在擂钵中研磨草药的声音回响不绝,“80后”客家女李华一边手持擂棍制作擂茶,一边给食客细细讲解客家擂茶。

“80后”擂茶师李华正在制作客家擂茶。李南轩摄

作为客家人从中原向南方迁徙中留下的宝贵财富,擂茶被誉为“中国茶文化的活化石之一”。据史料记载,擂茶早在宋代就流行于中原地区。在客家人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中,擂茶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美味,制作方式古朴典雅,充分表现了客家人对汉族传统文化之传承。

“走东家,跑西家,喝擂茶,打哈哈,来来往往结亲家。”一如民谣所唱,在福建三明、龙岩等客家人聚居的地区,热情好客的客家人素以擂茶待客,无论是婚嫁喜庆,还是亲朋好友来访,即请喝擂茶。在泰宁,擂茶已有千年的传统。

图为:白芍、茯苓、川穹、当归、茶叶、芝麻、花生等原料。李南轩摄

客家人制擂茶,以妇女见长。李华就是泰宁县城里的一个擂茶师,经营着“尚品苑”擂茶馆。

擂茶馆里,白芍、茯苓、川穹、当归、茶叶、芝麻等原料放入擂钵内,李华紧握擂棍开始研磨。擂棍沿擂钵内壁顺着沟纹走向有规律地旋磨,间或擂击,不一会儿各种原料就磨成了粉状。随后,李华往擂钵里加水,继续研磨,瞬间药香、茶香、芝麻香四溢,擂愈久香愈浓。一钵清爽可口的擂茶就这样制成了。

“80后”擂茶师李华正在制作客家擂茶。李南轩摄

“可以放入高汤冲调,也可以放入生茶油。”李华笑着说道,经过擂的过程,茶油就会变熟。荤茶的味道是咸的,那种淡淡的咸味,多喝几碗也不用怕被齁到。

李华出生于泰宁县大龙乡,那里居住着的多是客家人。她回忆道,小时候,家里逢喜事,或是家里有尊贵的客人到访,或是产妇催奶,才能喝到擂茶。“从小就喜欢喝擂茶,奶奶和妈妈做擂茶的时候,我就在一边看着,后来,自然而然就会做了。”

擂茶师李华用勺子舀出制作好的客家擂茶。李南轩摄

随着年龄增长,她从乡下到了县城打工。“那一碗擂茶,是我心里面一直记挂着的。”李华说,擂茶的配料不一样,味道就不一样;每个制作擂茶的人不一样,味道也会有所不同。

一直想着那碗擂茶的味道,李华开始筹划开擂茶馆。李华告诉记者,那时候,泰宁县城的擂茶馆很少;在旅游景点开擂茶馆,是自己对客家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

制作好的客家擂茶。李南轩摄

2015年,李华在福堂巷找到一座有着两三百年历史的老宅子,被这座古色古香的四合院深深吸引。“这里和擂茶很相配。”她的擂茶馆也就在这座老宅里扎根了下来。

在泰宁县文体和旅游局副局长黄小荣看来,泰宁擂茶采用的原料有茶叶、花生、芝麻、陈皮、菖蒲、金银花、甘草等,冲泡出来的擂茶汤色洁白,味道清香,既保持了传统擂茶的制茶工艺与保健功能,又摒弃了民间擂茶的苦涩或油腻。

李华正在品尝自己制作的客家擂茶。李南轩摄

在泰宁古城,喝一碗擂茶,听一段梅林戏,别有一番情趣。福堂巷内,尚书第成为海内外游客来到泰宁必去的景点之一,李华的擂茶馆也受到游客的青睐。

去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李华措手不及。直到去年4月后,李华的擂茶馆才开始营业,“受疫情影响,游客减少了很多,营业额与往年相比也有所减少。”

如今,春节将至,李华盼着疫情早点过去,更多外地游客来泰宁旅游。“我也想把擂茶改良一下,适合各类人的口味,让更多人喝上一碗泰宁擂茶。”

来源:中国新闻网,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