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峰:用心做好茶
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沈峰:用心做好茶

“这段时间虫子太多,要打一些防虫的药。你家这片管得好,9月份我们收秋茶的时候又可以卖个好价钱了!”

“在管护过程中,遇到不懂的技术问题,就给我打电话,我和同事会及时来帮你处理的。”

……


沈峰手捧红茶闻茶香



沈峰在教茶农管护茶园

7月19日,在普安县新店镇雨核村150亩生态茶园里,查看了茶叶长势后,贵州因民茶业有限公司法人、产品部经理沈峰向茶农肖韦青交代夏季茶园管护的要点。

“茶企与茶农相辅相成,属于共生关系。只有茶农提供了优质的茶青,我们才能做出优质的茶产品。”沈峰说,在发展茶产业的道路上,他坚持用心做好茶,从源头上管控好茶叶品质,同时与茶农形成了合作共赢的关系,公司通过技术扶持茶农种茶管茶,达成保底收购协议,带动茶农增收,继而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属于“普安红”品牌的力量。

一辈子的茶乡情

今年34岁的沈峰,1989年出生在普安县江西坡镇(今茶源街道)的一个农村家庭,自幼与万亩茶山为伴,听着茶乡人的故事成长,从小受茶香与茶文化熏陶,成为他走上制茶之路的铺垫。

“茶山分包到户后,我父母分到10多亩茶地。这意味着茶山资源不再是集体所有,而是每家每户都可以种茶、制茶、卖茶了。”沈峰回忆说,父母上街买回来炒茶锅,开始在家炒茶卖,上小学二年级时,他已经学会帮助父母将茶青杀青了。

“上初中的时候,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去采茶青来卖,书包里除了书本和文具,还装着可以在同龄人面前炫耀的‘卖茶钱’。”沈峰说,成长过程中,家乡的茶山不仅让自己挣到足够的零花钱,而且大多数的家庭收入都来源于茶产业。受益于茶山,让他对茶乡和茶业产生了一种一辈子难以忘怀的情愫。

沈峰说:“普安茶是一篇大文章,可以写得更宏大、更深刻。作为一名生在茶山、心怀茶乡的青年,就应该心中有责,攥好手中的笔,写好这篇茶文章。”

成长路上得良师指引

2013年,沈峰大学毕业后,并没有去找和自己所学“计算机多媒体”专业相关的工作,而是毅然回到家乡,回到分别了四年的茶山,进入茶企从事与茶相关的工作。

“很幸运,我遇到了良师!”沈峰说,2013年之后的三年里,他与原江西坡万亩茶场场长、制茶大师林元银贴身相随,学到了很多东西。


沈峰在晾茶

“从种植到管护,从加工到销售,林老师知无不言,在有生之年将毕生所学都教给了我。”沈峰说,特别是在茶叶的加工方面,从理论到实践,得到了林老师的悉心教导。

结合师父的教导,沈峰多次到浙江、福建等有名的茶产区考察学习,回来后结合普安的地理环境、茶树品种等,将传统工艺与先进工艺相结合,不断学习不断开展工艺创新,开启了属于他的“普安红”创新研制之路。

执着创新以品质立足

2021年,沈峰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合伙成立贵州因民茶业有限公司,进驻公安部在普安新店帮扶援建的厂房,他的主要职责就是负责产品研发、生产和品控。

“传统的普安红茶表现为红汤红叶,入口味浓,苦涩味偏重。我们研制出来的汤色金黄透亮,清香甘甜,带花果蜜味。”结合多年所学,沈峰对公司生产的产品从汤色、香气、外形等方面作出调整,形成“一杯黄金汤”,逐步在“普安红”品牌中彰显出特色与个性。


沈峰在给客人泡茶

“创新”与“品质”,关乎企业生存与发展。“茶选客户,只有回头客多,才能立足,才能在圈子里占有一席之地。”沈峰说,首先要保证茶产品的品质,获得了客户的认可,才有精力去创新,才能以客户的追求为动力去开展研究。

在因民茶业成立以来的近三年时间里,沈峰主导研发的因民系列红茶绿茶产品合计20多款。“接下来将继续开发工艺白茶产品,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产品体验。”沈峰说道。

“今年上半年,我们累计收购茶青6万多斤,加工出红茶产品1.3万斤、绿茶2000多斤。共支付茶青收购款约260万元,涉及县内500余户2500余人。”沈峰说,乡村振兴需要人才,作为一名制茶师,他希望用自己的创新技艺开发更多更好的茶产品,与业内同行共同打造好、推广好“普安红”品牌,让普安茶走得更好更远。

来源:贵州日报 天眼新w 记者 匡奇燃,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